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见有些父母在家也跟着孩子讲普通话,结果他们的小孩连白话母语都不会。现在,广州藉的小孩不会说粤语,并不是个别现象,其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身为广东人,自家小孩都不会讲白话情以何堪,她说她家是广州龙洞的(华南植物园附近),周围几条村子都是说客家话,从小到大都是在村子里生活、读书,所以不会说广州话,但听是没问题的。
你们当父母的都说普通话,谁教孩子粤语啊!现在学校是不会教你粤语的,别说教了还规定了在学校只能说普通话,而且还教孩子回家也跟家人说普通话,说白了粤语现在就是被打压!你想孩子会粤语只能在身边会粤语那些人里慢慢学了!在学校学是不可能的了!只能在身边的人平时交流的时候慢慢学!我哥的三个孩子广东本地人,五岁之前一直在乡下生活,只会说粤语,结果后来去城里读书了在学校不让说粤语,回家老师也要求说普通话,父母又迁就孩子!结果两年不到的时间粤语不会了,就连家乡话都忘了!!只会说粤语!现在回到乡下跟长辈说话都是普通话!长辈们又听不太懂普通话,给我的感觉像是废了!好好的一个广东人变得不伦不类的。
2、为什么有些广州人不会说广州话?
广州人都说广州话?十几年前,认识一个大学生,二十来岁的小姑娘,跟我对话都是用普通话,就算我用广州话,她也是用普通话回答,就像许多新广州人一样,“识听唔识讲”,我一直以为她是外地人,直到有一次聊天,我问她是哪里人,她说是广州人,我很好奇,广州人怎么不会说广州话呢?她说她家是广州龙洞的(华南植物园附近),周围几条村子都是说客家话,从小到大都是在村子里生活、读书,所以不会说广州话,但听是没问题的。
3、有人说广东一些小孩不会说粤语的责任在家长,你怎么看?
现在普及普通话的政策已走向另一个极端,连幼儿园都不准说方言,方言字典要下架,各种场合压制方言的事倒层出不穷,目的是以普及普通话为名,消灭方言为实,而家长因为害怕小孩普通话不好而影响成绩而与小孩讲普通话,造成方言消失,其实普通话不用去学自然会懂,保护方言才是头等大事,背叛祖宗的事情我们不能做,一定要保护传统文化。
4、怎样评价有些广州的小孩子不会说粤语而是该说普通话这件事?
现在,广州藉的小孩不会说粤语,并不是个别现象,其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早几日在头条答题,提到了“五四”时期的“废除汉字”运动。我想,以现代人的眼光再重新审视这一事件,估计没有多少人会支持,因为大家都明白,汉字是整个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汉字消亡,意味着民族文化的消亡,同一道理,地方语言亦是地方文化的载体,其一但消亡,也意味着地方文化的消亡。
而我们的民族文化正是由这许许多多的地方文化组成,多样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之一,很多人在说语言时,将其等同于语音,这是不全面的,语言的组成包括了语音、语词、语法等元素,缺一不可。而粤语也不单纯是一种语音,也包括了丰富的粤语语词和语法,这些特有的语词往往承载着地方特色文化。甚至一些生活型态,都不难找到相对应的语言标签,
例如,广府人在酒楼就餐,将剩菜带走,这叫“打包”,打包一词就是由粤语贡献,现在其已形成一种“打包文化”向全国漫延。其文化标签,我们也可找到一个粤语词对应,即“要有衣食”,意思要尊重食物,珍惜食物,啊嫲自细教落:“衣食在碗底”,这称为“有家教”。而一但粤语式微,这些“家教”也会流亡,因此让孩子说粤语,其实际上是一种地方文化的传承。
推广普通话是为了更好地交流,而不是为了废除粤语,这是很多本土校长和老师的共识,问题是现在输入了很多的外地老师,她们对粤语文化了解不多,有意无意间形成了“推普废粤”的现象,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要求学生在家里也必须讲普通话。但我觉得,作为家长,完全可以和老师沟通,并坚持让孩子在家讲粤语,最简单的一点,问问老师,家中的老人不会说普通话,是不是意味着不许孩子和老人交流?孩子的心智还不成熟,假如是一个以粤语作为本语的家长,其孩子不会说粤语,家长有着很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