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西 > 南昌市 > 鲍元恺,电子琴中考十级的曲子有哪些要2首

鲍元恺,电子琴中考十级的曲子有哪些要2首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07 02:14:34 编辑:南昌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电子琴中考十级的曲子有哪些要2首

十级 1.陕北风情——王梅贞曲 2.托卡塔——康斯坦丁·奥斯库曲贾凌编曲 3.二泉映月——华彦钧原曲吴祖强编曲高继勇编配 4.春江花月夜——中国古曲王晓莲编曲 5.荒野七侠——伯恩斯坦曲谢及编配 6.看秧歌——鲍元恺曲高继勇编配 7.老实人序曲——伯恩斯坦曲朱磊编配

电子琴中考十级的曲子有哪些要2首

2,鲍元恺对花钢琴曲难度

鲍元恺对花钢琴曲的难度是九级,是难度比较大的钢琴曲

鲍元恺对花钢琴曲难度

3,弦乐合奏走西口以什么为主要演奏乐器的器乐作品作品中主旋律共出

弦乐合奏自然用的是弦乐乐器,包括小提琴(分为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两组)、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四种乐器五个声部。《走西口》描绘了一对新婚小夫妻生离死别的悲苦,即情意绵绵又悲伤哀婉的色彩。鲍元恺改编的弦乐合奏《走西口》的主旋律出现过3次。
同问。。。

弦乐合奏走西口以什么为主要演奏乐器的器乐作品作品中主旋律共出

4,鲍元恺的主要作品

《炎黄风情——中国民歌主题24首管弦乐曲》(1991)、《华夏弦韵》室内乐集(2001)、六部交响曲:《纪念》(2004)、《台湾音画》(1996 / 2000 / 2006)、《京剧》(2006)、《厦门》(2008)、《禹王》(2009)、《燕赵》(2012)、童声合唱套曲《四季》(1980)、《景颇童谣》(1981)等。相关作品01 爱的珠穆朗玛02敕勒歌03 海河我故乡的河04蓝色的梦05 拾贝壳06 伴着白鹭上青天07 我和大海08 奔向大海09 清明10 我们的共和国11 拥抱未来12 天佑家园13 创世纪的盘古就是我们14 月亮的故乡15 未来16 绿色的明珠17 彩虹18雪花19厦大学子之歌20涂山21冰凌花22 爱情的传说23 献给志新阿姨24 开吧小红花25 让生活充满翠绿26 亚哈拉里

5,谁能给我推荐几首时长约半个小时的钢琴曲

不知你对中国乐曲感兴趣吗?推荐一首鲍元恺《第三交响曲(京剧)》全曲共四个乐章一、悲壮的行板——昆曲二、诙谐的急板——曲牌三、深情的慢板——二簧四、辉煌的快板——西皮
你好!悲怆 三个乐章 刚好半小时左右 二三乐章拿出来很快 第一乐章稍微久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那就悲怆吧~~

