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 > 无锡市 > 人工增雨,人工增雨是什么原理

人工增雨,人工增雨是什么原理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03 21:34:52 编辑:无锡本地生活 手机版

1,人工增雨是什么原理

人工增雨的原理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弹等向云中播散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促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 人工增雨分为暖云增雨与冷云增雨。要使暖云(温度高于0℃的云)降水或增雨,要在云中播撒盐粉、尿素等吸湿性粒子,促使大云滴生成导致形成或增加降水。若要冷云(温度低于0℃的云)降水,就要用飞机等播撒干冰、碘化银等催化剂,从而产生大量冰晶,使冷云上部的冰晶密度增大,促成或增加降水。 人工影响云的微物理过程,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使本来不能自然降水的云受激发而降水,也可使那些水分供应较多、往往能自然降水的云,提高降水效率而增加降水量。但不能自然降水的云能供应的水分较少,因此人工催化的经济价值有限。

人工增雨是什么原理

2,人工降雨是什么

人工降雨发射的是装有干冰等人工降雨物质的炮弹。人工增雨防雹炮弹简称人雨弹,人雨弹是通过高炮射击。将弹丸发射到云层中爆炸,以爆炸和爆震产生的冲击波把催化剂播撤到云中,使催化剂产生大量人造冰核,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使雹云、雨云的机制产生转化因而达到增雨防雹目的的一种民用炮弹,属危险爆炸物品。人工降雨的其他知识。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弹等向云中播散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促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人工增雨分为暖云增雨与冷云增雨。要使暧云(温度高于0℃的云)降水或增雨,要在云中播撒盐粉、尿素等吸湿性粒子,促使大云滴生成导致形成或增加降水。若要冷云(温度低于0℃的云)降水,就要用飞机等播撒干冰、碘化银等催化剂,从而产生大量冰晶,使冷云上部的冰晶密度增大,促成或增加降水。

人工降雨是什么

3,人工增雨是什么原理

人工增雨的原理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弹等向云中播散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促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 人工增雨分为暖云增雨与冷云增雨。要使暖云(温度高于0℃的云)降水或增雨,要在云中播撒盐粉、尿素等吸湿性粒子,促使大云滴生成导致形成或增加降水。若要冷云(温度低于0℃的云)降水,就要用飞机等播撒干冰、碘化银等催化剂,从而产生大量冰晶,使冷云上部的冰晶密度增大,促成或增加降水。 人工影响云的微物理过程,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使本来不能自然降水的云受激发而降水,也可使那些水分供应较多、往往能自然降水的云,提高降水效率而增加降水量。但不能自然降水的云能供应的水分较少,因此人工催化的经济价值有限。

人工增雨是什么原理

4,人工降雨原理和条件

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弹等向云中播散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促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人工增雨分为暧云增雨与冷云增雨。要使暧云(温度高于0℃的云)降水或增雨,要在云中播撒盐粉、尿素等吸湿性粒子,促使大云滴生成导致形成或增加降水。 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弹等向云中播散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促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人工增雨分为暧云增雨与冷云增雨。要使暧云(温度高于0℃的云)降水或增雨,要在云中播撒盐粉、尿素等吸湿性粒子,促使大云滴生成导致形成或增加降水。人工影响云的微物理过程,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使本来不能自然降水的云受激发而降水,也可使那些水分供应较多、往往能自然降水的云,提高降水效率而增加降水量。

5,人工降雨要怎么操作

把天上的水实实在在地降到地面上来,不让它白白跑过去,这就是人工降雨,但更为科学的称谓是人工增雨,有空中、地面作业两种方法。   空中作业是用飞机云中播撒催化剂。地面作业是利用高炮、火箭从地面上发射。炮弹在云中爆炸,把炮弹中的碘化银燃成烟剂撒在云中。火箭在到达云中高度以后,碘化银剂开始点燃,随着火箭的飞行,沿途拉烟播撒。飞机作业一般选择稳定性天气,才能确保安全。一般高炮、火箭作业较为广泛。   碘化银在人工降雨中所起的作用在气象学上称作冷云催化。碘化银只要受热后就会在空气中形成极多极细(只有头发直径的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的碘化银粒子。1g碘化银可以形成几十万亿个微粒。这些微粒会随气流运动进入云中,在冷云中产生几万亿到上百亿个冰晶。因此,用碘化银催化降雨不需飞机,设备简单、用 量很少,费用低廉,可以大面积推广。 除了人工降水(雨、雪)外,碘化银还可以用于人工消云雾、消闪电、削弱台风、抑制冰雹等。   人工降雨要在云富含水汽情况下进行。

