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关羽到底是怎么死的?蜀国大本营有没有派出援军救援关羽?对于关羽的死,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蜀国无法救援,时间上派不出援军。首先先了解关羽在樊城是怎么败走麦城的,另一种是,关羽死于诸葛亮和刘备的谋杀,孙权也是受命行事,而他所受的命就是当时最想关羽死的曹操了。
1、关羽被俘后,谁下令处死关羽的?若关羽没被杀,结局又会如何?
首先关羽是被谁俘获的?马忠。那马忠是谁?潘彰部下司马,潘彰是谁?号称“名将收割机”,江东十二虎臣之一,孙权的部下。所以给潘彰下令杀关羽的,就是孙权了,但有没有另一种可能:孙权也是受命行事,而他所受的命就是当时最想关羽死的曹操了。虽然曹操曾写信给孙权前后包围关羽的北伐大军,在这封信中包含有“杀关羽”的命令也不是不可能的,
只不过可能性较小,因为曹操曾下令给曹仁,不要追击败走麦城的关羽。这样做的目的主要还是要祸水东引,让关羽和江东拼命,以达到相互制衡刘备和孙权两方的目的,以这一点来看,曹操又好像不可能会给孙权杀关羽的命令,他不可能给孙权留下这样一个把柄,让孙权再把祸水北流的(指刘备)。不过万事无绝对,下面我们从如果关羽没死的情况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说曹操才是幕后下令杀关羽的人?如果关羽没被杀,会对曹操造成什么影响?此时对于曹操来说,关羽死了比不死好,因为他不管死不死都已经不能威胁到自己的荆州地盘,
荆州已落在孙权手上,而刘备也有很大机会会夺回荆州,两虎相争,得利的始终都是曹操。退一万步讲,就算刘备不东征孙权而选择北伐曹操,只要驻守好西北的关中就可以挡住刘备进军了,比起两路防守(关中和荆州)要容易得多,因为当时的孙权已经被曹操上表,任命为骠骑将军、假节、荆州牧,封南昌侯了,是曹操名义上的部下。而面对着夺荆之恨和杀弟之恨的刘备,他到底会往哪个方面发火,曹操和孙权都拿捏不准,自然会暂时结盟,一起来对付刘备了,
但如果关羽不死的话,他是绝对要拿回荆州,给自己出一口气的,不过此时的益州还有诸葛亮等人在,此事可能就会被压了下来,而刘备也不至于怒火中烧,执意伐吴了。刘备和孙权可能会就夺荆州这一事件再来一次会谈,会谈成功则孙刘联盟再度成立,会谈失败则再谈一次,毕竟双方都不会想再起兵戈,让北方坐收渔利。为了平息关羽的怒火,刘备或许会支持他往关中一带再次北伐,而当时曹操刚经过了汉中之战和襄樊之战,内部又有不少叛乱还没平定,自己的身体又不好(关羽死后曹操也去世了),这时候的曹操是很希望关羽就这样死去,让孙权和刘备结下难以斡旋的仇恨的,
2、关羽失荆州的故事,为何必须死?真相太可怕?
刘备占汉中未必不是偶然,失荆州不见得就是必然,或者说二役得失,偶然必然是参半的。所以出现这样闯运的情况,是因为刘备对外界和自身的认识不够清楚,刘备数年间获取了大量实地,与此相应,是缺兵少将。刘备入蜀,留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驻守荆州,这班人马是堪当重任的,刘备进军成都,感到实力不足,故抽调荆州一部主力增援。
正是这一主力西进,才使孙权得以轻取三郡,刘备下兵争之,闻曹操占领汉中,不得已向孙权妥协,回保益州。刘备若知道孙权暗降曹操,敌友牵手,别说不会让关羽向襄阳,自己都可能不会去汉中,《三国志·刘备传》注引《典略》曰:刘备称汉中王,于是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至白水关,四百余区。《三国志·陈群传》曰:陈群谏曹睿罢治宫室,曰:“昔刘备自成都至白水,多作传舍,兴费人役,太祖知其疲民也,
”刘备春风得意,因而顾此失彼。这一时期对刘备来说,据有荆益已是巨大的收获,当务之急应该是充实力量以稳固之,以打有把握之仗,刘备没有搞清这些问题,故未能看准时机,作好准备,刘备过高看待了关羽,只晓其忠义勇猛,未见其刚愎狭隘,刘备知道张飞好鞭笞部下,常告诫他刑杀过多,是取祸之道。刘备未将汉中大任交给张飞,而与魏延,可能就是担心其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