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 > 苏州市 > 黄埭镇,黄埭镇的介绍

黄埭镇,黄埭镇的介绍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9-22 05:48:43 编辑:苏州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黄埭镇的介绍

黄埭镇,古名春申埭,又名埭川、埭溪。隶属苏州市相城区,距苏州市中心约14.5公里,东与吴县市蠡口镇、渭塘镇相连,南与黄桥镇、浒墅关镇接壤,西与东桥镇、无锡市后宅镇相邻,北与北桥镇毗邻。黄埭镇总面积56平方公里(2009年),总人口19.21万,其中外来人口13.13万(2006年)。黄埭镇境内河港浜纵横交织,地势平坦,是吴县五大镇之一,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美誉。先后获得国家卫生镇、国家生态优美镇、江苏省文明镇、江苏省卫生镇、江苏省科技示范乡镇1等荣誉称号。主要景点为春申湖。

黄埭镇的介绍

2,黄埭镇的建制沿革

商末,周太王古公亶父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为避免夺王位纠纷,从陕西岐山下的周原南奔至吴,在梅里(今无锡市梅村)建立政权,国号“勾吴”。黄埭属“勾吴”国。 周武王伐纣后,建立周朝,封泰伯五世孙周章为吴王。周敬王六年(前514年),阖闾即位,苏州城北有齐门,黄埭在齐门外西北30余里处。周元王三年、吴王夫差二十三年、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前473年),越国灭吴,吴地属越国,黄埭隶属越国。周赧王九年、楚怀王二十三年(前306年),楚国灭越,设郡江东,吴地属楚国,黄埭归属楚国。周赧王五十三年、楚考烈王元年(前262年),楚拜黄歇为相,封以淮北地,号春申君。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改封春申君于吴地。以土堰水筑成堰埭,名为春申埭,后称黄埭。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在吴地设置吴县,黄埭属吴县。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析吴县东部、北部置长洲县,黄埭隶属长洲县。宣统三年(1911年)六月,成立黄埭乡(自治)公所,是年长洲县归并吴县。黄埭乡归属吴县。民国元年(1912年)吴县编置市乡,划十二都归南北桥市。民国3年(1914年)3月,撤销自治,黄埭乡公所改为黄埭公益事务所。民国18年(1929年)8月,实行区、乡镇制,黄埭隶属吴县第十二区,区公所驻地黄埭。民国23年(1934年)6月,黄埭隶属吴县第六区,区公所驻地黄埭。民国26年(1937年)11月,日军侵占吴县,黄埭沦陷。民国28年(1939年)3月,伪吴县知事公署划定乡镇区域,建立伪黄埭乡公所。民国29年(1940年)12月,伪吴县政府奉伪江苏省民政厅令,恢复民国26年前区划,黄埭仍归属吴县第六区,区公所驻地黄埭。民国30年(1941年)7月起“清乡”,伪吴县区划又作调整,黄埭隶属吴县第四区,区公所驻地黄埭。民国34年(1945年)8月15日,抗日胜利,国民党吴县政府接收县地方政权。9月,各区、乡镇名称与界限仍恢复至民国26年前状况,黄埭仍属吴县第六区,区公所驻地黄埭。民国36年(1947年)2月,吴县并编区、乡镇,黄埭为黄埭区,区公所驻地黄埭。1949年4月27日,吴县解放。5月1日,吴县人民政府宣告成立,驻浒关镇。黄埭区人民政府同日成立,区政府驻地黄埭镇。是年冬,废除保甲,改建新乡,以5万人为一区,以5000人左右区域为一乡,乡下建行政村、组,全县共8区143乡。1954年11月,黄埭镇升为县直属镇。1956年3月,黄埭区和陆墓区合并为黄埭区,区公所驻地黄埭。黄埭、陆墓仍为区属镇。1957年3月,采用以集镇为基点,以农业合作社为基础,及整乡整社合并的方式,8月撤区并乡。建黄埭乡,乡政府驻地黄埭镇。1958年9月24日,黄埭人民公社成立,改乡为社。公社驻地黄埭镇。黄埭市镇隶属黄埭公社。1962年9月,黄埭、东山由公社镇升为县属镇。黄埭镇为吴县五大镇之一(浒关、木渎、甪直、黄埭、东山)。1969年年初,唯亭、黄埭、甪直和东山等4个县属镇仍并入各镇所在地公社。1983年7月实施体制改革,政社分立,建立乡、村、组。撤黄埭人民公社,建立黄埭乡人民政府。1992年7月24日,撤黄埭乡,建立黄埭镇人民政府,实行镇管村体制。2001年2月28日,撤吴县市,分建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黄埭镇隶属苏州市相城区。2006年6月,原东桥镇和黄埭镇合并成立黄埭镇。

