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南 > 郴州市 > 月怀一鸡,成语月怀一鸡是什么意思来自什么典故

月怀一鸡,成语月怀一鸡是什么意思来自什么典故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3-12 17:42:40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1,成语月怀一鸡是什么意思来自什么典故

月怀一鸡 今有人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古文学好,方晓矣~

成语月怀一鸡是什么意思来自什么典故

2,月怀一鸡是什么意思

月怀一鸡的寓意是 每月偷一只鸡 月怀一鸡典出《孟子》。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劝他说:“这不是正派人的行为!”他便说:“我知道这不好,这样吧,请允许我少偷一点,原来每天偷一只,以后改为每月偷一只,到了明年,我就彻底洗手不干了。”喻指那些明知道自己错了,却故意拖延时间,不肯及时改正的人。 评点 偷鸡是一种损人利己的不良行为。痛改前非谓之大勇;原谅自己,必将种下祸根

月怀一鸡是什么意思

3,月怀一鸡每句的解释

今有人攘其邻之鸡者。 解释:现在有人偷盗邻居养的鸡。 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解释:有人告诉他说:“这不符合做君子的道理。”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 已。” 解释:偷鸡者说:“请您允许我减少偷鸡的数量,从一天偷一只到一月偷一只,然后逐渐减少,到一年偷一只。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解释:假如偷鸡者知道这是不义的行为,就应立刻停止,为何还要等到下一年? 喻指那些明知道自己错了,却故意拖延时间,不肯及时改正的人。

月怀一鸡每句的解释

4,月怀一鸡文言文翻译

原文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译文有一个每天都要偷邻居家一只鸡的人。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行为端正、品德高尚的人所拥有的道德。”他回答说:“那就让我减少这种行为吧,(以后)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我就不偷了。”如果知道偷鸡不对,就应该马上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月怀一鸡寓言寓意 点评分析  既然知道自己是错的,就应该果断彻底的斩断错误之根,彻底解决错误的行为。错误无论大小都是错误,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更不应谈什么循序渐进的改正。本文批评了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找借口,拖延时间的人,实际上并没有改过的真心。 揭示道理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成大事者,必当机立断,不能给自己找借口。发现自己的错误后就应痛下决心,坚决改正。拖泥带水往往会带来更多麻烦。

5,月攘一鸡古文翻译加注释

原文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出处 《孟子·滕文公下》:“今有人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以待来年然后已]等到明年再完全废除。  来年,明年。已,停止,指完全废除。  [日攘其邻之鸡]每天偷邻居一只鸡。这是假设之辞  [或告之]有人告诉他。或,有人。之,指“日攘其邻之鸡”者。  [请损之]请允许我减少(偷鸡的次数)。 损;减少。减小  [斯速已矣]就(应该)马上停止。斯,就,则。速,立即,马上。已,停止。  译文  戴盈之说:“田租十分取一,取消关卡市场的租税,现在还不能办到,请先减轻,等到明年再停止,怎么样。”孟子说;“从前有一个人,每天都要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君子的做法。他回答说:那让我就逐渐减少吧,以后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我再也不偷了。邻居说:既然知道这样做不对,就应该马上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启示  既然知道自己是错的,就应该果断彻底的斩断错误之根,彻底解决错误的行为。错误无论大小都是错误,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更不应谈什么循序渐进的改正。那种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找借口,拖延时间的人,实际上是没有改过的真心。  孟子的这个比喻浅显。简短,贴切,深刻,使论辩赋予形象性,同时从问题本质着眼,讽刺和揭露了关市之争的本质,指出了它和偷鸡一样,都是非的。  寓意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成大事者,必当机立断,不能给自己找借口。发现自己的错误后就应该马上改正。
每个月偷一只鸡
古文:今有人日攘其邻者之鸡,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译文:现在有这么一个人,每天都要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劝告他说:“这不中正派人的做法。”他回答说:“那我就逐渐改吧,以后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我再也不偷了。
今有人日攘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而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出自《孟子》 [译文] 现在有这么一个人,每天都要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劝告他说:“这不中正派人的做法。” 他回答说:“那我就逐渐改吧,以后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我再也不偷了。既然知道这样做不对,就应该马上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看到这个,我就想起以前自己写的那些个什么计划,总是想着这一年该怎么怎么,结果后来是空有计划,没有行动,于是乎就想,明年(下周)再开始按计划执行吧,结果么,就不多说了。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成事者,必当机立断。
原文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出处 《孟子·滕文公下》:“今有人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以待来年然后已]等到明年再完全废除。来年,明年。已,停止,指完全废除。[日攘其邻之鸡]每天偷邻居一只鸡。这是假设之辞[或告之]有人告诉他。或,有人。之,指“日攘其邻之鸡”者。 [请损之]请允许我减少(偷鸡的次数)。 损;减少。减小 [斯速已矣]就(应该)马上停止。斯,就,则。速,立即,马上。已,停止。译文 戴盈之说:“田租十分取一,取消关卡市场的租税,现在还不能办到,请先减轻,等到明年再停止,怎么样。”孟子说;“从前有一个人,每天都要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君子的做法。他回答说:那让我就逐渐减少吧,以后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我再也不偷了。邻居说:既然知道这样做不对,就应该马上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启示 既然知道自己是错的,就应该果断彻底的斩断错误之根,彻底解决错误的行为。错误无论大小都是错误,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更不应谈什么循序渐进的改正。那种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找借口,拖延时间的人,实际上是没有改过的真心。 孟子的这个比喻浅显。简短,贴切,深刻,使论辩赋予形象性,同时从问题本质着眼,讽刺和揭露了关市之争的本质,指出了它和偷鸡一样,都是非的。寓意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成大事者,必当机立断,不能给自己找借口。发现自己的错误后就应该马上改正。
文章TAG:月怀一鸡怀一成语语月

