山东的经济总量在国内名列前茅,知名的大企业相当多,企业员工乐于奉献,人员相对也比较好管理,这跟山东浓厚的齐鲁文化是有关系的。济南自然有强于青岛的地方,比如医疗和陆路交通枢纽,因为这两个地区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相比于这两个区域,山东虽然经济也比较强悍,但是产业模式更趋向于传统的工业,而工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并不活跃,这也是山东省人口外流的最根本原因。
简单的数据对比(济南含莱芜)。城市定位:济南二线;青岛新一线;建成区面积:济南583平方公里,青岛638平方公里;GDP规模:济南8862亿,青岛12001亿;人均GDP:济南100292元,青岛129181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济南37547元,青岛42019元;公共预算收入:济南753亿,青岛1232亿;进出口贸易额:济南640亿,青岛5033亿;(2017年数据)机场旅客吞吐量:济南1661万,青岛2454万;民营经济增加值:济南2686亿,青岛5081亿;三甲医院数量:济南35所(含分院),青岛23所(含分院);一本高校数量:济南7所,青岛9所;外资银行数量:济南6家,青岛17家;私家车保有量:济南143万辆,青岛198万辆;三星及以上酒店:济南183家,青岛421家;民营企业上市数量:济南9家,青岛22家;3A及以上景点数量:济南34个,青岛89个,
山东最发达城市是青岛。青岛虽不是省会,但级别和济南一样,都是副省级城市,此外还是计划单列市,与历史名城济南不同,青岛很年轻,建城不过百年,因此青岛给人感觉像一个朝气蓬勃充满动力的年轻人,济南则像一个深思熟虑的老学究。有人说济南综合实力强于青岛,其实不然,济南自然有强于青岛的地方,比如医疗和陆路交通枢纽。
但其他方面显然是青岛更具优势,比如经济、教育、旅游、航空、制造业等方面,青岛金融业发达、外资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仅此三点就足以把这座城市推向国际化发展道路。不同的朋友圈,现在都是都市圈乃至城市群模式发展,那么城市竞争力就离不开周边城市的相辅相成。不过济南在这方面显然是处于劣势的,周边除了淄博几乎没有竞争力较强的城市,西边聊城和德州更是省内经济垫底,
2、山东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你对山东的理解有哪些?
有一种人,你让他为自己而拼搏,劝也劝不动,但是如果为别人或者团体而奋斗,只要有价值、存大义,他能把命豁上。这就是山东人,山东的经济总量在国内名列前茅,知名的大企业相当多,企业员工乐于奉献,人员相对也比较好管理,这跟山东浓厚的齐鲁文化是有关系的。山东在历史上是出辅臣良相的地方,比较有名有伊尹、姜子牙、管仲、田单、晏婴、陈平、诸葛亮、王猛、王导、房玄龄、刘统勋父子等等吧,可谓是名相如云,
3、山东GDP突破7万亿,和江浙广东相比,为何有大量农村人外出打工呢?
在国经济排名前5的省份,山东省的确外出务工人员比较多,尤其是鲁西鲁南地区的人才大量外流,原因很简单,在山东省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近些年我国外来人口汇集最迅速、汇集数量最多的地区有两个,一个是长三角,一个是珠三角,尤其是以珠三角为最,因为这两个地区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相比于这两个区域,山东虽然经济也比较强悍,但是产业模式更趋向于传统的工业,而工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并不活跃,这也是山东省人口外流的最根本原因。
而人口外流其他省份务工的支撑点是收入水平,上面说了,山东省当前的经济组成更趋向于传统的工业,这类工业产业总资产雄厚,但是利润率不是特别高,所以最终导致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举个例子,山东省和江苏省都是制造业大省,但是江苏省的制造业当前已经普遍科技化,所以同样的普通操作岗位两个省份的收入水平是完全不同的,显然江苏省更高。
最后山东人口外流务工也与经济大环境有关系,山东省缺乏第三产业,更缺少信息科技,软件研发等行业,这类行业在当前所有行业当中薪资比较高,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地区,这类岗位比较集中,所以吸引了大批人才前往就业,拉高了地区平均薪资水平,这无形当中也带动了普通务工群体的薪资水平,有人的地方就有城市建设,有城市建设都需要大量务工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