黄埭镇的建制沿革

3,黄埭镇的行政区划

宋元明清时期县下实行都图制,一般每乡辖有二、三个都,每都辖有二、三十图。黄埭乡属长洲县,自宋元明至清光绪年间黄埭乡辖3个都(七都、十一都、十二都)计50图。民国元年(1911年)1月,依“江苏暂行地方制”将清代苏州府吴县、长洲县、元和县合并为吴县。11月,按“江苏暂行市乡制”,5万人以上为市,不足5万人设乡。吴县划分为7市21乡,,市乡之下仍沿用清代的都、图。黄埭乡辖2都(七都、十一都)33图。民国18年(1929年)8月,民国政府实施区、乡镇制,设黄埭区,为吴县第十二区,即原黄埭乡,区署设黄埭镇。全区管辖3镇29个乡。3镇:黄埭东、黄埭南、黄埭西;29乡:凤凰、北庄、琳桥、芳华、裴行、郭里、吹打、虎丘、姚埂、朱坝、三图、生田、下庄、玉成、荡船、许为、久雨、梅雨、油车、蒋家、下堡、长浜、蒋家泾、金耕、缘行、后横宅、邹埂、前横宅、牌楼。181闾,882邻,210方里。民国23年(1934年)2月,江苏省政府通过《江苏省各县整理自治区域办法》,以面积、户口及经济状况等作为标准(每乡镇500户),重行调整分区和划分乡镇。6月,省民政厅核准吴县划分为13个区。同年11月推行保甲制度。黄埭为吴县第六区,区署设于黄埭镇。全区管辖5镇32个乡。5镇:黄埭、陆墓、北桥、石桥、渭泾。32乡:习礼、尚义、养廉、知耻、行仁、遵信、叶浜、蠡南、蠡北、胡巷、占上、黄桥、陆塘、施更、斜浜、张庄、邱家、李庄、龙池、秧上、南望、南桥、芮埭、永昌、倪汇、雪泾、樊店、贤圣、毛巷、堰里、大坝、总堂。347保,3559甲,36463户,913方里。民国30年(1941年)7月起“清乡”,吴县区划又作调整,全县划为15个区,黄埭为第四区,区署设于黄埭镇,全区辖5镇30乡,306保,2945甲,31706户。民国34年(1945年)9月,江苏省政府江南行署制定《江苏省江南各县政府组织规程》及各县等级表,吴县为江苏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一等县。各区乡镇名称与界限,仍恢复至民国26年(1937年)前状况,同时复查保甲,黄埭为吴县第六区,区署设于黄埭镇。民国36年(1947年)2月,吴县并编区、乡镇,全县并编为9个区,黄埭区为9区之一,区署设于黄埭镇,全区下辖20个乡镇,黄埭、埭东、埭南、埭北、埭西、永昌、倪汇、芮埭、南桥、北桥、渭泾、雪泾、胡巷、蠡口、陆墓、总堂、黄桥、占上、叶望、石桥,共296保,3049甲。民国37年(1948年)2月1日至15日并编乡镇,全县并为59乡镇,其中甲等39乡镇,乙等20乡镇。黄埭区辖2镇5个乡,2镇:黄埭、陆墓。5乡:里胡、渭雪、冶长、北桥、永泾。民国37年(1948年)5-7月,区属乡镇又作部分调整,全县调整为7个区,中有黄埭区,区署设在黄埭,全区辖3镇4乡。3镇:黄埭、陆墓、蠡湖。4乡:北桥、渭雪、冶长、永泾。1949年4月27日,黄埭解放。5月1日,黄埭区人民政府成立。驻地黄埭镇,下辖2镇5乡。2镇:黄埭、陆墓。5乡:蠡湖、渭雪、冶长、北桥、永泾,共保。1949年冬,吴县废除保甲改建新乡,乡以下建行政村、组,时黄埭区下辖23个乡(不详)。1950年3月区乡调整,黄埭区下辖1镇14乡,区署黄埭镇。1镇:黄埭镇。14乡:琳桥、裴圩、施秦、堰里、渔耕、永昌、倪汇、新建、石桥、芮埭、毛巷、南桥、北桥、池龙。1950年4月15日,太湖区行政办事处成立,下辖原属吴县的东山、西山两区。同月,又划入武进县马山区及吴县的横泾区。黄埭区仍属吴县,区下辖1镇14乡,区署黄埭镇。1镇:黄埭镇。14乡:琳桥、裴圩、施秦、堰里、渔耕、永昌、倪汇、黄泥、石桥、芮埭、毛巷、南桥、北桥、樊店。1956年3月,吴县区乡划并,黄埭区与陆墓区合并为黄埭区,黄埭区下辖2镇12乡。2镇:黄埭镇、陆墓镇。