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海陆丰地区)的方言最复杂,广东省三大语系在汕尾都有存在,其中之最当然是海陆丰方言福佬话,福佬话又名河洛话,属闽南语系漳州片区语种,它和潮州话有很多相似之处,福佬话是汕尾市的主要语言,受众应该有七成以上。陆丰、陆河、汕尾城区籍未计在内。
1、有多少人认为汕尾属于潮汕地区?
现在的汕尾市全境地1750年之前属海丰老县管辖,如按辈份资历排名次,海丰县排第一名,陆丰(市)县排第二,华侨管理区排第三名,汕尾城区、陆河县排第四名,红湾湾经济开发区排第五名,深汕(尾)特别合作区排第六名。另:海陆丰有曾经被汕头专区管辖过二、三十年,当是给惠州府(惠阳)专区管辖的时间就好長久了,汕尾镇1988年初才升级为和汕头平起平座地级市。
语言方面,潮州话和海丰县话无法流畅交通(流),双方大概能听懂50%,经济方面潮汕三市要比汕尾市强得多,尤其是揭阳新建市更加显著。学校教育高考录取人数更比汕尾市强得多,从政方面,汕尾市人辈出有:中共农运领袖彭湃烈士,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两广总督陈炯明,著名音乐家马思聪,中国致公党中央主席陈其尤,中共杰出地下工作者、中央卫生部原顾问柯麟,中央民族学院教授、民族学家杨成志,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民俗学会会长钟敬文,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马采,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陈洪,现代文学作家、中国现代军事文学开拓者丘东平,中山大学教授、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马思聪,农业教育家、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马育华,核潜艇之父彭仕禄等,注明:陆丰、陆河、汕尾城区籍未计在内。
2、汕尾市一共有多少个方言?
汕尾市(海陆丰地区)的方言最复杂,广东省三大语系在汕尾都有存在,其中之最当然是海陆丰方言福佬话,福佬话又名河洛话,属闽南语系漳州片区语种,它和潮州话有很多相似之处,福佬话是汕尾市的主要语言,受众应该有七成以上,汕尾还有众多的客家话地区,其中陆河县是纯客家县,还有海丰和陆丰的很多山区乡镇也是客家人聚居地,部分客家人还同时会讲福佬和客家两种方言,客家话占汕尾市两到三成左右。
汕尾和海丰的沿海地区还有小部分人讲白话(粤语),随着粵港澳的交流日益频繁,白话在汕尾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因为粤语电视节目和粵语歌曲的盛行,几乎所有汕尾人都会简单的几句白话,在陆丰的三甲地区(甲子、甲东和甲西)由于传统上接近潮汕话区域,三甲的主要语言就是潮汕话。陆丰还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小语种“军话”,它是历史上碣石卫(建于明朝洪武)驻军的专用语言,其中包含有大量当时军队的暗语,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独特的语言,估计比电影《风语者》的语言还要机密,
3、“潮州人”与“潮汕人”有什么区别?汕尾人是潮汕人吗?
哪些地方的人算是“潮汕人”?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恐怕就是问起潮汕地区现今居民,很多也说不清楚,为了避免争论,我们不妨从历史渊源方面进行探讨:一、潮州府:不管是“潮州人”还是“潮汕人”,都有个“潮”字,也就是都源自古代的“潮州府”,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原义安郡地设置潮州,隶属广州总管府,“潮州”一名取“在潮之洲,潮水往复”之意,当时潮州统领海阳、绥安、海宁、潮阳、义招、程乡6县,州治海阳县。
隋唐期间,潮州曾隶福建尔后复隶广东,宋代隶属广南东路,元代隶属广东道,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改潮州路为潮州府,隶属广东布政司,统领海阳、潮阳、揭阳、程乡4县,清承明制,仍领十一县,至民国初,废潮州府,二、汕头:“汕头”一词出现较晚,清康熙年间于潮州府建沙汕头炮台,雍正年间简称汕头,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中美天津条约》增开“潮州府澄海县鮀浦司沙汕头”为通商口岸。
公元1921年,成立汕头市政厅,与澄海分治,1930年准予设市,隶属广东省政府,1950年成立汕头市人民政府,1956年设置汕头专区辖今汕头市(含潮阳、澄海、南澳)、潮州市(含潮安、饶平)、揭阳市(含普宁、惠来、揭西)、以及丰顺、梅县区、大埔、五华、兴宁、平远、蕉岭等区县,1958年至于1983年,增辖海丰、陆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