6,什么是人工增雨

人工增雨,是采用人为的办法对一个地区上空可能下雨或正在下雨的云层施加影响,开发云中潜在的降水资源,使降水量增加。一个地区某天下了10 mm的雨水,这并不是说当天经过这个地区上空的云中只凝结了这么多水分,利用仪器对云中含水量进行探测的结果表明,云中凝结的水分比实际降水量多得多,只是因为云中某些条件不具备,更多的水分才没有形成降水落到地面。云中凝结的水分约有20%~80%转变成降水,具体依云的类型而定。 有人把云中的水比喻为一座水库中的水,闸门开启的小,流出的水量就小,人工增雨就是向云中播撒适量的催化剂,使“小水库”的闸门开大一点,以便让水多流出来一些,增大云的降水效率。此外,云中的水汽变成水或冰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转换,1g水汽凝结成水约释放出600cal(1J=4.18cal,下同)热量,1g水冻结成冰约释放出80cal热量。通过人工影响,可利用这些释放的潜热加大云中水汽的凝结量,达到人工增雨的目的。

7,人工增雨原理

人工增雨原理可概括地用“触发机制”四个字来描述,即在充分研究自然降水过程的基础上,人工触发自然降雨机制。有云才能有雨,但不是所有的云都有降水潜力,只有那些有降水潜力和开发利用可能(云水资源丰富,云层较厚,对冷云来讲主要要有较丰厚的过冷水区)的云才可催化致雨. 目前催化作业的方式大体有三种:一是以在地面布置AgI燃烧炉为主手段。催化剂依靠山区向阳坡在一定时段常有的上升气流输送入云。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经济、简便,其明显的缺点是难以确定催化剂入云的剂量。这种方式主要适合于经常有地形云发展、交通不便的山区。二是以高炮和火箭为主的地面作业。将催化剂在合适的时段按需要的剂量输送到云的合适部位。其缺点是虽已有车载火箭装备,可在一定范围内移动,但相对于飞机机动性仍差,适合于在固定目标区(如为水库增水)作业,特别是对飞机飞行安全有威胁的强大对流云进行的催化作业。三是飞机催化作业。飞机催化作业的面比较宽,可以根据不同的云层条件和需要,选用暖云催化剂及其播撒装置,选用制冷剂及其播撒装置(如干冰、液氮),也可挂载AgI燃烧炉、挂载飞机焰弹人发射系统。还可装载探测仪器进行云微结构的观测和催化前后云宏、微观状态变化的追踪监测。特别适合于对层状可降水云系进行的催化作业。

8,人工增雨是什么原理

人工增雨,是指根据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促进云滴迅速凝结或碰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过程。其方法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缓解农田干旱、增加水库灌溉水量或供水能力,或增加发电水量等。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弹等向云中播散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促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人工增雨分为暖云增雨与冷云增雨。要使暧云(温度高于0℃的云)降水或增雨,要在云中播撒盐粉、尿素等吸湿性粒子,促使大云滴生成导致形成或增加降水。注意事项1、对于不同条件的云进行同样的催化作用,可能会得出正、反两种不相同的结果。所以为了获得增雨效果,必须对自然云条件和降水过程进行更深入的探测研究。2、自然降水量的变率很大,而人工增雨量又往往比较小,在一次降水过程中,很难把人工增雨和自然降雨区分开来。因此,评价人工降雨效果及其检验方法仍然是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主攻目标。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人工降水