6,中国当代鲍氏名人有那些

鲍国安,国家一级演员,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在老版《三国演义》中扮演曹操。鲍起静,亚洲电视合约女艺员,是香港著名女演员,已故国语电影明星及前无线电视艺员鲍方的第二女儿,其弟是首位华裔得到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奖的鲍德熹。鲍鹏山:男,1963年3月1日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民革成员。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申请支边,至青海教育学院(即今青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现为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潜心研究先秦诸子数十年,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研究,出版《寂寞圣哲》、《论语新读》、《天纵圣贤》、《彀中英雄》、《绝地生灵》、《先秦诸子十二讲》、《说孔子》、《中国文学史品读》等十余部著作。鲍元:山东宁阳人,祖籍山西长治。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客座教授,全国殡葬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理事、环球殡葬报总编。环球殡葬研究所所长,殡葬学创始人,人民网签约摄影师。有多项建议被国家采纳。其中,“公民火化应该政府买单”的建议,已经被国家民政部采纳,成为当前“惠民殡葬政策”的核心部分在全国推广。著作有大型画册《天堂揽胜》《星耀中华》,是国家殡葬业规格最高、资料最全的国家级公开出版物。鲍俊:广东香山(今珠海市香州区山场村)人,晚清著名诗人、书画家,被誉为“清代广东才子”,生于1797年,卒于1851年。鲍少游:广东省香山(今中山)人,画家。生于1892年,毕业于日本西京美术大学研究院,回国后于1928年与夫人曾丽铨在香港创办丽精美术学院,1978年成功举行丽精美术学院创院50周年师生画展,1985年病逝于香港。鲍廷干:山东冠县人,青年时代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东北局最高法院院长,后受冲击,平反后担任吉林大学党委书记, 于九十年代病故,终年80余岁。鲍君甫:广东中山人,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打入敌特机关的情报人员,1929-1931年间,在上海敌特机关中为我党中央特科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先后营救过我党许多重要领导人如周恩来、陈赓、任弼时等,文革期间受迫害,于1969年因病去世,终年68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了平反,给予了正确的评价。鲍先志(1911-1988),湖北省麻城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鄂豫皖红四军第11师经理处粮秣员、副排长,红四方面军第10师28团政治处秘书,师政治部秘书,红四军司令部书记,第10师31团政治处主任,红四军卫生部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政治处副主任、团政治委员,独立第二团政治委员,太行军区第六军分区副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三纵队八旅政治委员,第六纵队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中共鄂东工委书记,独立旅政治委员,皖西军区副司令员,第二野战军11军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兵团军政治委员兼中共万县地委书记,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政治部第二副主任,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同年12月30日因病在济南逝世,终年77岁。鲍永祥(1913-1967),河南省商城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5军75师225团营支部书记,红15军团78师总支书记,第75师223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营政治教导员,冀鲁豫游击第3大队大队长。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后任新四军3师8旅23团团长。1943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任热河军区39团团长,独立13旅37团政治委员,冀察热辽军区独立13旅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8纵22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副师长、师政治委员,第4公安部队学校政治委员,公安军高级预备学校政治委员,广西军区副政治委员,广东省军区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7年4月20日逝世,终年54岁。鲍奇辰(1916-——),山东省临清县人。1935年在本村小学教书,1937年考入山东省政府济宁乡村服务人员训练处。“七·七”事变后,被分配到乡村宣传抗日。1938年入陕北公学2期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组织部干部科干事,1939年任山东纵队政治部组织部干部科副科长,八路军第1纵队政治部组织部干部科副科长,1932年任山东军区政治部干部科副科长,1943年任鲁中军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组织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任山东野战军4师政治部主任,1947年任华东野战军8纵22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莱芜、孟良崮、洛阳、豫东战役。1948年任8纵政治部副主任、山东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参加了淮海战役。1949年任第8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三野战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参加了渡江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兼第叁野战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政治部秘书长。1955年任福建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56年任福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65年任总政治部群众工作部部长,1970年任济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72年任成都军区政治部主任,1975年任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1977年任军事学院政治部主任。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鲍元恺(1944—),世界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57年至1962年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先后学习长笛和作曲,是首批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005年获区永熙优秀音乐教育奖,2012年获厦门大学最高奖“南强奖”。。鲍元恺的音乐作品包括交响乐、室内乐、清唱剧、舞剧、歌曲、影视音乐和儿童音乐。1991-2001十年间,他以西方音乐形式展现中国传统音乐的系列《中国风》(Rhapsody of China),已在亚洲、东西欧洲、南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40个国家与地区上演,多次成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新年音乐会和维也纳金色大厅音乐会的演出曲目。鲍岳桥,1967年4月4日出生。杭州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毕业,与简晶等人组建了北京联众电脑技术有限公司,现为北京联众总裁。

7,北京交响乐团的演奏曲目

北京交响乐团演奏的曲目涉及到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国家的作品,乐团在国内首演了许多作曲家的作品,如:德沃夏克的《D大调第六交响曲》、《D小调第七交响曲》和布鲁克纳的《D大调第三交响曲》、《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等外国重要作品。特别引人注目的是,2007年有百年历史的世界著名唱片品牌EMI唱片公司在全球发行了乐团录制的两张唱片,曲目包括:巴托克的《乐队协奏曲》、鲍元恺的《京剧》交响曲及唐建平的打击乐协奏曲《呛才》、《圣火-2008》。

