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朱温崛起后,河北三镇才被灭掉,当然河北三镇灭亡时,唐朝也进入灭亡倒计时了,最终唐朝被朱温所灭。在河北还有与三皇五帝时期传说留下的地名,其中尧帝和河北的渊源最深,保定有唐县(尧始封之地),望都(尧母得名),石家庄有行唐(尧赴都经此),邢台有隆尧。
1、唐朝有几个陪都?
我来回答。都城为长安,主要的陪都为洛阳俗称东都,唐朝,618年唐高祖定都长安,657年,唐高宗建都洛阳,自此以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并列为首都,两京并重。684年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以洛阳为首都,称“神都”,长安反成为陪都,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692年增设北都太原为陪都,705年恢复两京并重。723年复以北都太原为陪都,
733年以长安为京畿,洛阳为都畿,二者并称“京都”757年增设凤翔、成都两座陪都而形成五京制格局,762年后结束五都制,以长安为首都,洛阳、太原为陪都。904年迁首都于洛阳,都城简介:唐长安城,隋朝称之为大兴城,其兴建于隋朝,唐朝易名为长安城,为隋唐两朝的京师,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隋唐洛阳城作为帝国东都(东京),与隋大兴城、唐长安城并列为隋唐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
2、古代河北有什么有名的城市?
古代河北,城市密集地遍布在华北平原,抛开原始人不说,商代甲骨文献中记载的有邢,和邯郸。邢就是今天邢台县一带,曾经作为过商的都城,邯郸,是历史上一直没有改过名字的城市,甲骨和金文作甘丹,也就是邯郸的初始名城,后加上了作为城市代号的邑部偏旁,存留至今。在河北还有与三皇五帝时期传说留下的地名,其中尧帝和河北的渊源最深,保定有唐县(尧始封之地),望都(尧母得名),石家庄有行唐(尧赴都经此),邢台有隆尧,
其中隆尧是在建国后由两个县合并的,即唐山和隆平,唐山县和现在的唐山市没关系,这个唐山就是纪念尧帝的。河北有几个城市,一个叫鄚州,这是河北为数不多的带邑部字的地名,鄚州现为河北省任丘市辖镇这是一个战国时期就有的地名,另一个就是邺城,在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内,原为村现为县辖镇,得名于五帝时期,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多次为首都,今存邺城遗址和三台(铜雀台、金凤台、冰井台)遗址。
还有以人名命名的,沧州的任丘,任丘本是西汉官员,后来以他名字当作县,邯郸大名县曾经有一个元城,新中国成立后废除,元城是因战国的魏公子元的封地而得名,今为魏县和大名县部分。古人说群雄逐鹿,意为争夺江山,河北的张家口有涿鹿县,为黄帝蚩尤相争时期留下的,石家庄地区有获鹿(今鹿泉区),束鹿县(今辛集市)获鹿是韩信射鹿得泉的典故,束鹿县在唐朝之前名字很多,有一个鹿城县,安禄山乱后改名束鹿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
再有就是邢台的巨鹿县,巨鹿县和历史上的巨鹿县相去较远,汉代巨鹿郡在今平乡县西南,黄巾起义滥觞于此,还有邯郸市的大名县,古称五鹿。这些都是和鹿相关的,古代的城市,其实还有很多,细讲起来太庞杂,像曲梁,就是现在河北省永年县旧城,广平,就是鸡泽县和永年县部分。蓟县,今属天津,易县属保定,河间属沧州,其中大有规律可循,不一一介绍了,
现在的城市,大都是明清时期定型的,明清河北称北直隶、直隶,到了清代管辖的范围更多一些。顺天府:北京市部分地区,不含大兴、密云、怀柔、延庆、昌平等,朝阳府:今辽宁朝阳市,治朝阳县。承德府,治承德县,今辖区面积大致相同,赤峰厅,今内蒙古赤峰市。独石口厅,我记不清了,宣府,今张家口市,治宣化县。永平府,今秦皇岛唐山市部分,治卢龙县,
天津府,今天津市沧州部分地区,治天津县。保定府,今保定市大部石家庄市部分,治清苑县,河间府,今沧州、衡水部分,治河间县,正定府,今石家庄市部分,治正定县,顺德府,今邢台市大部,治邢台县。广平府今邯郸市大部,邢台市部分,治永年县,大名府,今河北邯郸市部分,河南濮阳市、安阳市、开封市、新乡市,山东菏泽市部分,治元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