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一名外出务工者,绵阳的长远发展一应从以下二点去发展。绵阳很显然并不吻合这样的特质,要知道GDP7000亿级别的河北第一强市唐山还在三线序列,中部非省会最强市洛阳也在三线序列,六、铁路交通绵阳目前拥有宝成铁路、西成客运专线、成绵乐城际铁,成兰铁路正在建设中,并且绵阳站站房规模为四川省第二。
1、绵阳的未来该怎么发展?
本人是一名外出务工者,绵阳的长远发展一应从以下二点去发展。一:市委市政府应统筹规划,把绵阳科学城打造成四区一中心,四区是指:①东区现有的游仙区,以仙海水利工程为依托,打造生态绿色农业、科技兴新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以及仙海景区旅游,从种殖…养殖…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综合性农业。②南区现有的涪城区,以航空港为依托,发展服务、贸易、购物、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现代都市生活圈,
③西区为现有的高新区为依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装备制造产业。④北区暂定为龙门,以大学城为依托,发展教育、科研、文化交流为一体的产业学术基地,一中心是指以东面涪江和南面安昌江以及西面北面以一环路以内为界属城市中心区,把中心区打造成绵阳科学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二:要致富,先修路,城市要发展:首先要解决绵阳城市的公共交通,以及相应的公共配套设施。
2、绵阳经开区发展怎样?
绵阳经开区是2000年成立,2011年和农科区合并,现有塘汛,松垭,城南街道三个行政辖区,塘汛,城南地势平坦,开阔,交通便利,离绵阳主城区很近,如果没有当时三江会客厅的打造,涪滨路绿化观光带的建成,也没有经开区建设今天的局面,但现在看来,已经入住的楼盘和正在建的都很凌乱,杂乱无章,没有规化好,二是配套没跟上,秩序良好卫生整洁的街道,供上学,就医的服务场所等等,都未达到一个好的经济开发区的规模和要求,我去年到过内江,从高速路口下来一直到进入老城这段,内江人真的建设得很好,给我的感觉就是刚到一个人的家里作客,看见这个人的家干净,漂亮,整齐有序,绿化好,大都市的气息扑面而来,给人感观非常好,在看看我们经开区,19年了,现在还是这个样,唉,慢慢等吧,
3、绵阳在未来20年,有希望闯入国家二线城市么?
如果绵阳能进二线城市,那届时的城市分级恐怕已经不止六档。因为二线城市是由济南,合肥,厦门、大连这些传统强市领衔,外加南昌、贵阳、哈尔滨、福州这些省会,以及温州、南通、佛山、嘉兴、珠海这些长三角、珠三角核心区城市所组成,四川在省会独大模式兴起之后,绵阳这些省内城市与曾经东部同级别城市差距越拉越大,未来20年能不被继续扩大差距都难,追逐温州、南通这些城市都是天方夜谭,更别说合肥、厦门这些二线龙头。
二线城市的特点是经济不如新一线,综合实力强于三线,城区人口200万以上的区域中心城市,绵阳很显然并不吻合这样的特质,要知道GDP7000亿级别的河北第一强市唐山还在三线序列,中部非省会最强市洛阳也在三线序列。与之相比绵阳无论城市定位还是经济实力或者综合实力都没有任何优势,可想而已进二线会有多大难度。但为什么嘉兴、绍兴、中山这些中等规模人口的城市综合实力不强也能二线呢?因为这几个城市的民营产业非常发达、民富程度非常高、区域优势非常显著,
4、四川绵阳发展前景如何?
绵阳,四川省地级市,别称是中国科技城,是中国唯一的科技城,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同时也是成渝经济圈的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那么绵阳的发展潜力究竟如何呢?我们先看几组宏观经济数据:绵阳市夜景一、GDP绵阳市2019年GDP总量值2856.20亿元,同比增长8.1%,全省排名第二,仅次于成都;人均GDP5.87万元,单位面积GDP1411万元/平方公里,
二、人均可支配收入绵阳市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75万元,全省排名第四,仅次于成都、攀枝花与德阳。三、产业结构绵阳三次产业结构为10.6:40.3:49.1,第三产业增加值1402.41亿元,占比达49%,绵阳市为中国的科技城,其实现二三产业增加值2011.61亿元,增长8.6%,占比达70%,规模以上工业营收2895.6亿元,全省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