8,名词解释 鲍元恺的炎黄风情的含义

炎 黄 风 情 --中国民歌主题管弦乐曲 鲍 元 恺乐 曲 解 说(一) 燕赵故事1. 小白菜这是我在童年听到的第一首民歌------一首流传久远的歌,它表现了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遭受继母虐待的悲惨境遇,和他对生母的依依怀念之情。我以这首民歌的凄婉旋律为基础,用弦乐刻划主人公对往日温暖亲情的眷恋,以及为母亲送葬情景的回忆。中间部分的旋律是我根据河北民歌《哭五更》的音调重新创作的,其中有哀伤的呜咽,无奈的叹息,也有短暂的憧憬。当旋律重新回到《小白菜》时,小提琴以充满幻想的空灵音响把人们带到了这苦命孩子寄希望于天国的依稀梦境之中。2. 小放牛这是一首农村歌舞曲,曾被编成京剧和昆曲短剧而流传全国。清晨, 阳光明媚,清风拂煦,牧童在牛背上吹著竹笛悠然自得地走出村口。路上,一位美丽的村姑向牧童问路,牧童则以“赵州石桥甚麽人修?玉石栏杆甚麽人留?甚麽人骑驴桥上走?甚麽人推车轧了一道沟?”一连串问题请村姑回答,作为指路的条件。 聪明的村姑有问必答,一一应对,二人边唱边对, 一派欢乐气氛。乐曲以音色对置的手法表现一问一答的诙谐情趣,最后以乐队的全奏将欢乐气氛推向高潮。3. 茉莉花中国各地特别是东部各省几乎都有旋律、歌词各不相同的《茉莉花》长期流传。我选取了我的祖籍河北沧州地区的《茉莉花》的旋律。这是一首优雅细腻,精致委婉的歌曲,表现了少女以茉莉花自喻,对美好爱情充满幻想的烂漫情怀。由小提琴、中提琴先后演奏的《茉莉花》旋律,时而恬淡宁静,时而含情脉脉,时而以不协和和弦表现少女偶上心头的一缕愁绪。当另一旋律与《茉莉花》重唱时,则象是一首爱的颂歌。然后,音乐转入沉思,又在结尾时凭添一丝迷惑。4. 对花“春季里来什么花儿开?春季里开的是迎春花 ……”对句歌是民歌中常见的形式,而以季节为题问答花名则是对句歌中常见的内容。这首乐曲的主题采用的是河北沧州地区的《对花》,中部则是另一首沧州民歌《放风筝》的旋律。全曲以多变的节奏、对置的音色和丰富的力度变化描绘出对歌场上欢腾热烈的场面:一连串喋喋不休的反复音调象是场外熙熙攘攘的助威呼喊,把对歌场闹翻了天。中部插入的慢板则是手执竹板击节入场的女子表演“落子”(莲花落)的舞蹈场面。(二) 云岭素描1. 小河淌水“月亮出来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哥象月亮天上走,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这是一首即景生情,情景交融的云南情歌。曲以原曲歌词提供的时间(月夜)、空间(山下小河旁)为背景,用弦乐高音区的模糊音响模拟朦胧月夜,用钢琴、竖琴、钢片琴的丁冬音响模拟小河流水。在这样的背景上,恬美的英国管和明亮的长笛先后唱出这柔美动人的旋律。当旋律转为全体弦乐齐奏时,低声部模拟“阿哥”以放慢一倍的同一旋律热烈应和,把炽烈的爱情之歌推向高潮。2. 放马山歌“正月放马正月正,赶起马来登路程;二月放马百草发,小马吃草顺山爬……”这首流传全国的云南民歌, 表现了放马人豪爽的性格。乐曲中使用打击乐器和小提琴的滑奏模拟马铃、马蹄、马鞭声和放马人的吆喝声。中部以《赶马调》的悠闲舒缓节奏和甜美平稳旋律刻划放马人途中的休憩情景。3. 雨不洒花花不红“哥是天上一条龙,妹是地上花一蓬,龙不翻身不下雨,雨不洒花花不红。”这首云南情歌歌词一语双关,言简意赅;旋律调式独特,婉转动人, 曾在各地广为流传。乐曲以象征雨滴的三连音音型贯穿全曲,先后用大管、单簧管加短笛以及弦乐木管的交替演奏这优美迷人的旋律。   