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在如此限制下又从何谈论海军建设呢。坦白而言,相对英国海军而言,当时的清廷“海军”根本都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海军,在军事领域,清廷只注重岸防建设,比如在主要的沿海地区大肆修建炮台,进而完全忽视了海防的重要性,以负责广东海岸防卫的广东水师为例,账面数据虽有四百余艘战船,但实际上均是一些落后破旧的木制帆船。
十九世纪中叶一共发生了两次鸦片战争,而且都是英国获胜并迫使清廷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也是我国耻辱近代时的开端,很多人可能疑惑:面对侵略而来的英国人的坚船利炮,清廷海军又是作何反应呢?坦白而言,相对英国海军而言,当时的清廷“海军”根本都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海军。以负责广东海岸防卫的广东水师为例,账面数据虽有四百余艘战船,但实际上均是一些落后破旧的木制帆船,
其中体量最大的水师提督船按现在的说法排水量也仅仅百余吨而已。此外,这些水师船所配备的火炮也都是一些自产土炮,射程和威力远不及英军,反观侵略而来的英国海军,虽然主力战舰只有16艘(另外还有武装轮船4艘、运输船27艘),且这16艘战船仍以木制风帆动力型为主(少数蒸汽动力的铁甲船主攻沿海和内河水域);但其排水量几乎都超过了2000吨,配备的火炮在射程、射速、杀伤程度上都具有绝对的优势。
也正是由于水师实力孱弱,两次鸦片战争基本上都是英国海军主动攻击,而清廷水师只能被动岸防,他们甚至连有效的近海防御都无法组织,当然,鸦片战争清廷水师无能的根本原因并不完全在于武器装备落后,而是在于思想的落后。在军事领域,清廷只注重岸防建设,比如在主要的沿海地区大肆修建炮台,进而完全忽视了海防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清廷固守的海禁政策也是阻碍当时海防和造船的罪魁祸首。
据记载,清廷的海禁政策严厉到什么程度:任何人(包括官、兵、民)都不得建造排水量超过三十吨的船只,更不能驾驶其出海,如有违抗者一律发配充军,试问,在如此限制下又从何谈论海军建设呢?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清军在虎门败给英军后,林则徐就曾苦心谏言道光帝应重视海防建设,但这一建议却被斥责为一派胡言。所以说,鸦片战争期间,清廷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海军,
2、历史上,蒙古灭亡南宋的时候,南宋的海军在哪里?
南宋当时有海军。但很不幸,任广东及福建兵马招讨副使的蒲寿庚,被随幼帝一起的大臣摆了一道,家产及商船被强征充做军需,蒲寿庚一怒之下归顺元军,而当时的福建蕃商(从阿拉伯及南海诸国来华经商的穆斯林)有自己的舰队,战时就成为海军。当时蕃商在广东及福建很有实力,以至于修筑城墙这样巨大的工程都有蕃商出资修建,因此,蒲寿庚叛降元军,南宋海军也就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