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公司的企业都是享受着交通便利,临近福银高速,可能也是考虑到省内外流通的方便。我知道很多当地人不愿意维护现代社会的秩序,更多的是自己的面子高于一切,如果按照国家对省界的划分,十堰确实是中部,但是地理位置绝对是西部,地处秦巴山区,还能不是西部吗。
1、你心目中的十堰是什么样的呢?
我眼中的十堰在湖北十堰玩了两天,第一天72.5,第二天174,两天一共246.5,天呢,真的是突破极限,这么多钱,能让我在其他城市玩四五天的了,主要还是门票贵了,遇到我有生以来去过的景点最贵的门票,武当山,门票就花了120 15,也不怪昨天花的多,还有来回公交8块钱,去一趟景点,不容易啊!第一天花那么多,是因为算了从安康到十堰的火车票32.5,至于住宿,还算便宜,两个晚上40块。
去的地方呢,也就十堰博物馆,和两所大学,以及武当山景区,讲真的,我不太喜欢没有共享单车的城市,出行太麻烦了,如果有单车的话,至少我还能去爬牛头山的,能逛大半个城,没有的话,有时候都提不起来出去玩的兴致,不论怎样,也算是在这个城市留下了脚印,再见,十堰,襄阳,你好!继续上面的说,在十堰市里面算是玩了一天,因为第二天去武当山了。
这一天里呢,我是先坐的公交去的博物馆,2块钱,中途的路有点堵塞,好像是路中间在修建什么吧,反正那个路口很杂很乱,车子停了好久才蠕动。至于博物馆,我个人是挺推荐的,里面还有寄存柜,饮用水,饮用水旁边就是一次性杯子,考虑的很周到,博物馆的展厅也很有地方特色,其中的恐龙展馆还不错,回去的时候呢,我是走着回去的,就是高架桥那一段路不好走,车辆很多,最下面被栏杆挡着了,二层都是车流,三层没去,因为我一开始顺着人行道走的,就走到了最下面一层。
这个城市呢,山比较多,地势高低不平,我进的两所学校,里面都有隧道,学校里面都有小山,而且我站在高处也看了,城市的高楼旁,确实有些小山头的,至于吃,我吃的面觉得还挺便宜的,豆腐面,5块钱一份,在火车站旁边,还能接受。住呢,也找到了20块一晚上的宾馆,甚好,至于其他的,就没怎么体验到了,武当山的话,就不多说了,见仁见智吧。
2、十堰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说来话长,十堰是什么样的城市,用几个方面来看。一、移民城市向大型农村的转变,建设二汽的老一辈人和后代都在此生活过,当时都是响应国家号召,在这个隐蔽的山区建厂。也是考虑到了战争威胁,但是现在总部已经搬走,我觉得这越来越不像移民城市,除了没机会继续升官还有就是各种原因走不了的一些人,十堰城区有几个外地人?当然,也有后代留下来的,但是现在进来的人不要说外省,就连外地的人都没几个,如果没有门路谁愿意进来这么一个发展缓慢、没有前途的城市?80、90后基本没有几个。
我估计等到十堰人当中80、90后这些仍然没走出去的外来人口以及移民后代老死在这里,十堰将成为大型的农村,东风内部是两回事,现在十堰投资创业的人,外来人口真没几个。现在的十堰城区再不是五湖四海的像什么东北、上海、江南、广东、川、陕、渝、西北一带的人愿意进来的地方,我在此不愿意评论当地人怎么样,说多了是找骂,而且也没几个人愿意承认。
所以我知道很多当地人不愿意维护现代社会的秩序,更多的是自己的面子高于一切,总之现在看上去已经除了方言就是乱七八糟的街道。所以不是一个大型的农村还能是什么呢?当然,十堰城区就是靠工业发展起来的城市,东风进来以前什么都没有,土地很贫瘠,水源地在黄龙那里,发达程度可以说连下面县都比不了,自古以来穷乡僻壤,什么作物都不长,哪有什么文化底蕴?在那里生存的人都什么样不用多说。
二、产业单一,离开东风公司,恐怕十堰绝对废了。保留了商用车,换来了东风的延安的称号,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东风在十堰的产值可以说就高于其他任何中小企业,内部就是通过做零部件和配件通过装配成整车下线,无论是重商还是军品都是如此,确实能给十堰带来高收入,用逆向思维判断,要是没有东风公司,十堰绝对废了。张湾区这样绝对依赖于东风公司而发展也就先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