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元年,爆发了金田起义,称为太平天国;光绪皇帝时期,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宣统三年,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辛亥革命,终于将清朝推翻了。致公堂接受了孙中山的革命改组,00年惠州起义,是孙中山第一次起义,队伍达两万,因军饷问题失败,核心团队成员被杀,革命进入低谷。
1、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近年来,很多人说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无所贡献,当临时大总统是意外或侥幸。事实上,孙中山当选中华民国首任历史大总统,的确实至名归,对于南方成立临时政府的问题,早在1911年11月7日,黎元洪就开始征询各省意见。当时除革命党人外,不少原立宪派人士也主张“非孙莫属”,如11月14日,江苏都督程德全(原江苏巡抚)通电,“拟联东南各军政府,公电恳请孙中山先生迅速回国,组织临时政府,以一事权。
中山先生为首创革命之人,中外人民皆深信仰,组织临时政府,非伊莫属”,12月26日,黄兴、陈其美、宋教仁、汪精卫、居正等同盟会重要领导人在上海哈同花园开会,其间虽有争议,但与会者最终仍一致同意,以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候选人。这也可见孙的资历、名望和贡献,总体上是获得了多数革命党人承认的,经过在上海、南京的两轮协商,17省代表同意于12月29日选举临时大总统,并决定以孙中山、黄兴、黎元洪三人为候选人。
各省总共有43名代表,奉天、河南等省仅1人,江西、湖北等省则有5人,但每省都只能投一票,最终结果公布,孙中山16票,黄兴1票,黎元洪0票,全场代表起立三呼“中华共和万岁”。对孙中山的当选,居正认为,“可见当日会场多数代表之心理,虽多不属同盟会会员,而尊重同盟会之系统,并承认辛亥革命,完全为同盟会主动,则昭然若揭矣”,
孙中山当选后,收到各地贺电,如约翰内斯堡来电,“敬祝大总统建国大功,流名千古”;广东来电,“公任大总统全国欢忭”。黎元洪亦发来贺电,盛赞说,“先生当选,易胜钦贺!先生识高千古不独四万万同胞之福,即东西各国莫不景仰高风,为中华民国庆!”综合以上材料来看,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以待袁世凯“反正来归”,称得上是众望所归,自有其多年奋斗为依凭,绝非“意外”或“侥幸”所得,
2、孙中山第一次起义的兵哪来的?
孙中山早期起义,全部依靠帮会力量,甚至自己也加入洪门。1900年惠州起义,是孙中山第一次起义,队伍达两万,因军饷问题失败,核心团队成员被杀,革命进入低谷,孙中山到日本找不到合作力量,只好再次前往檀香山,追随者很少。但是在这里,孙中山发现了一个大型华人组织—致公堂,这是洪门在檀香山的堂口,华人为求自保,大多加入该组织,
孙中山决定加入致公堂,借洪门来发展兴中会,将来再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宗旨进行改组。孙中山担任“洪棍”一职,是个主管纪律职务,从此成为洪门大哥,按照洪门规矩,孙中山喝鸡血、过火刀、对天盟誓,加入洪门。之后,致公堂接受了孙中山的革命改组,孙中山的目标是海外各地的洪门组织,美洲各地的华侨、华工,大部分是洪门成员。
3、清朝年间发生多少次农民起义,为什么以失败而告终?
清朝从公元1644年入关建立大清政权,统一祖国,从顺治元年至宣统三年,总共267年的历史。咸丰元年,爆发了金田起义,称为太平天国;光绪皇帝时期,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宣统三年,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辛亥革命,终于将清朝推翻了,清朝中期的太平天国和清朝末期的义和团运动都以失败而告终,主要是起义领导者缺乏治军方略,导致内部争权夺利,骄傲放纵情绪而祸起萧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