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清朝8大总督辖区,晚清又弄了个东三省总督,合9大总督。这就是湖广总督名称的由来,与广东、广西毫无关系,清代管理广东和广西两省军政事务的总督叫两广总督,与湖广总督平级,那每个总督到底能指挥多少军队,其实这个数字差别很大,主要以区域驻多少总兵来算,但总兵的部队也有多有少,如要得出个准确数字,只能大概平均一下。
1、清朝的总督大人,位高权重,管辖了两三个省,能够指挥多少军队?
既然要回答总督能指挥多少军队,先了解一下满清的军制,分为四种,八旗、绿营、团练、新军,其中八旗是另一套兵制,由将军、都统指挥的,团练和新军是晚清形成的,所以就剩下汉人的绿营兵,总督在辖区范围内能够指挥的就是绿营兵。当然有人说,曾国藩以两江总督节制四省军务、李鸿章以钦差大臣督师剿捻,能够指挥所有部队,这是特殊情况,曾国藩是平定太平天国,李鸿章是剿灭捻军,掌握这么多军队是临时的,事干完了兵权就收走了,
图为清朝8大总督辖区,晚清又弄了个东三省总督,合9大总督。既然总督只能指挥境内的绿营兵,那就看一下绿营的编制,绿营建立采用“因地设官,因官设兵”的原则,有些地方特殊,驻军多,总督能够指挥的就多,有些地方战乱少,自然就少了,绿营官制有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等,总兵所属称为标,是居中镇守的,朝廷给每位总兵以上级别的官员都配有亲自率领的绿营标兵,总督的标兵称为督标,巡抚的称为抚标,提督的称为提标,还有河道总督称为河标,漕运的称为漕标等,《大清会典》记载,总督的直属军队,也就是督标,因地区不同,配备的名额不等,少的千余人,多的四五千人。
蔡毓荣,湖广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征讨三藩时再授绥远将军,能统领绿营和八旗部队,不多见,总督既然管理着一省或几省的军政大权,除了自己的督标亲兵外,境内的提督、总兵们的部队当然有节制权,属于文督武的模式,一般是给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右都御史衔,最重要的是给军令,《清朝文献通考》记载,总督对辖区的军队有征调权、对副将以下武官有调派黜免权、对所有官员有监督权、对绿营部队有管理权、还监督境内的粮饷、武科考试等。
图为两江总督府大堂,惠洽两江牌匾是乾隆御笔,赐给两江总督尹继善的,由于各省的提督又有“丰奉圣旨,不得擅离汛池”的规定,所以中央征调部队权掌握在皇帝手里,地方部队征调权掌握在总督手里,如果需要用兵,提督需报告总督,再上奏皇上,总督需要用兵,报告皇上即可,当然特殊情况可以边出兵边申报。从这里可以看出,清朝的国防措施是“以满治汉,以文督武”的模式,
那每个总督到底能指挥多少军队,其实这个数字差别很大,主要以区域驻多少总兵来算,但总兵的部队也有多有少,如要得出个准确数字,只能大概平均一下。李瀚章,李鸿章的大哥,哥俩长得像,官至两广总督加兵部尚书衔,清朝在全国有70个左右陆路总兵,有10几个水路总兵,有的总兵统领上万人,有的总兵只有2、3千人,打个平均数6000人。
四川只有4个镇总兵,那四川总督能指挥的,算上自己的督标,不到3万人,云南和贵州境内有10个镇总兵,那云贵总督能统领的有6万多人,最厉害的是两江总督,《绿营兵志》记载,境内陆路总兵9个,水路总兵7个,仅江苏驻绿营兵7万,安徽4万,合起来就超过10万了,这也是为什么曾国藩署理两江总督要自解兵权的原因所在,
2、清朝湖广总督管辖范围多大?现在看来与广东广西没关系,为何叫湖广总督?
作者:民国史学者、专栏作家王凯首先要搞清湖广的具体涵义。湖广行省地图湖广是元代的一个行省,隶属于当时的中央政府,具体位置大体上就是今天的湖南和湖北一带;明代继续沿袭元制,设置湖广布政使司,下辖武昌府、汉阳府、黄州府、承天府、辰州府、德安府、岳州府、荆州府、襄阳府、宝庆府、郧阳府、长沙府、常德府、衡州府、永州府、黎平府等16府,辖区还是如今的两湖;清代建国后将湖广一分为二,北部为湖北省,南部为湖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