12乡:裴圩、堰里、永昌、倪汇、蠡口、善济、胡巷、徐庄、黄桥、北桥、南桥、石桥。后陆墓区与黄埭区分拆,黄埭区为1镇7乡。1镇是黄埭镇,7乡是北桥乡、南桥乡、石桥乡、永昌乡、倪汇乡、裴圩乡、堰里乡,区署黄埭镇。1957年9月撤黄埭区分建北桥乡与黄埭乡,黄埭乡人民政府驻黄埭镇,下辖28个行政村(或称28个高级社):裴圩、潘阳、乔巷、长泾、裴东、陆巷、斜桥、上浜、琳桥、下堡、由巷、万安、湖林、永昌、永新、倪新、青龙、堰里、鹤泾、陆严、任浜、汤浜、新兴、倪汇、合兴、黄泥、五星、渔业。1958年9月24日,黄埭人民公社成立,公社下辖9个个大队。市镇为第一大队;第二大队由长泾、乔巷、裴东、裴圩、泮阳等村组成;第三大队由陆巷、斜桥、上浜等村组成;第四大队由下堡、琳桥、由巷等村组成;第五大队由永昌、万安、湖林等村组成;第六大队由永新、倪新、青龙等村组成;第七大队由堰里、鹤泾等村组成;第八大队由汤浜、任浜、陆严、新兴等村组成;第九大队由黄泥、五星、合兴、倪汇等村组成。其时渔业村为公社水产养殖场。1960年初,公社分拆9个大队,原属各大队的村为生产大队,全社共24个生产大队:裴圩、潘阳、长泾、陆巷、斜桥、上浜、琳桥、下堡、由巷、万安、湖林、永昌、倪新、青龙、堰里、鹤泾、任浜、汤浜、新兴、倪汇、合兴、黄泥、五星、渔业。1969年初,公社重新合并部分生产大队。原长泾、乔巷、裴东合并为红旗大队;永新、倪新合并为胜利大队;合兴、黄泥、五星合并为卫星大队。并后公社下辖23个生产大队。1980年12月,因全县村级地名重复,红旗大队改名长泾大队;胜利大队改名倪新大队;陆巷大队改名西巷大队。1983年7实施体制改革,政社分立,建立乡、村、组。黄埭公社建立为黄埭乡人民政府,辖村23个,居委会3个。时渔业大队改称埭渔村。1992年8月黄埭建镇,实施镇管村体制,至2000年黄埭镇下辖4个居委会,23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是:东居委、中居委、西居委、新区居委会。23个行政村是:裴圩、潘阳、长泾、西巷、斜桥、上浜、琳桥、下堡、由巷、万安、湖林、永昌、倪新、青龙、堰里、鹤泾、陆严、任浜、汤浜、新兴、倪汇、卫星、埭渔。2006年9月20日,江苏省政府(苏政复[2006]73号)批复同意撤销黄埭镇、东桥镇,合并设立新的黄埭镇,辖3个居委会、23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是:春申社区居委会、埭川社区居委会、东新社区居委会。镇政府驻原黄埭镇政府驻地(黄埭集镇中市路1号)。 2008年5月24日,黄埭镇的倪汇、汤浜、湖林、永昌、卫星、上浜、下堡7个村委会和青龙、斜桥2个村委会太东公路以北区域划归北桥街道管理。 黄埭镇属于长江下游南岸太湖流域水系的水网区,水域面积16.96平方公里。其中湖荡面积4.63平方公里,占水域面积的27.3%;骨干河道及其他河道面积为6.34平方公里,占水域面积的37.4%;其他水域面积5.99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35.3%。 镇域主干水系有:漕湖(湖泊型)、黄埭荡、裴家圩(湖泊型)、永昌泾、冶长泾、岸石港、青石桥港、太平桥港、西泾港、肖泾荡、酒店桥港、河渎里港。镇域东有黄埭荡通元和塘,沟通阳澄湖,南靠裴家圩通大运河,北有漕湖望虞河连接长江。4条骨干河道汇合镇内其他湖、河形成南到太湖、东北入长江的自然水系。遍布镇内的塘、河、浜、港串通其间,起着调引蓄纳和吞吐的脉络作用,构成一个完整的湖荡河网系统。 粮油作物:水稻、三麦(大麦、小麦、元麦)、油菜。蔬果苗木:瓜类(香瓜、西瓜、南瓜)、玉米、黄豆、银杏,杨柳、榆树、香樟、广玉兰等。水产资源:黄埭镇有丰富的淡水水产资源,盛产青鱼、河虾、河蟹、河蚌珍珠,还有特种水产甲鱼、鲈鱼等。

