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以襄阳古城为代表的军事文化襄阳城易守难攻,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有“铁打襄阳”之称。最能代表襄阳文化的大概有以下五个方面,襄阳虽说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镇,但是都没有收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目录,究其原因,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必须是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才能向国家文物局报送,而湖北省没有申批过此类项目。
1、襄阳在全国知名度怎么样?你是通过什么知道了襄阳?
襄阳在全国知名度大吗?看到这个提问,心中不乏五味杂陈之感!说起襄阳知名度,不得不谈历史文化,在我看来它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多时代全国性中心城市。自周朝起,襄阳市辖区范围内已成为群雄逐鹿的主战场之一,作为湖广一带的最高爵位的诸侯国邓国古都,封号为公,仅次于王室,在那个时期的襄阳周边,侯国、伯国居多,后来一度称霸中南的楚国则是子爵诸侯。
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我国历史上的爵位依次为公、侯、伯、子、男,何为爵位?远的不说就以清朝为例,众多一二品大员所授之位大多局限于男爵、子爵,清朝的伯爵以上之勋位高于一品大员,试想一下周朝襄阳邓国公的影响力有多大。周朝之后,襄阳相继成为汉、晋、隋、唐等朝代省会级城市,不论是数千年前的古书,还是宋朝以后的古书,都把襄阳描述为帝王诸侯成就大业之宝地。
明末清初的一位顶尖学术型专家宛溪先生著有一本恢宏大作,名曰《二十一史方舆纪要》,里边关于襄阳这样写道:“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由此可见襄阳的知名度有多大,不懂襄阳的人或者不懂历史的人总觉得襄阳自视清高,我认为还是他们太年轻了,看的经典巨作太少了。有人说襄阳总在讲历史,能不能拿点现代“物件”出来!此言差矣,要说现代“物件”,襄阳相比史上的定位毫不逊色,
2、最能代表襄阳文化的是什么?
最能代表襄阳文化的大概有以下五个方面:一、以宋玉为代表的荆楚文化襄阳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等典故流传至今。现有西周邓城、宜城楚皇城、南漳楚寨群、枣阳九连墩等楚文化遗址,也留下了穿天节等楚风遗俗,二、以隆中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东汉末年,北方战乱,刘表领荆州、治襄阳,繁荣安定,文人士人纷纷齐聚襄阳,包括司马徽、庞德公、诸葛亮、庞统等一批谋略精英。
特别是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传诵千古,及至东晋,史学家习凿齿著《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等,对中国史学发展影响深远。三、以《诗经》、《楚辞》、孟浩然为代表的诗赋文化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诗经》、《楚辞》均发源和交汇于汉水流域,襄阳人宋玉和王逸是《楚辞》的主要作者,及至唐宋时期,襄阳出了以孟浩然、皮日休等一批诗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四、以米芾为代表的书画文化襄阳是“中国书画名城”,三国时期的梁鹄、邯郸淳,隋唐时期的丁道护、杜审言,尤其,北宋时期的米芾,作为“宋四家”之一最大,五、以襄阳古城为代表的军事文化襄阳城易守难攻,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有“铁打襄阳”之称。历史上曾有172次有名的战争发生在襄阳,其中,元宋大战旷日持久,长达六年。
3、你心目中的襄阳历史文化名镇有哪些?
襄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第二大城市,也是汉水流域中心城市,这样一座拥有建城两千八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自然也少不了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乡镇。襄阳虽说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镇,但是都没有收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目录,究其原因,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必须是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才能向国家文物局报送,而湖北省没有申批过此类项目,
2018年湖北省文物局才开始审批出炉第一批历史文化镇村。襄阳市只有枣阳市新市镇前湾村和南漳县巡检镇漫云村两个村上榜,没有镇被评定,要说襄阳的历史文化名镇有很多,在这里,我就说说自己心目中的两个镇吧,一、襄阳市东津新区东津镇东津镇有2800年的悠久历史,庞德公、孟浩然、皮日休先后隐居于此,留下了“鹿门三高傲帝王”的美誉,境内有三国时期蔡瑁练军处、老营古井、鹿门寺、张嘴古堡、明清老街和渡口遗址等历史文物古迹,2006年发掘的东津陈坡古墓,出土了“大司马”青铜鼎等300余件珍贵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