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殷墟到底在哪里《史记》让故商墟在黄河和淇河之间。我发现“纣王的都城在朝歌,而朝歌在河南淇县,怎么殷墟遗址在安阳,”就是周公旦把他的弟弟康叔封在了黄河和淇河之间的商墟,建立了卫国,鹤壁市云梦山风景区位于淇县县城以西,据《淇滨文史资料》考证,商纣王的殉国地鹿台就在今天的鹤壁市淇滨开发区钜桥镇刘寨社区、王寨社区之间。
1、鹤壁云梦山景区在哪儿?好玩吗?
鹤壁市云梦山风景区位于淇县县城以西。往西走大约十五公里就到了,与新乡卫辉交界,云梦山海拔不到600米,却是当地有名的景区,香客众多。进入景区,只见峰峦峙立、山岚叠嶂、百花争艳、泉水潺潺尤其那五里绵延的山谷,称为仙境一点也不为过,据说云梦山是当年的鬼谷子(名王禅)隐居的地方。历史止大名鼎鼎的孙膑,庞涓,以及苏秦张仪毛遂等等都师从鬼谷子,景区的鬼谷洞、孙膑洞、庞涓洞见证了此说,尤其是孙膑,死后埋在了这里,孙膑墓就是最好的证明,
云梦山最奇特的景点就是景区内的云梦大草原了。这草原与与内蒙真正的草原无法比拟,但其亮点也在这里,我们都知道去梦山属于太行山系,巍峨的太行山中有这么一片绿莹莹的草原难能可贵,就如山东平原的泰山一样,让人耳目一新,游完“大草原”还可以去峡谷看看,满眼都是绿水青山、繁茂的树木,以及随处可见的瀑布、泉水,云梦山真是个休闲游玩的好地方哦。
2、殷墟考古在安阳,可为什么有人说,史书上说的故商墟在鹤壁淇县?
史书上说的殷墟,指的是淇县的朝歌,今天说的殷墟,指的是安阳的殷都。之所以后世对这两个概念比较混乱,是因为商朝曾经多次迁都,一、商都的变迁商朝在建立之初,定都在了“亳”,就是今天河南省的商丘。后来,由于商王朝继承制度的缺陷,在王权的交替中,内斗不断,史称“九世之乱”,再加上黄河水患频发,所以商朝前前后后一共迁都13次,称为“前八后五”。
到了第19代商王盘庚的时候,他把都城迁到了北蒙,这之后,商都才稳定下来,北蒙也叫“大邑商”或者“殷”,在今天的河南安阳。北蒙南面40公里处,也就是今天河南鹤壁的淇县,有个“朝歌”,相当于商朝的陪都,武王伐纣,攻打的就是朝歌。朝歌也叫做沫邑,二、为什么会有殷墟的争论殷墟也叫“商墟”。商朝灭亡以后,人们把商朝的故都“殷”,称为“殷墟”,
《史记》记载,“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间故商墟。”就是周公旦把他的弟弟康叔封在了黄河和淇河之间的商墟,建立了卫国,而20世纪初,考古学家对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小屯村,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发掘出了宫殿、王陵以及宗庙的遗址80多处。因为此处是商朝的遗址,所以就把此处称为了“殷墟”,那么,这两个殷墟,说的是同一个地方吗?三、殷墟到底在哪里《史记》让说,故商墟在黄河和淇河之间。
我们翻开周代的地图,朝歌就坐落在黄河的北岸,黄河从朝歌的西边过来,在朝歌的南侧,拐头向东北方向流去。而淇河在朝歌的西面,从北往南流过,显然,《史记》上说的“故商墟”,指的就是淇县的朝歌,而不是安阳的殷。东汉的学者宋忠说,“卫,即殷墟定昌之地,”现在淇县的县城里面,还有“定昌”这条街,所以“定昌”指的就是朝歌。
3、纣王的都城在朝歌,而朝歌在河南淇县,怎么殷墟遗址在安阳?
朝歌就是殷墟,这可是诗圣杜甫的祖先杜预的研究成果,然而,孟子教导我们尽信书不如无书,同时我也认为全信的话就是愚鲁。于是在下觉得杜预说的也是模棱两可,我今天就把这个模棱两可变成一锤定音,最初我也曾认为杜预说得对,可对比神话影视、历史文献。我发现“纣王的都城在朝歌,而朝歌在河南淇县,怎么殷墟遗址在安阳?”这真是一个烧脑的问题,这不仅是一个神话与历史相矛盾的问题,更是历史与历史相矛盾的地方,
《左传·定公四年》载:“命以康诰而封于殷虚。”杜预注曰:“殷虚,朝歌也,”倒不是杜预把殷墟说成殷虚,因为左丘明记录的也是殷虚,其实这里的殷虚是通假字,通假的字正是殷墟,我们还是从商纣王的朝歌说起吧,这里面也有很多颠覆你观念的真相,很多人知道朝歌这个地方,还都是得益于大型古典神话连续剧《封神榜》。不过,《封神榜》犯了一个发音的错误,这个错误倒不像把”耄耋(maodie)”说成“耄耋(maozhi)”那么严重,但依然不能让淇县人民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