9,人工增雨的原理是什么

首先让我们看看云的降水机制。云是空气垂直运动的结果,随着空气的上升,地面的水汽也被夹带着一起上升,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水汽蒸发掉,一部分则升人云中,会冷却而凝结,成为云中水汽的一部分。高空的云是否下雨,不仅仅取决于云中水汽的含量,同时还决定于云中供水汽凝结的凝结核的多少。即使云中水汽含量特别大,若没有或仅有少量的凝结核,水汽是不会充分凝结的,也不能充分地下降。即使有的小水滴能够下降,也终会因太少太小,而在降落过程中中途蒸发。基于这一点,人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即根据云的情况(性质、高度、厚度、浓度、范围等),分别向云体播撒致冷剂(如干冰、丙烷等)、结晶剂(如碘化银、碘化铅、间苯三酚、四聚乙醛、硫化亚铁等)、吸湿剂(食盐、尿素、氯化钙)和水雾等,以改变云滴的大小,分布和性质,干扰中气流,改变浮力平衡,加速其生长程,达到降水之目的。 高空的云有暖型云(云内温度在0℃以上)和冷型云(云内温度在0℃以下)。对冷型云的人工增雨,常常是播撒致冷剂和结晶剂,增加云中冰晶浓度,以弥补云中凝结核的不足,达到降雨的目的,对暖型云的人工增雨,则通常是向云中播撒吸湿剂和水雾,加强云中碰并,促使云滴增大。 人工增雨最理想的天气是,作业区上空有水汽含量较丰富的积状云,且云层较厚,云顶高度在6100——12200米之间,地面有小于10公里/小时的微风。 人工增雨的方法多种多样,有高射炮、火箭、气球播撒催化剂法,有飞机播撒催化剂法,还有地面烧烟法。 人工增雨目前还处在试验研究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但是,诸如实施人工影响作业后,雨量的净增量、落区、时效及撒播催化剂的种类、时机、方法等方面,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要达到按照人们自己的意志——呼风唤雨,仍须作长期努力。 网上有很多这一方面的介绍,希望对你有用啊!

10,什么是人工增雨

人们有时候会常常将人工增雨与人工降雨搞混,其实人工增雨与人工降雨是不同的事情,并且他们也有着非常大的区别,首先他们都是人工的,所以就是人为的事件,这一点他们都是相同的,其实我们可以从字面意思上我们就可以去区别人工增雨和人工降雨。 人工增雨就是其实天空上面还是会下雨,但是人们对于雨量的大小不是很满意,所以才会去从人为方面去进行改变,所以这就是人工增雨,人工增雨并不是天不会下雨,而是因为天会下雨,但是天下的雨量太少,这才是人们为什么会选择人工增雨的原因,同样这也是人工增雨的本质所在,所以我们也可以从这一点去区别人工增雨和人工降雨。 而人工降雨与人工增雨很大的一个区别就是,人工降雨是因为天气太过于干燥,并且一直没有去下雨,而人们实在无法去忍受这种干燥的天气,而去选择人工降雨,所以这其实也是人工增雨与人工降雨一个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也可以去清楚的知道人工降雨是因为天无法去下雨,而人们才去选择人工降雨,这其实也是人工增雨与人工降雨的一个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也可以去知道这种不同他的区别也是非常明显的。 其实我们可以从字面意思上面我们就可以去区别人工增雨与人工降雨的不同,但是他们都是人为的一个行为,所以我们也可以去深入地了解到这种不同,同时我们也可以去看到这种不同也是非常明显的,对于人工增雨与人工降雨来说,都是一种不同的措施。