4. 猜调这首幽默诙谐的云南童谣以“绕口令”式的节奏表现了姐妹问答对歌的活泼情趣:“小乖乖来小乖乖,我们说给你们猜:什么长,长上天?哪样长,海中间?什么长长街前卖嘛?哪样长长妹跟前?”“……银河长,长上天;莲藕长,海中间;银线长长街前卖,丝线长长妹跟前。”乐曲以木管乐器的明亮音色和弦乐拨奏的轻快节奏突出显现了旋律的戏谑气氛,中部引用了另一首云南民歌《安宁州》的优美旋律。(三) 黄土悲欢1. 女娃担水乐曲的主题是一首反映旧时代农村女子苦难生活的陕北民歌。全曲采用传统的变奏曲体裁,从多侧面揭示苦难中的女子的内心世界。主题和最初的两个变奏凄楚悲凉,第三变奏刻划了主人惆怅不安的心理活动,第五变奏表现了她试图同悲惨命运抗争的蠕动,最后一个变奏又回到悲凉的主题,而且变得更加孱弱纤细--------苦难是难以摆脱的。2. 夫妻逗趣“说你呀,邋遢呀,真邋一得遢呀,头上的金丝呦乱呀如麻呀,娃他妈!”这首对唱描绘了一对夫妻相互取笑的嬉戏场面。三弦和板胡象徵一对嬉戏中的夫妻。钢琴的不协和音和小堂锣的滑稽音色强化了乐曲的喜剧色彩,半音调性对置和节拍错位更使乐曲充满幽默感。3. 走绛州这首歌流行于陕西和山西,表现了主人公肩挑扁担口唱歌谣步履轻快地向绛州进发的愉快心情。板胡的旋律轻松愉快,小提琴的固定音型好象扁担上下忽闪的弹性动作,展现了一幅优美的乡间画面。4. 兰花花《兰花花》是一首产生于陕北流传于全国的叙事歌曲。歌曲强烈控诉了旧时代包办婚姻对自由爱情的摧残,歌颂了反叛封建礼教,追求幸福婚姻的青年女子兰花花。然而,在封建社会,她不可避免地要以生命为代价而走向悲剧的结局。乐曲的第一部分以柔美的双簧管和热情的大提琴表现兰花花和她的情人充满幻想的甜蜜爱情。中段以铜管的强暴威严和弦乐的悲恸哭诉象征兰花花的抗争和愤怒,定音鼓和大锣的哀鸣预示了悲剧的结局。乐曲结尾,定音鼓沉闷地奏出主题,留下了最后的微弱呼唤。(四) 巴蜀山歌1. 槐花几时开巴山蜀水,培育了四川人勤劳、爽朗而富于幽默感的性格。这首词曲并茂的《槐花几时开》是一曲典型的四川山歌。歌词只有四句,却情景交融,意味深长:“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把栏杆望郎来,娘问女儿望啥子,我望槐花几时开。”其旋律也十分别致,从全曲最高音起,每句歌词拆为两个乐节,并加入四川山歌特有的衬字,起伏婉转,扣人心弦。乐曲由双簧管、圆号、弦乐、长笛和英国管先后演奏这首山歌的优美旋律。 和声以另一调性做背景衬托,描绘了一个远景近景既分离又相合的山村画面。2. 黄杨扁担这是一首四川秀山花灯调,表现了小夥子挑担到酉州送米,却兴致勃勃地观察酉州姑娘梳头打扮的情景。歌词俏皮风趣,四川民歌特有的衬词更增添了歌词的幽默感:“黄杨扁担软溜溜哇(姐里哈里呀),挑一担白米下酉州哇(姐呀姐呀) 下酉州哇(哥里哈里呀)。”乐曲以强劲的全奏刻划小夥子彪悍的形象,中段以一首山歌的二重唱表现年轻挑夫休憩是时悠然自得的神态。3. 绣荷包《绣荷包》是中国民歌中常见的题材,表现少女为情人绣荷包时的兴奋与羞涩心态。荷包是男人系于腰间用以装钱和零星物品的布袋,女子常以荷包赠与情人作为定情物。民歌中《绣荷包》以四川、山西和云南的三首流传最广。乐曲从弦乐四重奏开始,然后转为木管,间以竖琴的装饰性滑奏和长笛的华彩乐句,宛若姑娘手中的飞针走线。4. 太阳出来喜洋洋这是一首爽朗明快的四川山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挑起扁担上山岗,手中拿把开山斧,不怕虎豹和豺狼。” 乐队全奏贯穿全曲,铜管乐器粗野的呐喊,弦乐从压抑到爆发的转接,以及定音鼓的狂燥敲击, 表现了雄性勃发的阳刚之气。