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李治,在洛阳登基,并在洛阳办公,开创了“永徽之治”,有贞观遗风。在古代帝王眼中,龙脉和龙气是两种概念,在洛阳建都的朝代有很多,这乃是龙气之所在,而龙脉恰恰相反并不在洛阳,而在洛阳周围四方之地,我们往往一个误区,在不知道九大帝陵是那些帝陵的时候,就去抨击洛阳古城这是不明智的,九大帝陵的墓主人之所以不在洛阳建陵,最根本原因还是出于安全的考虑。
1、为什么大唐十八陵都在长安,而不在洛阳?
唐代帝陵分布于渭南市富平县、渭南市蒲城县、咸阳市三原县、咸阳市泾阳县、咸阳市礼泉县、咸阳市乾县六县,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献、昭、乾、定、桥、泰、建、元、崇、丰、景、光、庄、章、端、贞、简、靖等十八座唐代帝王陵墓,洛阳境内则有唐恭陵与唐和陵两座唐陵,不知道唐代帝陵与西安有个屁毛关系?要脸不?。
2、唐朝,李唐皇帝那个在河南洛阳登基?
盛唐时期,大部分皇帝都是在洛阳登基和执政的!!高宗李治,在洛阳登基,并在洛阳办公,开创了“永徽之治”,有贞观遗风,中国唯一女皇帝在洛阳登基,改洛阳为神都,洛阳也是中国历史被称为神都的城市!!武则天之后唐朝,皇帝也都在洛阳执政,直到唐玄宗李隆基在洛阳执政,开创了“开元盛世”,把中国封建社会推向了顶峰!!但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为了便于寻欢作乐,迁都长安,结果很快引发了安史之乱,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看下图是,盛唐150多年,116年都城在洛阳!有不少朋友以唐朝帝陵都在长安而认定长安为大唐国都,而否定洛阳,这个观点是多么荒谬和可笑,一般皇帝陵选在阴气重,风水好的地方,不一定就是都城所在地,像北宋皇陵都在河南巩义,那河南巩义就能称北宋都城了,显然不可能!因此盛唐时期大唐都城在洛阳,长安连陪都都算不上,顶多名义上陪都,而洛阳是大唐国都得到了国家认可,看下图国家都说洛阳是唐朝都城!!。
3、全国九大帝陵,为什么四大古都之一的洛阳连一座都没有?
全国有九大帝陵分别是秦始皇陵、唐代昭陵、乾陵地宫、曹操陵墓、三国疑冢、西夏王陵、成吉思汗帝陵、明孝陵地宫、雍正泰陵,其中这九大帝陵之中,成吉思汗陵墓至今没有找到其准确之地,另外九大帝陵之所以成为九大帝陵,是一定的神秘感和未知因素。洛阳到底有没有九大帝陵之一还是未知数,因为成吉思汗的陵墓至今没有找到,其次要说帝王陵墓所在地,洛阳帝王陵墓也有很多,有东周的天子王陵25座,西汉帝王陵墓11座,曹魏,两晋,五代十国等等帝王陵墓多不胜数。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四大古都之一的洛阳没有现在已经知道的九大帝陵呢?首先我们要知道凡是陵墓,都有一个死敌,那就是盗墓分子,再则所谓入土为安,每一个墓主人都希望在自己死后,墓葬不被盗墓者盗扰,以至于自己不得安宁,可是古代墓主人又受视死如视生的观念,往往墓主人在入土之时其后代会把墓主人心爱之物一并入土,以陪伴墓主人,让墓主人另一个世界继续享用生前的待遇。
这就形成一个盗墓贼与墓主人斗志斗法的局面,墓主人想万世安宁,盗墓者想得墓葬内的奇珍异宝,帝陵不外如是,帝王建陵同样是这样的想法,其次,洛阳在古代的时候属于一个大都市,文化中心,人员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必定鱼龙混杂,其中自然有很多宵小之徒,想在洛阳之地混的风生水起,风生水起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自然墓葬也会被这些宵小盯上,九大帝陵不在洛阳建立也是情有可原。
九大帝陵最早的为秦始皇陵墓,在秦始皇建陵之前,洛阳之地已有东周陵墓数十座,在当时东周陵墓基本上没有逃脱被盗的命运,差不多是十墓九空,如此之下出于安全的考虑,九大帝陵的帝王没有选择洛阳为他们寿终正寝之地,另外,在古代帝王眼中,龙脉和龙气是两种概念,在洛阳建都的朝代有很多,这乃是龙气之所在,而龙脉恰恰相反并不在洛阳,而在洛阳周围四方之地。
也就是说以当时朝代整个国土四个角或者八个方向为龙,龙气在都,而龙脉就在四角之地,八方之源,每一个帝王都希望自己的江山社稷绵延万世,以自己之身藏于龙脉之地以保万世基业。我们往往一个误区,在不知道九大帝陵是那些帝陵的时候,就去抨击洛阳古城这是不明智的,九大帝陵的墓主人之所以不在洛阳建陵,最根本原因还是出于安全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