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西 > 南昌市 > 运输通道,综合运输通道的作用

运输通道,综合运输通道的作用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05 13:37:26 编辑:南昌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运输通道的含义和形成条件

运输通道是指在某一长条地域内,存在流向相同的密集的运输流(人与物位移需求的空间轨迹),有多种运输方式为其服务。运输通道内包括有运输基础设施的用地范围和客货流发生的经济区域等。运输通道的兴城市客观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规模经济的发展,地区间屋子交流量的增加,会出现两个集中化趋势:一是客货流的发生地和目的地的运输需求集中化;二是运输路径的集中化。这种由生产力布局而形成各大经济地域所形成的“点”和以各种运输方式将它们连接起来的“线”,就是运输通道形成的条件。

运输通道的含义和形成条件

2,综合运输通道的作用

交通运输通道的功能: ①通道是国家或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骨干,担负国家或区域大量、重要、稳定的客货流交通运输,建设完整、配套的通道体系保证客货流运输的畅通,是从根本上解决国家或区域的交通运输问题的首要条件。 ②通道能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协调发展,加速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提高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实现交通运输结构合理,以较少的社会劳动消耗获得社会运力供给的较快增长。 ③通道的形成有利于促进交通运输系统管理的进步和高效化,实现计划上的统筹安排、组织上的协调配合、控制上的反馈追踪,为建立交通运输信息系统和发展联合运输提供有利条件。 ④通道有利于人们树立“大交通”观念,把握交通活动的总目标,避免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片面追求自我利益,有利于提高整个交通运输系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鉴于交通运输网络中的特殊重要地位,优先建设综合交通运输通道是建设整个交通运输网络的最优策略。

综合运输通道的作用

3,运输通道名词解释

  运输通道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架构和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 ,也是一个较为基本的概念 ,一般认为只要能承担运输任务的某一道路、桥梁、水域、空域等都可以称为运输通道。  学术界也并未对此作出严格的界定。美国国家协作公路研究计划对此作过专门的搜寻 ,其结果是“运输通道的含义较广没有明确的含义。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随着整个交通运输体系的初步形成 ,我们发现 ,在一些走向基本相同、替代性强的几条线路之间 ,竞争非常激烈 如我国的成都—重庆之间的线路 ;另一些走向基本相同的线路互不相连 ,形不成规模 ,如长江流域的铁路和公路。这些线路由于走向基本相同 其服务或对象或范围基本相同 ,因而具有很强的同质性。

运输通道名词解释

4,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两大通道是什么

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两大通道是指植物器官中的导管和筛管。一方面是质外体和导管,另一方面是共质体和筛管,构成了植物体内物质运输途径的两大网络,分别承担水分、矿物质和有机物质的运输。但二者之间并不完全隔离。根部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离子经由质外体向根的木质部进行横向运输时,由于内皮层有凯氏带的阻碍,常要经过共质体,才能抵达导管。相反,叶肉细胞的光合产物除主要通过共质体外,也部分通过质外体移向筛管。高等植物器官间物质的长距离运输在维管系统中进行。水分、矿质元素和有机物质各有其主要的运输通道。水分和矿质元素主要由木质部的导管运输。导管由一连串已失去原生质和细胞壁端壁的细胞空腔连接而成,是质外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以后,靠根压和由于叶片蒸腾失水而造成的蒸腾拉力将其运送至地上部分。导管空腔口径较大,因而对液流的阻力小,蒸腾流的速度可以高达每小时几十米。有机物质主要由韧皮部的筛管从有机物质的“源”向“库”运输。“源”通常指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片;“库”指消耗光合产物的器官,包括正在生长中的营养体的尖端以及正在形成中的果实、块茎等。筛管的细胞组成细胞内尚有原生质存在,端壁则特化为具有筛孔的筛板。筛孔内时常有一些纤丝结构(P-蛋白)。有机物质经由筛孔的纤丝结构运送时,阻力较大,除靠“源”与“库”两端间的膨压差推动外,还可能需要输导组织附近活细胞的中间推动作用。筛管运输速度远低于导管,每小时仅几十厘米。一个器官是“源”还是“库”,随植物生长发育的情况而变。如叶片衰老时,光合功能渐趋微弱,将细胞内含物降解输出至其他新生部位后,不再能合成新的有机物质,“源”的作用就逐渐消失。种子在形成期是消耗有机物的“库”,到了萌发期就成为供应有机物的“源”。另外,在维管束中的导管和筛管之间,还掺杂着机械组织和包括形成层、转移细胞和伴胞等在内的多种薄壁组织。被运输的物质还常通过这些组织,从一个系统向另一个系统转移。因而不同的运输途径常交错发挥运输作用。植物体内的纵向运输的阻力比横向运输的阻力小。叶的光合产物一般主要供应同侧器官。只有当纵向运输受阻时,横向运输才加强。

5,大运河是东部地区最便捷的运输通道吗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运行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内陆人工河道,在中国内河航运上的地位仅次于长江,被称为第二条“黄金水道”。据人民日报消息,2022年大运河的保护和治理将迎来新进展,今年的目标是要实现大运河全线通水!而在黄河以南河段,南水北调工程将继续为大运河补充水量,改善通航条件,洪水、雨水、再生水等水资源也将得到充分利用。京杭大运河是和长城齐名的古代三大工程之一,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漕运通道,同时也是贯穿南北的经济大动脉。历史上的京杭运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全长近2000公里,贯通东部五大水系,串连起国内重要的粮棉油产区,为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后在隋朝时被大幅扩展改建,从南方可沿水路直抵洛阳,继续北上可抵达涿州(今北京)。元朝时,运河取直并将终点定为北京,南北依靠船队运输互通有无。明清时期,大运河水上贸易繁忙,商贾云集的运河名城成为了国内的繁华地带,苏州、扬州乃至德州、沧州均从中受益,沿线居民生活富庶。可以说内河航运并不落后,而且是最为便捷的运输方式,它和铁路、公路等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1,水运航道占地面积小。据统计,每修建1km的铁路占地约30~40亩,修建1km的高速公路则需要60亩土地,其中不乏耕地和建设用地。相比之下,内河航运更节约土地资源,在借助天然河道的情况下甚至可以不占地。2,运输成本低,节约能耗。据统计,水路运输成本只有公路的1/3,铁路运输的1/2,运费低,性价比高。在相同的能耗下,水路运输的运货量比货车多2~4倍,比汽车多50倍左右,比飞机更是多出了100多倍。3,建设和维护成本低。内河航运只需扩建河道、定期清淤、巩固堤坝、维护船闸即可,基建方面不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料、钢铁等资源。每公里行程,水路的设施建设成本相当于铁路的1/3,公路的1/7。和公路相比,内河航道的维护费用减少了50%~80%。4,适应性广,适合大宗货物。内河航运适合煤矿、砂石、建材等大宗运输货物,这些货物在单位体积内的价值较低,但是质量大,如果采用公路或铁路运输则成本极高。对于高密度的矿产类货物,水路运输始终是最优的方案。5,运输效率高,生态环保。船只的载货量可达数千吨,而一节火车载重只有60吨,50节全部载满也才3000吨。水运的运输效率较高,大大降低了废气、废渣污染,相对来说更环保。6,抗破坏能力强。和公路、铁路相比,水路的抗破坏能力更强,不容易瘫痪,在遭到破坏时仍能维持一定的运力。在特殊时期,水路可保障国家运输系统的运行,关键时刻能发挥重要的物资运输作用。
文章TAG:运输通道运输通道综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