黄埭镇的行政区划

文章TAG:黄埭镇黄埭镇介绍

最近更新

  • 遵守规则,以遵守规则为话题的作文

    以遵守规则为话题的作文2,遵守交通规则1,以遵守规则为话题的作文“没有规则,不成方圆。”这样的话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规则其实是社会的总管家,如果没有他,世界将是一片混乱;如果没有他, ......

    苏州市 日期:2023-05-06

  • 臭鱼的做法大全,臭拔鱼的做法大全

    本文目录一览1,臭拔鱼的做法大全2,请教臭鱼的做法有知道的吗3,怎么做臭鱼吃4,臭贵鱼怎么做好吃臭贵鱼的家常做法1,臭拔鱼的做法大全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材料:净鳜鱼500克,冬 ......

    苏州市 日期:2023-05-06

  • 科学发明,什么科学家发明了什么东西

    什么科学家发明了什么东西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碳丝灯泡,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爱迪生发明了电话,瓦特兄弟发明了蒸汽机,巴本发明了压力锅。爱迪生发明了点灯2,有什么科学 ......

    苏州市 日期:2023-05-06

  • 历史经验,学习历史的心得体会

    学习历史的心得体会我觉得学习历史是种兴趣和爱好,并不是说你分有多高就把历史学习得有多好。您好!最有效的方法是靠理解来记忆。其次则学会比较记忆。{0}2,学习历史的心得体会500字左 ......

    苏州市 日期:2023-05-06

  • 春天的花开,春天有哪些花开

    春天有哪些花开春季开花的植物有;三色堇、雏菊、金盏菊、诸葛菜、瓜叶菊、紫罗兰、虞美人、油菜花、郁金香、水仙、兰花、长寿花、报春花、迎春、连翘、杜鹃、白玉兰、桃花、杏花、郁李、樱花、 ......

    苏州市 日期:2023-05-06

  • 混凝土切割拆除,金刚石线锯切割混凝土拆除工程

    混凝土切割指混凝土构件、墙体、路面等的建造,就是用锯子把混凝土锯成块拆除静态拆除是混凝土-2/的一种,金刚石线锯适用范围:桥梁切割拆除、码头切割拆除、大型基础切割拆除施工特点可切割 ......

    苏州市 日期:2023-05-06

  • 狮子座和天蝎座,天蝎座和狮子座配吗

    天蝎座和狮子座配吗星座配对结果天蝎VS.狮子配对评分:50需要努力维持的一对星座比重:42:58解析:哇~“一山不容二虎”耶!自视甚高的蝎子,是水象星座之王,与火象星座之王狮子,要 ......

    苏州市 日期:2023-05-06

  • 特此证明,特此证明英文翻译成

    特此证明英文翻译成特此证明Herebycertifypromisespecially2,特此证明怎么翻译1.intestimonywhereof2.inwitnesswhereof ......

    苏州市 日期: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