(五) 江南雨丝1. 无锡景以锡山、惠山和太湖闻名于世的江南名城无锡,历来是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的灵感之源。以无锡为题的名曲,一是阿炳的《二泉映月》,一是这首江南小调《无锡景》:“天下第二泉,惠山脚半边,泉水碧清,茶叶泡香片,锡山相对惠泉山,山脚下,两半边,开个泥佛店。”这首管弦乐曲以清秀的木管音色和朦胧的弦乐音色描绘了无锡秀美迷人的湖光山色。2. 杨柳青这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扬州小调。“杨柳青”是原歌中的衬词,并无特别含义。这首小调歌词不固定,常填入诙谐,风趣,欢快的词句。 乐曲采用弦乐拨奏, 从两个声部开始,逐步转入全部弦乐的拨奏,并以拨奏模拟民间打击乐的锣鼓节奏,突出了乐曲的欢快气氛和俏皮性格。3. 拔根芦柴花这是一首江都县的秧田歌,“拔根芦柴花”系原曲衬句。“白米饭好吃要把秧来栽,鲜鱼汤好喝要把网来拈……”乐曲以钢琴和长笛先后演奏这首秧田歌的轻快旋律,弦乐拨奏和清脆的板鼓伴奏之,勾画了一幅秀美的江南图景。4. 紫竹调这原是一首流行於苏州的市井爱情小调,后成为上海沪剧曲牌。其歌词经历代艺人传播修改,成为一首含蓄有趣的情歌:“一根紫竹直苗苗,送与哥哥做管箫,箫儿对著口,口儿对著箫,箫中吹出开花调。问哥哥,这管箫儿好不好?”乐曲以弦乐和二胡、琵琶、曲笛演奏旋律,竖琴的晶莹琶音与之相和,颇具江南丝竹的风格。(六) 太行春秋1. 走西口《走西口》讲述的是过去年代生活在黄土高原贫瘠地区的人们背井,西渡黄河口出外谋生的故事,流行于山西、陕西的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各地的《走西口》内容相近,曲调却有很大差异。这里所采用的是山西小调的旋律:“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难留,手拉著哥哥的手,一直送到小村口。”乐曲以如泣如诉的弦乐音色和细腻落错的复调声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一对情人依依不舍的离愁别绪------这里有缠绵悱恻的喃喃私语,更有肝肠欲断的生离死别。2. 闹元宵“正月十五闹元宵,太原城里好热闹,这一边灯耍龙摆尾,那一边秧歌扭得好。”这是一首欢腾热烈的山西民歌,表现了元宵节之夜人们兴高采烈的心情。乐曲以铜管的引子和唢呐的曲调把人们带到了一年一度的元宵晚会气氛之中。当人们沉浸在节日之夜的欢乐之中的时候,一曲深情的《绣荷包》缓缓流入人们心田:“初一到十五,十五的月儿高,那春风吹动杨呀杨柳梢。”表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独特心境。3. 爬山调爬山调流行于山西河曲和内蒙古武川一带,亦称山曲。它同陕北的信天游在结构上十分相近,都是散板式的上下句结构。内容亦以爱情题材为主,乐曲由两首爬山调联合而成。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山村男女青年以山曲表达心声的情景。4. 看秧歌秧歌是北方农村流行的一种边歌边舞的民间歌舞,山西的秧歌以晋中地区的祁太秧歌最为著称。祁太秧歌产生在祁县、太谷,以叙事歌曲和短剧为主。这一首《看秧歌》本身就是一首秧歌曲,描述了一对姐妹结伴到邻村看秧歌,一路上趣事层出的情景。乐曲突出了秧歌的打击乐音响,以北方特有的火爆气氛把音乐推向高潮。