11,什么是人工增雨

人工增雨,是采用人为的办法对一个地区上空可能下雨或正在下雨的云层施加影响,开发云中潜在的降水资源,使降水量增加。一个地区某天下了10 mm的雨水,这并不是说当天经过这个地区上空的云中只凝结了这么多水分,利用仪器对云中含水量进行探测的结果表明,云中凝结的水分比实际降水量多得多,只是因为云中某些条件不具备,更多的水分才没有形成降水落到地面。云中凝结的水分约有20%~80%转变成降水,具体依云的类型而定。 有人把云中的水比喻为一座水库中的水,闸门开启的小,流出的水量就小,人工增雨就是向云中播撒适量的催化剂,使“小水库”的闸门开大一点,以便让水多流出来一些,增大云的降水效率。此外,云中的水汽变成水或冰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转换,1g水汽凝结成水约释放出600cal(1J=4.18cal,下同)热量,1g水冻结成冰约释放出80cal热量。通过人工影响,可利用这些释放的潜热加大云中水汽的凝结量,达到人工增雨的目的。
人工增雨原理可概括地用“触发机制”四个字来描述,即在充分研究自然降水过程的基础上,人工触发自然降雨机制。有云才能有雨,但不是所有的云都有降水潜力,只有那些有降水潜力和开发利用可能(云水资源丰富,云层较厚,对冷云来讲主要要有较丰厚的过冷水区)的云才可催化致雨. 目前催化作业的方式大体有三种:一是以在地面布置agi燃烧炉为主手段。催化剂依靠山区向阳坡在一定时段常有的上升气流输送入云。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经济、简便,其明显的缺点是难以确定催化剂入云的剂量。这种方式主要适合于经常有地形云发展、交通不便的山区。二是以高炮和火箭为主的地面作业。将催化剂在合适的时段按需要的剂量输送到云的合适部位。其缺点是虽已有车载火箭装备,可在一定范围内移动,但相对于飞机机动性仍差,适合于在固定目标区(如为水库增水)作业,特别是对飞机飞行安全有威胁的强大对流云进行的催化作业。三是飞机催化作业。飞机催化作业的面比较宽,可以根据不同的云层条件和需要,选用暖云催化剂及其播撒装置,选用制冷剂及其播撒装置(如干冰、液氮),也可挂载agi燃烧炉、挂载飞机焰弹人发射系统。还可装载探测仪器进行云微结构的观测和催化前后云宏、微观状态变化的追踪监测。特别适合于对层状可降水云系进行的催化作业。

12,什么是人工增雨

人工增雨的原理就是当天空中有降雨云层的时候,用火箭炮发射碘化银炮弹在云中爆炸,促使云层中的细小雨滴互相碰撞凝结,最后形成大雨滴落下来。一枚降雨弹的价值大约在4000元,发射一枚降雨弹还要加上人工成本、发射车使用成本,共计约6000多元。人工增雨原理人工增雨就是通过科学手段,人为的使降雨云层下雨。人工降雨的首要条件,就是想下雨的地区上空必须有降雨云层来临,否则空有炮弹没有降雨云也等于白搭。具体方法就是用火箭炮把含有化学制剂的炮弹打入高空云层中,炮弹爆炸后产生的冲击波和挥发的药性,会促使云中的小水滴之间发生碰撞、凝结,当水滴凝结到一定重量时就会落下来形成降雨。发射降雨弹的花费相比于降雨后旱情得到缓解来说,发射一枚降雨弹的花费并不算高。因为一枚降雨弹的价值大约在4000元左右,加上使用火箭发射架、火箭发射车和前来发射战士所产生的人工费用,一般耗费在6000多元。相比之下,用飞机在云层中撒播冷却剂、使云层中的水滴凝结增大形成降雨会花费更高的成本,每次飞机出动到降雨成功大约要花费400多万元,洒在云层中的冷却剂价值就达到了几十万元。人工降雨的费用并不固定其实真正实施人工降雨的时候,不管是发射炮弹还是用飞机洒播冷却剂,其实都不能够完全控制成本。因为现实情况是很复杂的,云层中的温度不同,也会使用不同的药剂,而且云层的范围、湿度、风向都会影响到降雨效果,所以就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和计算,才能够进行一次真正成功的降雨,往往在最后都会导致费用超支。

