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再来梳理发生在河南洛阳的一起校园事故。挨打男孩的家长,坚持要把打人的3名学生拘留,或赔偿至少10万元,根据李某的母亲所提供的洛阳新区人民医院的住院记录,月25日晚,洛阳商业中专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2019级学生李某,作为班级的小组长,晚自习期间,因统计信息问题,与同学马某、罗某、蔡某发生矛盾。
1、痛心!洛阳俩男孩在洛河不幸溺亡,你怎么看?
几乎是老生常谈的事,每年强调,每年都出事,禁止不住。最聪明的人,吸取别人的教训,最平常的人,吸取自己的教训,最愚蠢的人,自己的教训都不能吸取,而河边游泳,明显自己没有机会吸取。我曾经尝试过,深水区游几个来回,没问题,于是常试,去洛河游泳,但是河里的水流不是游泳池一样的,平静的水面也许底下波涛汹涌,在河中心,我被河草缠住了。
万幸,在挣扎后,摆脱了,自从那次,再也不去河里游泳了,俗话说,淹死的都是会水的人。不无道理,所以,学校据我所知已经到了班主任每天上报学生行踪的地步,防止学生假期去游泳,告家长书,家长会,大会,小会,宣传栏,各方面宣传的人耳朵酱紫都出来了,但是呢?事不到自己身上,都觉得离自己很远。说到底,还是意识问题,
2、不愿去上学被批评,洛阳高三男孩砍伤父亲,你怎么看?
核心提示:昨日下午,因不愿去上学被父亲批评后,高三学生吴强(化名)一时冲动拿菜刀误将父亲的一根手指砍伤,也吓坏了自己。后经民警耐心劝解,父子俩最终言归于好,民警提醒,临近高考,家长要多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孩子缓解压力。核心提示:天下的父母,不外乎这4种我们所经历的原生家庭,大概可以概括为4种父母:1.有能力用正向表达爱的父母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熏陶,或心理学的训练,
懂得如何正向、积极、关怀、尊重自己的孩子。他们视孩子为平等的个体,而非自己私人财产,而非满足自己心理需要的工具,他们有健康的人格,良好的素养,他们能跟孩子健康沟通,虽爱但又有界限。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也懂得如何爱人,如何做自己,如何成功,如何人格健康,这样的父母,不能称之为完美的父母,但的确少之又少。
摊上这样的父母,概率跟出生在马云、王健林家差不多,是你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可遇不可求。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没有的,2.只能用负向表达爱的父母父母为什么会对孩子有控制呢?虽然他们潜意识层面在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不影响他们的控制也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比如不把玩具分享给其他小朋友,爸爸妈妈就会觉得你这么自私,长大了会混不下去,
为了让你将来过得更好,你必须现在就学会无私。比如父母为什么会在你粗心做错题的时候打你呢?因为他们就是会觉得你做不好题就考不好试就没有好大学这一辈子就完蛋了,虽然他们的逻辑之不合理,方法之不科学。但他们会且只会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关心,你让他们尊重你,无异于眼睁睁地看着你万劫不复,遁入苦难。太难受了,他们控制你的出发点无非是一个:希望你将来能好好活着。
他们没学过如何消化自己的心理需要,没学过正向表达,没有接受过心理学训练,甚至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他们没有机会抚平自己的创伤,没有机会消化自己童年被原生家庭的影响。他们只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竭尽所能去用自己的方式、逻辑、模式给你爱,3.没有能力爱的父母他们或是出于重男轻女的家族传承,或出于工作繁忙、现实困境、意外出生而无力抚养,不得不对孩子进行了寄养、留守、冷漠、忽视等方式任凭孩子自由生长。
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父母是缺位的,亲戚、老人、福利院等人群充当了父母,然后他们偶尔来看看孩子。但是这些抚养人的爱是非常有限而有条件的,孩子在不得不看别人脸色的童年里艰难地长大,活了下来,他们最大的愿望,可能就是爸爸妈妈能打自己一顿,能替自己做个决定。我有个来访者曾说:如果我妈妈会给我选专业,再苦再累我都会幸福地坚持读完,
还有个来访者恨了他的小学老师半生,恨了他的小学同学半生。因为他父母的缺位,他不得已把对父母的需求都投注到了同学和老师身上,而老师和同学承受不了这个期望,就对他造成了很大的伤害,4.不存在的父母如果父母不在你身边,起码你还有个期待,在心灵里完成了一次寄托,你可能是半年甚至一年才能见他们一次,但你起码在委屈的时候,可以想象:当我见到妈妈的时候,有天妈妈会来接我但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父母,在孩子出生的时候,他们就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