9,器乐作品的演奏必须按照作者所写的乐器说明来进行吗

可以从多角度来证明你的想法是很好的.现在有许多古典名著被拍成了电影,电视剧和戏剧,这需要<编剧>,比如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如果再换一个编剧,可能会是另一种风格.歌曲的制作需要<编曲>,不同形式的编曲,也会有不同的风格,比如<<那些花儿>>朴树和范玮琪的不同演绎.还有琵琶曲<<彝族舞曲>>与殷彪改编的吉他曲<<彝族舞曲>>的不同等等等等......这些<编剧>,<编曲>们是对作品的再创作,当然,不能脱离原作,否则就是另一个作品了.就拿殷彪改编的吉他曲<<彝族舞曲>>来说,不同的演奏者也会有不同的效果,因为不同的演奏者都会有自己对作品的不同理解.还有各种乐器的即兴华彩演奏!!我个人比较喜欢民谣吉他,我知道民谣吉他的编配会因人的经验,技巧,乐感和对一首歌曲的理解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基于以上的这些想法,我个人认为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加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任何一部作品的创作都有作者的特定思想内容,在作品中会标记一些表情术语.演奏者对作品的不同理解,是个人的独特的思维方式,一个作品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这就是所说的二次创作.
弦乐合奏自然用的是弦乐乐器,包括小提琴(分为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两组)、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四种乐器五个声部。《走西口》描绘了一对新婚小夫妻生离死别的悲苦,即情意绵绵又悲伤哀婉的色彩。鲍元恺改编的弦乐合奏《走西口》的主旋律出现过3次。

10,2009佛山新年音乐会有哪些歌曲

2009佛山新年音乐会演出曲目 1. 约翰史特劳斯:蝙蝠序曲 2. 雷哈尔:我的祖国(O, Vaterland),选自歌剧“风流寡妇”(男中音独唱) 3. 约翰史特劳斯:查尔达斯,选自歌剧”蝙蝠”(女高音独唱) 4. 男女二重唱: (1)“当男人被爱充满时”(Bei Maennern, welche Liebe fuehlen) - 选自莫扎特歌剧”魔笛” (2)“美人啊! 请瞧瞧”(Heia, Maedel,aufgeschaut) - 选自雷哈尔歌剧”风流寡妇” (3)“缄默双唇” (Lippen Schweigen) - 选自雷哈尔歌剧”风流寡妇” 5. 贺曼奈兹:间奏曲,选自”路易斯 阿隆索的婚礼” 6. 约翰史特劳斯 吉普赛公爵序曲 7. 鲍元恺:高山青 8. 邓雨贤、杜鸣心:雨夜花 9. 约翰史特劳斯:春之声 10. 柴可夫斯基:胡桃钳组曲
胡桃钳组曲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主要是演绎施特劳斯家族成员的作品为主:如果有中国歌曲 的应该是在农历新年在维也纳的黄金大厅的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曲目有:春节序曲 ; 二泉映月; 春江花月夜: 寒鸭戏水; 茉莉花 等等
胡桃钳组曲
you ren m dpr y54
蝙蝠序曲 Bei Maennern, welche Liebe fuehlen Lippen Schweigen 高山青 雨夜花 春之声 胡桃钳组曲
文章TAG:鲍元恺鲍元恺电子电子琴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