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考生在第二场高考时撕毁他人答题卡的行为十分恶劣。就我看来他们说高考之后调包答题卡呀,这个手段太拙劣完全不可相信,实际上如果真的想换答题卡,实际上这个事情要在高考之前就做好,而关键的地方就是在条形码,如果在高考之前能够伪造条形码的话,这样掉包答题卡的,事情就成功了,整个过程不用惊动太多的人,只需要买通一个很不起眼的考务员就可以了。
1、为什么四名河南考生家长会认为孩子答题卡被调包了?高考答题卡被掉包可能性大吗?
最近河南高考考生答题卡被掉包的事情传的沸沸扬扬的,四个考生都认为自己的答题卡不是自己的笔迹,而且这四个考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地市,所以说不排除孩子有说谎的嫌疑,但是同样也不排除有相关人员作弊的可能性,目前都还在调查之中。不过我还是比较倾向于孩子可能说了谎话,因为自己也是亲身经历过两次高考的,考生考试的时候进场差的特别的严就不用说了,关键是要想换答题卡,必须将学生的考号二维码互换才行,这可是相当的有难度的,而且考生考试的时候都不看自己的二维码吗,
2、河南高考答题卡调包事件后,我们该如何评价处理?应该反思什么?
最需要反思的是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信任崩溃”。这个信任崩溃大面积弥漫到社会各个层面:官民之间,医患之间,师生之间,富人与穷人之间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高度割裂,相互戒备,在这种大范围的信任崩溃背景下,诸多匪夷所思的事件层出不穷:坐火车坐地铁要经历重重检察关卡;进京需要“进京证”;去天安门要搜身搜物;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要金属探测仪搜身;进政府部门要查身份证;小学幼儿园保安要“全副武装”;大学生动不动就会被要求签署责任自负保证书;手术前患者要求签署知情并医疗责任意外豁免书;众筹要提防被骗;存钱要提防老板卷钱跑路;扶跌倒老人需要提防被讹在信任崩溃的大背景之下,本不该成为“新闻”、“事件”的变成了沸沸扬扬的“新闻事件”。
而更可怕的是,我们国人对这一切已“安然若素”,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现在正在西欧旅游,触手可及的案例处处对比出:我们国内社会的信任体系有多脆弱!火车站、地铁站基本不设立人工检票处、安检,上火车处一般设立机器检票箱,由乘客自行检票,完全依靠乘客自觉。(火车站防止逃票,或不检票重复使用车票的措施仅仅是不定时一年10%的抽查几率)市政府机关不设围墙,大门完全向民众敞开;上闻名遐迩的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安检仅仅是让乘客打开包看一下;很多地方过马路汽车会主动给行人让路,你不必抢行或担心汽车会“横路杀出”;去医院你不必担心“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医生不会给你滥开处方;你不需要担心学校老师对孩子的变相体罚记得美国校园枪击案发生的时候,看到的一个评论:美国这个国家最牛的地方在于:公民持枪合法,枪击案居然仍然可以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
而西欧国家瑞士,人均持枪率超过美国,居然几无恶性群体性枪杀案件。正常良性的社会体系应该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与人之间充满正向反馈和“互利”的社会,而现在却变成了“人人害我,我害人人”的“互害”社会:相互割裂、相互提防、相互戒备、相互残害。信任崩溃的“互害”社会,其实已经“病入膏肓”,那么,病灶在哪里呢?这就是另外一个让人无力又无奈的问题了!,
3、对于河南高考女生,撕毁另外两名高考生答题卡的事件,你怎么看?
河南考生在第二场高考时撕毁他人答题卡的行为十分恶劣。高考对每一个人都很重要,考试是否顺利关乎十年寒窗,关乎父母师长的辛苦与期盼,更关乎每个考生的前途,你压力大,考场内外谁压力少了?你撕了自己的答题卡都是错误,何况你撕的是他人的答题卡,撕了一张还不罢休,不顾监考老师劝阻,竟然又撕了第二张!你这是情绪爆发,但你破坏了好多人努力营造的一场和谐的高考,完美的高考。
4、如何看待河南高考答题卡掉包考生之一被指论文造假获得自主招生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