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1976年5月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编写的《诸葛亮小传》一书就认定南阳卧龙岗是纪念地,襄阳隆中是躬耕地。但即使这样,南阳方面亦承认诸葛亮躬耕地实为隆中,二,”臣本布衣,躬耕南阳“是诸葛亮出师表自己说的,而且岳飞一千多年前路过南阳夜宿卧龙岗,含泪挥笔写了诸葛亮出师表,这全国唯一保存真迹现在南阳卧龙岗武候祠内,成都武侯祠展示的是从南阳翻版去的。
1、南阳卧龙岗真的是诸葛亮躬耕地吗?
至于诸葛亮躬耕地己争论近一千八百多年了。具体历史资料记载我不在说了,再说自己都感觉有点啰嗦了,我只说三点:一,请襄阳说搞清,三国时一个南郡和南阳郡。襄阳归南郡管辖,不归南阳郡管辖,不要纠缠和南阳郡连在一起,二,”臣本布衣,躬耕南阳“是诸葛亮出师表自己说的,而且岳飞一千多年前路过南阳夜宿卧龙岗,含泪挥笔写了诸葛亮出师表,这全国唯一保存真迹现在南阳卧龙岗武候祠内,成都武侯祠展示的是从南阳翻版去的。
2、诸葛亮的躬耕地究竟在哪里,是湖北襄阳还是河南南阳?
我的回答:是湖北省襄阳,我的分析: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并且唐代刘禹锡写的《陋室铭》中有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东晋史学家写的《汉晋春秋》说诸葛亮家在南阳的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这里叫隆中,也就是在东汉末年这个地方归属南阳郡管辖,后来经过历史的演变和行政区划的划分,这个位置属于湖北省襄阳。
并且诸葛亮在刘备、关羽、张飞三顾茅庐之后,在草庐中给刘备分析当前社会形势,还有规划出三国鼎立局面,提出了《隆中对》,诸葛亮的亲朋好友和人际关系网大部分都是在襄阳,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自己躬耕于南阳,是因为南阳出现过东汉的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诸葛亮希望蜀国后主刘禅能够继承刘秀的基业,兴复汉室。所以我认为诸葛亮躬耕之地是湖北襄阳,
3、襄阳古隆中、南阳卧龙岗,哪个是诸葛亮躬耕地、三顾茅庐发生地?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我曾在《史学名家与权威机构是如何认定诸葛亮躬耕地的?》问答中回答过,我是从四个方面作答的:一是从历史文献的记载;二是新中国成立后,近现代著名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对隆中诸葛亮躬耕地的论述;三是官方机构对诸葛亮躬耕地的认证;四是权威认证。因此类问题早有定论,我不想再去重复,但题主专门向我发出邀请,我不得不再从另外一个角度回答题主。
\
古隆中是诸葛亮躬耕地,本来在历史上已早有定论,宋代以前,所有史书都是这样记载的(因我在头条中己回答过,恕不赘述),只是到了元代,南阳卧龙岗建成武侯祠,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春动工建诸葛书院,三年后建成。至此以后,才有了襄阳、南阳的诸葛亮躬耕地之争,但即使这样,南阳方面亦承认诸葛亮躬耕地实为隆中,如明万历乙丑年间(公元1625)四月刻立的《重修卧龙岗草庐碑》(现存南阳市武侯祠大殿左侧碑廊内),碑文上刻着:“(诸葛)草庐在襄阳者为真,在南阳者膺哉!玄德屯军新野三顾孔明者,实在隆中,非今所称在南阳西七里者,故曰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