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岭南小城,江门的甜点也不少。很多人都知道,广州的竹升面名扬国际,其实江门的外海面,也是蜚声海外,虽然是从三月就开始吃螺蛳了,但这时候的螺蛳刚从冬季藏身的泥土里钻出来,经历了一冬的饥饿,肉质老瘦且没营养,相对来吃的人较少些,因为做这行好多年了,李师傅现在都是固定给城里的几家餐馆和售卖水产的商贩供货,销路是不愁的。
比较出名的有荷塘鱼饼。推荐潮连烈技鱼饼店,阿姨制作鱼饼超过30年,爽口弹牙,经常有熟客打电话预定,打包回家加菜,小孩子忍不住先吃上几个,当餐前小点。布拉肠粉,有太平路的河记也是老店了,现在晚上营业到2点,一时兴起跟朋友跑出去宵夜,经常都人声鼎沸,肠粉用的是猪油,特别香。点上一碟肠粉,一碗粥,就是很满足的一顿夜宵了,
很多人都知道,广州的竹升面名扬国际,其实江门的外海面,也是蜚声海外。江华路的黎记,也非常值得推荐,一碗面食20来块,没空做饭的街坊都喜欢点上一碗,面条熟而不软,爽口弹牙。有外地朋友到访,吃完还能买箱店里的干面,也是一种不错的伴手礼了,身为岭南小城,江门的甜点也不少。不仅有地道的港式甜点,双皮奶,姜撞奶,钵仔糕也随处可见,
春暖花开,又到了吃螺蛳的季节了。在陌上花这一带,一到春季,家家户户都有吃螺蛳的习惯,从每年的三月到夏末,是我们当地人吃螺蛳的高峰期。不过,虽然是从三月就开始吃螺蛳了,但这时候的螺蛳刚从冬季藏身的泥土里钻出来,经历了一冬的饥饿,肉质老瘦且没营养,相对来说,吃的人较少些,等到再过些时日,差不多快到清明的样子,螺蛳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这时候就变得粒大肉肥了,而且壳还薄,又没有小螺蛳,吃起来是最肥美的。
在我们这一带有“清明螺,赛肥鹅”的说法,平时,村里人吃螺蛳是很少会去外面购买的,因为流经村里的那条河里就盛产螺蛳,还有田间水沟里也都是螺蛳,谁家想吃了,去这些地方转上一圈就能摸上一碗了。也正因为盛产螺蛳,陌上花村里就有个姓李的村民是专做这个买卖的,每年从三月开始,李师傅差不多每天都会去河里扒了螺蛳,然后卖到城里餐馆里。
他有个专门扒螺狮的工具,就是一个有着长杆子的半圆形抄网,晴天的时候,每天天刚亮就会去河里扒螺蛳,一直干到太阳落山,平均一天大概能扒两百斤左右。因为做这行好多年了,李师傅现在都是固定给城里的几家餐馆和售卖水产的商贩供货,销路是不愁的,否则这两百多斤的螺蛳如果只靠自己拿到市场上去零售也够呛的。但这样也有利有弊,也正因为是批发价,所以价格也卖不高,大致在每斤两元多点,行情最好的时候也很少有超过三元的,
虽然吃螺蛳的最佳季节是在清明时节,过了清明之后,螺蛳里小螺蛳多了,肉也瘦了。但在陌上花这一带,真正的高峰期倒是在夏季,那时候,大街小巷,晚饭、夜宵时间,你可以发现这餐馆饭桌上最热门的,除了小龙虾就是这炒螺蛳了,喝一口冰啤,再嘬几个螺蛳,别提多尽兴了。所以,李师傅抓螺蛳能一直抓到中秋前后,这之后,吃螺蛳的人就真的少下来了,
而且温度降低之后,螺蛳也都躲起来了,也很难再抓到。算下来,李师傅靠抓螺蛳,一年的收入也有好几万,也算不错了,不过,这只是陌上花村里的个例,想要像李师傅这样靠抓螺蛳赚钱:一要看你们当地有没有像陌上花村里这样的野生螺蛳资源,还要看抓螺蛳的人是不是已经饱和。如果螺蛳少,或者抓的人多了,你一天也就弄不到几斤螺蛳了,
二要看你们当地是不是也像陌上花这一带的人一样,这么喜欢吃螺蛳,也就是有没有市场。三要看你有没像李师傅那样的抓螺蛳技术和能吃那份苦,你想想光是得在河里泡上一天,三月间河水还刺骨,夏日里又是烈日炎炎,就已经是够难受的了,四要看你有没有稳固的销路,否则抓了螺蛳,却卖不出去,也是白忙活了,五要看你们当地水域是不是属于禁渔区,或者正处在禁渔期,还有捕捞时有没有使用禁用的工具和方法,或者是捕捞的量超过了规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