最近更新

  • 总务处是干什么的,这些学校的总务工作有何疏漏?

    所以你可以从中间拿回扣以高校为例,总务处负责计划购置、管理、调配、维护、维修全校的设施、用具等固定资产及其他物资;负责全校的教学科研设备、仪器和实验用品(部分学校由教务处或科研处负 ......

    郴州市 日期:2023-05-06

  • 网红图片头像,建议用流行趋势头像!不要用太负面字符头像

    肖像是特定自然人通过图像、雕塑、绘画等在一定载体上可以被识别的外在形象,另外,不要用太负面的字符头像,使用别人的照片作为头像,是不盈利的,这种人头像或者衣着华丽或者背景华丽的就是网 ......

    郴州市 日期:2023-05-06

  • 抵的组词,抵的组词是什么

    抵的组词是什么抵账、抵消、抵押、相抵、抵死、抵债、进抵、抵换、抵事、两抵、抵赖、抵命、抵还、安抵、角抵、抵诛、抵梧、抵冲、抵突抵抗2,抵字怎么组词抵达,抵挡,抵御,抵抗抵达,抵挡, ......

    郴州市 日期:2023-05-06

  • 新任女老师,新任女教师完整版电影

    新任女教师完整版电影【新任女教师剧场版】【DVD-RMVB.中字】【2012最新日本限制级剧情大片】.rmvb烦采纳,谢谢!{0}2,新任女老师奈奈如何使用复制到手机上,然后用手机 ......

    郴州市 日期:2023-05-06

  • 汽车营销论文,关于汽车营销方面的毕业论文可以写哪些相关题目

    关于汽车营销方面的毕业论文可以写哪些相关题目汽车营销指进行汽车市场调研、分析与竞争研究,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咨询,并可进行汽车产品营销策划。第一章汽车社会与市场营销第一节汽车社会 ......

    郴州市 日期:2023-05-05

  • 干呕的原因,过度用声会导致慢性咽炎,刷牙会恶心呕吐

    引起慢性咽炎的因素有环境因素、哮喘等疾病,而平时过度用声会导致慢性咽炎,刷牙会导致恶心呕吐,慢性咽炎引起的刷牙恶心干呕,主要感觉喉咙干痒,总感觉有什么东西咳不出来或者喉咙干,早上刷 ......

    郴州市 日期:2023-05-05

  • 公安消防队救火,《消防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消防队救火不收费

    灭火救援由消防队负责,不收费,2.《消防法》第四十九条规定:“-2消防队专职消防队机器人救火灾害与应急救援,不得收取费用,I救火灾难是-2消防队职责和义务,过去-2消防队I救火,公 ......

    郴州市 日期:2023-05-05

  • 俗语大全,俗语有哪些

    俗语有哪些2,有关所有俗语1,俗语有哪些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2,有关所有俗语“替罪羊”一般指代人受过、替人顶罪的人,这个俗语起源于《孟子·梁惠王上》。文中说有一次,齐宣王坐在朝 ......

    郴州市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