13,人工降雨是什么

人工降雨是用的什么原理? 1、如何人工降雨 把天上的水实实在在地降到地面上来,不让它白白跑过去,这就是人工降雨,但更为科学的称谓是人工增雨,有空中、地面作业两种方法。 空中作业是用飞机云中播撒催化剂。地面作业是利用高炮、火箭从地面上发射。炮弹在云中爆炸,把炮弹中的碘化银燃成烟剂撒在云中。火箭在到达云中高度以后,碘化银剂开始点燃,随着火箭的飞行,沿途拉烟播撒。飞机作业一般选择稳定性天气,才能确保安全。一般高炮、火箭作业较为广泛。 2、人工降雨的条件 人工降雨是要有充分的条件的。一般自然降水的产生,不仅需要一定的宏观天气条件,还需要满足云中的微物理条件,比如:0℃以上的暖云中要有大水滴;0℃以下的冷云中要有冰晶,没有这个条件,天气形势再好,云层条件再好,也不会下雨。然而,在自然的情况下,这种微物理条件有时就不具备;有时虽然具备但又不够充分。前者根本不会产生降水;后者则降雨很少。此时,如果人工向云中播撒人工冰核,使云中产生凝结或凝华的冰水转化过程,再借助水滴的自然碰并过程,就能使降雨产生或使雨量加大。催化剂在云中起的作用,打个不太确切的比方说,就好像是盐卤点豆腐,使本来不会产生的降水得以产生,已经产生的降水强度增大。 3、人工降雨对人无害 人工降雨的原理是让积雨云中的水滴体积变大掉落下来,高炮人工降雨就是将含有碘化银的炮弹打入有大量积雨云的4000至5000米高空,碘化银在高空扩散,成为云中水滴的凝聚核,水滴在其周围迅速凝聚达到一定体积后降落。碘化银由炮弹输送到高空,就会扩散为肉眼都难以分辨的小颗粒。 和巨量的水滴相比,升上高空的碘化银只是沧海一粟,太多了不仅不会增雨反而会把积雨云“吓跑”,所以,在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人们绝不会感觉到碘化银的存在。 此外,炮弹弹片在高空爆炸后会化成不足30克,甚至只有两三克的碎屑降落地面,其所落区域都是在此之前实验和测算好了的无人区,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用飞机往空中撒干冰,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从而形成降雨.
云是由水汽凝结而成;而云的厚度以及高度通常由云中水汽含量的多寡以及凝结核的数量、云内的温度所决定。一般来说,云中的水汽胶性状态比较稳定,不易产生降水,而人工增雨就是要破坏这种胶性稳定状态。通常的人工降雨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在云雾厚度比较大的中低云系中播散催化剂(碘化银)从而达到降雨目的。一是增加云中的凝结核数量,有利水汽粒子的碰并增大;二是改变云中的温度,有利扰动并产生对流。而云中的扰动及对流的产生,将更加有利于水汽的碰并增大,当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承受不住水汽粒子的飘浮时,便产生了降雨。

14,人工增雨是怎样进行的

人工降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越来越普遍了,极大地惠及着我们的生活。其实人工降雨,准确来说应该被称为“人工增雨”。因为依照人类目前科技能力,还无法实现“无中生雨”,只能在有富含水汽的云层的前提下,改变雨量的大小,可以使雨量偏小的雨变得雨量大一些,再由中雨变成大雨、暴雨这样的情况。人工增雨所需条件:1.水汽条件,即在一定高度的高空上,最好具有富含水汽的云层。2.上升运动,因为上升运动会把水汽带到高空凝结形成云(水蒸气不断抬升,先遇热再遇冷,导致部分水蒸气饱和而被析出,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云),然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降水的条件。3.骤降的温度,要让云层中的水汽凝结成雨降落下来,就要有一个骤降的温度,比如利用干冰升华时瞬间带走大量的热而降低环境温度催云成雨。4.凝结核,这是指凝结过程中起凝结核心作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的气溶胶质粒,因为水汽的凝结需要一个附着体,如果没有凝结核,水汽不能有效地凝结。5.足够的冰晶,云中的水滴十分细小,可以长期稳定地悬浮在空气中,如果没有足够的冰晶,天空就只是有云无雨的状态,而向云雾中播撒碘化银粒子,就是为了产生足够多的冰晶。人工增雨和自然降雨其实是非常相似的,都是依靠云层中的水蒸气的凝结在一起,最后下坠。“人工增雨”的原理人工增雨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比如云的厚度、高度、云中水汽含量的多少以及温度等等,来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弹等方式向云中播散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促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从而达到降水的目的。人工增雨分为暖云降雨与冷云降雨。暖云降雨:暖云顾名思义就是温度高于0℃的云,要使暖云降水或增雨,就要在云中播撒盐粉、尿素等吸湿性粒子,使暖云中获得一部分大的水滴。作为重力碰并( 由重力原因造成的碰撞和合并过程)的启动物,破坏掉暖云原来的稳定性,达到大小水滴共存,然后云滴会在大气的上升、下降及乱流混合作用下发生相互碰撞,并合并成较大云滴,从而形成降水。冷云降雨:冷云即温度低于0℃的云,冷云降水就要用飞机等播撒干冰、碘化银等催化剂,使自然云中产生大量冰晶(水汽在冰核上凝华增长而形成的固态水合物),然后冷云上部的冰晶密度会增大,从而达到促成或增加降水的目的。综上所述,人工增雨分为两个形式,但都需要利用飞机,火箭来发射一些催化剂,促使云层中的水能够尽快的凝结到一起。人工增雨的费用人工增雨的工程复杂,对设备以及催化剂都要求都比较高,因此人工增雨的成本肯定不低。要想实现降雨,那首先就要释放气象气球收集云层的冷热程度,建立降雨模型。因为增雨分为冷云和热云,形成机理自然就不一样,所以使用的催化剂也不一样,而热云降雨的催化剂是盐、尿素之类的,成本相对于冷云增雨所需的干冰、碘化银来说,价格相对较低。其次降雨所需要的火箭炮、飞机、发射台都是钱,比如一枚降雨弹,也就是火箭弹、飞机弹在2000到4000元不等,而火箭发射架的费用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0万元。人工降雨起初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而且还资源浪费,但如今人工增雨的技术已经越来越娴熟了,不过即便人工增雨的技术在提升,人工增雨依旧是一笔不小的花销。就拿我国上海市第一次实施人工降雨来说,费用就达到了470万元,其中降雨需要的催化剂费用占据了近10分之一的花销。自1958年以来,我国的人工增雨试验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如2016年,这一年我国人工增雨就达615亿吨,为农业生产、生态文明建设和防灾减灾做出贡献。一般情况下,人工增雨的时间都会维持在一个小时左右,而一个小时就要花费那么多钱,听起来真是肉疼!但人工增雨可以有效解决旱情,因此人工增雨是有利也有弊的。
文章TAG:人工增雨人工人工增雨是什么

