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喜欢武侠小说的朋友大多是金迷,在金庸的小说中,各武功流派都占山为王,以山名为流派名,在江湖中都有响当当的名号。曹操发源于许昌,四处征战,当时的许昌属于颍川郡、豫州,当时的长社县、颖阴县、许昌县、鄢陵县都属于颍川郡,公元196年,曹操迎接汉献帝到达许昌,当时许昌被称为许县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丞相的职位。
1、三国许昌在哪里?
许溯华夏千古都,昌临故土城。三国时期的许昌位于今河南省许昌市,又被称为莲城,管辖两个市辖区,两个县级级市并且有两个县,总面积达到4996平方公里。三国时期曹操在此厉兵秣马,成为一方诸侯,逐鹿中原,通过截获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征吕布、灭袁术,战袁绍,逐步统一了北方,建立曹魏政权。三国时期的许昌属于当时的哪个州,笔者认为,当属于豫州,
首先对比地图难发现,三国时期的许昌属于豫州。曹操发源于许昌,四处征战,当时的许昌属于颍川郡、豫州,当时的长社县、颖阴县、许昌县、鄢陵县都属于颍川郡,三国时期许昌位于现在许昌市东南十五公里左右,位于河南省的中部地区。公元196年,曹操迎接汉献帝到达许昌,当时许昌被称为许县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丞相的职位,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受禅让称帝,就是在许县,因为曹魏的根基昌于许县,于是曹丕把许县改名为许昌,而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其次许昌市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董卓祸乱朝纲,迁都长安,洛阳也化为一片废墟,而曹操把汉献帝迎接但许昌,扩建了皇宫府邸,人口也是当时最多的城市。武昌土地肥沃,物产富饶,当时的农业发展最快,曹操有在此处大量屯田,发展经济,许昌成为当时曹魏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成为曹操重要的粮草基地,物资供应站,最后许昌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2、老君山明明是道教的圣地、道教始祖归隐之地,为何不如武当山名气大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
虽说酒好不怕巷子深,但要被世人熟知,口口相传和官宣都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再迷人,也只能“养在深闺人未识。”不知道读这篇文章的朋友有几个是武侠迷?又有几个是金庸迷?相信喜欢武侠小说的朋友大多是金迷,在金庸的小说中,各武功流派都占山为王,以山名为流派名,在江湖中都有响当当的名号,你看嵩山少林派,武当派、华山派、峨眉派、昆仑派、将各武功高手安置在各大名山中,韬光养晦,吸天地日月精华,展示中华武功的博大精深,原本每一座山已有名气,再在武学上来一翻造诣,不为人知都很难。
我们去看看十堰的武当山,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它的邻里也都赫赫有名,东接古城襄阳,南望神农架,北临丹江口水库,自身资源那么好,芳邻也不差,不火都难,其实老君山的名头也好大好多,国家5A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是西周老子归隐修炼之地,唐太宗李世民赐名“老君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教的圣地,历史悠久,渊源深厚,风光旖旎,山瀑飞泉,山林葱蔚,是秦岭的主峰,一座福地圣山。
相较武当山,老君山似乎人气不那么足,我在《射雕英雄传》中竟然没有看到全真派是在老君山修炼,不知是读的时候疏忽了,还是忘了,但至少,即使提了,它也没有让我注意到,从而印象深刻。且不说武侠小说中潜移默化的影响,文人墨客的诗词颂扬也是扬名利万的好途径,庐山之所以那么有名气,是因为陶渊明、李白、苏轼等大诗人不遗余力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