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共4.7亿,而华中科大同济医学院项目是90亿,整整差了20倍,人家光上10亿的项目就有5个。两校不合并,为了冲击985院校,两个大学都开始合并医学院,当时的同济医学院是想跟着武大混,因为武汉大学是综合性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是工科性大学,不过同济大学有一个要求。
1、为什么会有上海同济医院和武汉同济医院之争?
不存在之争,华中科大大仁大义,同济大学心胸狭窄!同济大学起源于医学,但上世纪五十年代院校调整时,其医学院和附属同济医院整体搬迁至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后定名中南同济医学院,同济大学得到了其他大学调入的土木建筑类专业,为土木建筑类工科大学。本来武汉、上海两校相安无事,问题就出在世纪之交的大学大合并,
当时同济医科大学由卫生部直属变成湖北省属,211也未进,摆在前面三条明路,一是被武大吞并(不甘),二是“回归”上海(只是老一代有情结,年轻一代无感觉),三是独立办学(脱毛的凤凰不如鸡,面临和省里亲崽湖北医抢食的命运)。其实上面三条路都不理想,最后同济医大的管理层和大部分师生被华中理工的朱九思等元老和学校管理层感动(完全同意合校要求),两校联手外加武汉城建合组华中科技大学,
2、同济和武汉大学该怎么选?
虽然同济大学在上海,武汉大学在武汉,上海的经济比武汉发达,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同济大学全国第几?武汉大学全国又是排名第几?这还需要说么?大公司都只认名校,不管你在哪个城市读书的?只在意你是不是读的名校而已,所以说同济大学跟武汉大学不是一个档次的,同济想超过武大,先进全国前十再说,因为工作只认学校,不认城市,任何城市都一样,只要是知名名校就行。
3、武汉同济医院是属于哪个部门管理?
武汉市的“同济”、“协和”两家医院的级别都非常高,主要原因当然是因为它们被划入了“华科大”——华科大是“部属”高等院校;水涨船高的两家医院,当然也就不属于武汉市管理了,两年前,这两家医院是不对武汉市职工医保或者说武汉市城镇居民医保的;换句话说,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上述患者必须全费。和武汉市另外一家“三甲医院”《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现在叫《中部战区总医院》)一样,几年前是不对武汉市职工医保和武汉市城镇居民医保的,
在武汉市民强烈要求以及有关部门协调下,这两家医院的各个科室以及病床才逐渐对武汉市医保开放——所在地的市民老百姓才慢慢享受到了优质医疗资源。不过也有例外;同样“挂靠”在大学的其它医院就不一样;比如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自始至终对武汉市医保;其中的缘由不得而知,隶属关系不一样,医院划拨的经费渠道不同,直接决定了医院的“硬件”(基建、医疗器械)的水平和医院的规模;其次,隶属的级别不一样,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待遇也是天壤之别;同样都是“三甲”,同济、协和医院的医生都是教授副教授,比起其它医院的主任副主任医生来不仅仅“名头”响亮了不少,更重要的是,他们之间的工资待遇不在一个频道。
4、湖北重金给华科大同济医院投资,武汉大学怎么想?
近期,有一个新闻,引起了众多华科老校友和武大老校友的讨论,湖北重金投资同济医学院相关医院,总金额高达90亿,而湖北给武大的医学院投资却非常少,今天就来看看这个现象,那就是当年武汉大学放弃合并同济医科大学,是一个绝大的错误,而华中理工大学合并了同济医科大学,可谓穷小子遇到了白富美,虽然当年华中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只是卫生部直属的普通院校。
咱先看看2020年到底湖北投资了多少钱给医学院,,湖北省发改委官网公布了《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华中科技大学应急防控P3实验室及检测中心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其中关系到华中科技大学的项目有11项,而武汉大学只有一项。那么11项多少钱呢?说出来吓一跳,总共近90亿,光超过10亿的项目就有16.8亿,华中科技大学实施应急防控P3实验室及检测中心建设项目11.1亿,华中科技大学实施高端生物医学成像检测中心项目19.8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实施国家区域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建设工程13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实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疑难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