最近更新

  • 纹痕的近义词,纹痕的近义词 交错的近义词 枯竭的近义词 指望的近义词 移居的近义词

    纹痕的近义词交错的近义词枯竭的近义词指望的近义词移居的近义词皱纹交杂枯燥盼望分居皱纹交杂干涸期望迁移妈呀限制,枯槁,盼望,乔迁2,纹的近义词是什么痕_360百科拼音:hén注音:ㄏ ......

    无锡市 日期:2023-05-06

  • 去字开头的成语,去开头成语有哪些

    去开头成语有哪些2,去字开头四字成语大全1,去开头成语有哪些去开头成语有哪些:去害兴利、去食存信、去逆效顺、去杀胜残、去就之际、去恶务尽、去本就末、去住两难、去甚去泰、去粗取精、去 ......

    无锡市 日期:2023-05-06

  • 投机取巧的意思,投机取巧不能投机倒把

    投机取巧“投机倒把”都可以用不正当手段达到目的;但是投机取巧重在“耍花招”;即通过狡猾的手段获利;而“投机”重在“暴利”;也就是倒卖牟利,做事要踏实,不能投机取巧,”百科定义投机取 ......

    无锡市 日期:2023-05-06

  • 核心部门,工业的核心部门是

    工业的核心部门是管理层工程动力生产车间2,电子商务企业中核心的部门或职能是那些和传统企业有什么不同核心部门?业务部,财务部,生产部。和传统企业没什么不同,只是业务员很少因为市场拓展 ......

    无锡市 日期:2023-05-06

  • 王重阳,我国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生于元和二年

    王重阳生于政和二年(1112),原名,后改称苏,王重阳我周游列国,收了七个徒弟,然后创办了道教全真派,王重阳我觉得全真教毕竟还是属于道教的,要讲究清静主义,但是王重阳的后代中,很少 ......

    无锡市 日期:2023-05-06

  • 大学生个人自传,首次发表自传谈大学生活与工作

    按时间顺序,可以先写入学时的状态,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经历的事情,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绩,离校时收获的总结,感情的升华,比如鲁迅自传就是一部叙事性很强的优秀典范作品,我们认为自传的作用 ......

    无锡市 日期:2023-05-05

  • 忌不自信翻译,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翻译

    本文目录一览1,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翻译2,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翻译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忌不自信一句用现代汉语如何翻译1,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翻译1.(1)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又 ......

    无锡市 日期:2023-05-05

  • 快速的近义词,快速的近义词

    快速的近义词迅速,急速,火速急速迅速。{0}2,快速的近义词是什么迅速,快捷快捷快速的近义词:快捷、急剧、急速、敏捷、火速、疾速、神速、赶快{1}3,快速近义词快速近义词:急速,神 ......

    无锡市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