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身边的一些年轻人离开了青岛。和城阳接壤的北边还有一个即墨,它是青岛的母县,千年古城,历史上先有即墨,后有青岛之按理说那里的发展未来可期,但是,由于即墨的名气比城阳能大点,房子价格虚高,建议还是买城阳的房合适,青岛的GDP全省第一,全国排十二、三名的样子,所以会给人造成一种假象,让人感觉青岛人的收入是不是很高,其实不然,青岛上班族的平均收入水平其实是很低的,不用说全国比较,在山东省内,也只是第二梯队的水平,这么说没有概念,我直接以工资数额来告诉你吧,在青岛,如果是税后三四千块钱的话,这种属于主流,如果税后到手5000的话,这种属于中上游的,月均到手8000至一万以上的,这种在青岛上班族里绝对属于精英了。
青岛和大多数的旅游城市是一样的,就是消费高,工资低,现在的物价是高的,可是收入比没有跟上这个速度,所以就会更加的捉襟见肘。现在的社会主力军就是70后和80后以及大部分的90后,这一部分人面临的形式是复杂的,尤其是这两年以来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所有的人都是在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一个三口之家在青岛多少钱算是高收入呢?对于这个首先从压力来说,那么就以市区的生活为例,所谓压力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支出,这其中除了生活支出之外,还有房贷、车贷等等的费用,按照平均值计算一个家庭的房贷在5000元左右,一个家庭一个月的教育和婴幼儿抚养投入在3000元左右,一个家庭日常的通勤上班和柴米油盐等的日常开支加上车贷、保险等等这些费用一个月在3000左右,那么一个月下来一个三口之家的固定支出在5000至12000之间,这个数据还得根据每个家庭的情况实际进行调整,基本上就是这么一个状态。
2、青岛人均收入有多高?青岛人有多有钱?
青岛的GDP全省第一,全国排十二、三名的样子,所以会给人造成一种假象,让人感觉青岛人的收入是不是很高,其实不然,青岛上班族的平均收入水平其实是很低的,不用说全国比较,在山东省内,也只是第二梯队的水平,这么说没有概念,我直接以工资数额来告诉你吧,在青岛,如果是税后三四千块钱的话,这种属于主流,如果税后到手5000的话,这种属于中上游的,月均到手8000至一万以上的,这种在青岛上班族里绝对属于精英了!这就是青岛真实的收入情况,我敢说绝对权威,不要有些叫真儿的和少部分的外资企业、上市公司高管比较,咱只说大部分人的情况!你要较真儿的说,工地上的民工有的还挣一万多呢!,
3、青岛真的适合年轻人居住吗?
青岛连续多年上榜“全国十大宜居城市”,宜居城市当然适合各种人群居住的,当然也不分男女老幼的。第一,海滨城市美丽怡人,蓝天、碧海、绿树、红瓦是城市独特的标志,第二,城市配套设施先进齐全,有著名的医院、学校和完善的社区生活设施、文化设施等。第三,交通出行方式多样,方便快捷,有飞机、轮船、地铁、公交、有轨电车等,最重要的是不太堵,
4、为什么身边一些年轻人离开了青岛?
答:为什么身边的一些年轻人离开了青岛?我认为这不只是青岛存在的问题,也是山东各城市存在的问题,更是全国除北上广深等中心城市以外其他各城市存在的普遍问题。探其原因,年轻人离开自己曾奋斗,向往并生活过的城市也是无奈之举之下当地社会矛盾相互作用下的表现形式之一罢了,年轻人离开青岛,广义讲是人才流失,实质上讲是优胜劣汰的结果,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个人与城市也是一对予盾,更是互相对立统一而组成社会,个人适应城市,城市包容个人能很好地协调发展,那么这个就是对个人和城市发展的双赢社会,否则的一相情愿当地社会发展也不会达到人为的预期目标。青岛是一座美丽海滨城市,又是山东要建新一线城市呼声最高的城市,城市发展全面开花不遗余力,反而出现一些年轻人离开这座充满希望的城市,让人不得不深思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1.个人原因,
现在年轻人普遍学历较上一辈人要高很多,有一种学历高,付出大,就有应该要有好工作,高待遇的思想,但是却丢掉了国家培养付出而要努力报答社会的高尚品德;行行出状元却不愿从基础做起或谋职后不思进取;在受到社会一些一切向钱看的风气影响,从而导自一些年轻人到一座城市谋生只看到城市繁华的表面,而缺失对城市竞争残酷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