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考上清北名校,自身一定有过硬的实力。这些个人的特质是他们能够考上清北的关键,学生的智商不能低于普通人,得有稳定的心态,有符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不弱的自控能力,能够对自己对未来有比较清晰的规划,有时候还需要你具备很强的抗挫能力和耐得住寂寞的能力。
作为一个在北大读博的人,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我是2010级山东菏泽的一名考生,当年以682的分数考入北大,直到现在依旧在北大读书,北大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个母校,更是让我的眼界变得更加宽广,除了知识上的增长,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思考以及如何更好地搞好自己的专业。进入大学之后,我写了一本书《直击高考漏洞》,书里对自己的高中学习方法和经验进行了总结,给出了高中高效学习方法和策略,同时,对学习成绩提升慢,不知如何突破学习瓶颈的学生给出了学习策略,
这本书能够帮助更多的高中生,在高考考场中发挥出好成绩,成为考场中的一匹黑马。如果有需要领取这本书的学生或者家长,私信:领书,我会免费送给你,很多人都认为考入清北的学生,都是有学习上的天赋,从小到大都是好学生,但其实我刚入高中的时候,第一次数学考试只考了90分,这个分数在山东,连考入本科都是很难,但通过这次考试,我总结了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不足,找到了学习方法,直到高考的时候,我的数学分数145分。
其实我在高中的学习方法,主要是:总结与积累,每一次的考试结果我都会总结,考得好的与不好的原因。每当学习一个新的知识,就反复学习,反复练习,积累起来,这几个字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好并不容易。这需要自己高度自律与坚持,只有这样,成功才会属于自己,高中的学习也不是说想学习的时候多做几套题,不想学习的时候什么都不看。
2、那些考上清华北大的同学,在他们的班级里当倒数第一第二名的人是什么感受?
我孩子在北大成绩还是很好,本科毕业直接保研,去年暑假期间,学校从他们系里选拔两个优秀生随学较考查团去中东考查,其中就有我孩子。每次春节回来,我都会问他学习的情况,问他是否感到压力大?他总是笑着回答:还行,没感到有多大压力,从他的言谈举止上,也感到他心情比效轻松。今年研二了,我希望他读博,但他自己不想再读博了,听他说工作都找好了,
我知道他是看到我和他妈妈都年事已高,不想让我们在操劳了,想早点挣钱养家。唉,儿大不由爷,女大不由娘,孩子大了,他有他的打算和计划,我也不想过多地干涉他的选择,由他吧毕竟是二十多的人了。而且,现在的孩子有几个听老人话的,世界是他们的,未来是他们的,一切都是他们的,他们的心思我们不懂,我们的观点他们又不赞成,由他们吧,我们老了,眼光不行了,也该放手了!。
3、考上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学生,到底是谁的功劳?是学校、是学生、还是家长?
为了防止有人喷我信口开河,先说明一下基本情况:我曾在省重点高中任教多年,学校每一年考入清华、北大两所名校的有三四十人,985院校每年四五百人,所以,好学生我见的算是比较多,教过的也不少。——应该算是有资格来回答这一问题,考上清华、北大等名校的学生,很难说只是一个人的功劳,如果要衡量学校、学生、家长三者,我觉得首先是三者所占的因素依次应该为:学生、家长、学校。
首先,功劳最大的肯定是学生自己,能够考上清北名校,自身一定有过硬的实力。学生的智商不能低于普通人,得有稳定的心态,有符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不弱的自控能力,能够对自己对未来有比较清晰的规划,有时候还需要你具备很强的抗挫能力和耐得住寂寞的能力,就我们学校那些考上清北的学生来看,天赋异禀者极少,态度端正懂得埋头苦学的占多数。
他们身上大都具备某种特质,你只要和他们一接触,就能轻易感受到人家的学习热情,这些个人的特质是他们能够考上清北的关键。其次,家长的功劳远大于人们的想象,我们学校是一个月休一天,其实家长和孩子能接触的极少,但据我所了解的情况看,基本上每一个能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都坦言受家长的影响深刻,这种影响并不是在高中才开始起作用,更多的是作用于他们学习的初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