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北 > 武汉市 > 郧县人头骨化石,论述某项考古重大发现及研究意义

郧县人头骨化石,论述某项考古重大发现及研究意义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9-22 18:42:19 编辑:武汉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论述某项考古重大发现及研究意义

湖北郧县人头骨化石,郧县人化石及其文化的发现,对人类进化研究具有重要科学价值。郧县人的年代非常古老,甚至与蓝田人的年代相当,但郧县人化石体质上却显示出许多早期智人的特征,从而对直立人与早期智人的发展关系以及南北文化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论述某项考古重大发现及研究意义

2,湖北郧县人头骨化石的发掘历史

1975年,在郧县梅铺村沟龙骨洞,发现三颗猿人牙齿化石、打制石器及20多种动物化石,这些动物化石一部分属于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还有距今六十万年至一百万年的更新世的桑化鬣狗。说明郧县猿人的年代早于北京猿人和蓝田猿人。郧县猿人洞是我国第五个发现猿人化石的地方。1976年,在郧西县神雾岭白龙洞也发现了猿人牙齿化石三颗,还有狸、犀、獾、鹿、牛、剑齿虎等20多种动物的牙齿、头角、骨骼、化石及打制器、尖削器、砍砸器等。其年代大约与北京猿人的时代相同,距今五十万年,考古工作者称为“郧西猿人”。1976年至1978年,在房县七里河发掘出一座新石器时代部落遗址,总面积为6万余平方米,发掘面积为1650余平方米,发现古房屋建筑遗址19处,墓葬26处。同时出土了大批陶器、石器和骨器。出土的大型器物有鼎、甑、罐、钵、盆、杯、碗、壶等。器械有石斧、石锄、石箭头、陶纺轮等。经考古学家初步鉴定:大约属于汉水中上游的丹江流域新石器痕迹系统。它既有汉江平原的新石器痕迹因素,也与中原地区的新石器有着密切的关系。1986年和1987年分别在房县的兔子洼、养鼻岭、郧县的东峰、庹家洲、辽瓦店子、郭家院、大寺、青龙泉等地都发现了大批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文化遗址。历史学家根据对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研究,把长江中游及汉水为中心的十堰、襄阳、武汉等地区列为屈家岭文化区。它是以湖北京山县屈家岭而得名,距今约四千五百年,这是继母系氏族公社后的一个阶段,属于原始社会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是由氏族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在十堰这块土地上,从猿人到智人再到现代人,有一条明晰的发展过程,并且形成系列,专家们推断,十堰地区可能是我国早期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之一,省、市考古工作者一直把十堰作为考古的重点进行普查。1988年,湖北省文化厅组织了全省性文物大普查,他们把十堰地区作为普查重点。考古工作者不辞辛劳,踏遍了十堰的山山水水,1989年5月18日,在郧县青曲镇弥陀村发掘出土了一具基本完整的南猿头骨化石,这究竟是不是南猿头骨化石,十堰考古工作者不敢贸然断定,他们一面采取保护、保密措施,一面急电省有关部门。化石经市、省文化局(厅),博物馆的领导、专家同意,立即送往北京,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进行初步修理、测量,上颌齿弓及硬腭清楚地显露出来,头骨各部位的形状、位置、大小符合古猿类特征。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和古人类专家贾兰坡先生以及该所的黄万波副研究员,顾玉岷副研究员等十多位专家、学者,对这具化石已显露出来的特征,进行了认真的观察、研究、比较、鉴定,专家们亲笔写出了鉴定意见,一致认为,此化石属于南方古猿类,距今已有200万年左右的历史,从而证明了中国是早期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这给人类发展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填补了亚洲古人类发展缺环。贾兰坡教授高度赞誉郧县南猿的发现,其意义可与北京猿人第一个头骨发现的意义相比。并定名为“郧县人”。郧县南猿定名后,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及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国内外公布了这一重大成果。《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新闻报》、《文物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等国内新闻单位先后作为重要新闻报道了这一消息。《科技日报》把这一发现列为1989年我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主要报刊纷纷撰文,报导这一重大发现,阐述其对于人类起源理论的重要意义。这一发现,要修正关于人类仅起源于非洲和非洲迁徙的传统观点。为此中国人民高兴、亚洲人民高兴,因为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新论断,要补写人类发展史。郧县档案馆已将“南猿化石”发现的有关文字材料、照片、专家鉴定意见及中外新闻单位公布的消息、文章,收集进馆,作为重要全宗进行保管,为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提供资料。郧县人”头骨化石发现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郧县举行。来自美、韩等国,以及中科院、国家文物局、北大的众多专家学者与会。1989年5月18日和1990年6月15日,在郧县青曲镇弥陀寺村学堂梁子出土的两具古人类头骨化石,震惊了人类考古学界。省文物局在组织专家参观“郧县人”学堂梁子遗址时披露,将继续加大对“郧县人”遗址公园的建设力度。 1989年5月,发掘出两颗完整的远古人类头骨化石,被专家确认为距今已100多万前的远古人类化石,这一发现,改变了人类起源非洲的传说,“郧县人”头骨化石的发现,它向世界宣称:古老的汉江是汉民族文化的摇篮;古老的“郧县人”是中国人的祖先,现在在“郧县人”出土处建有“郧县人”雕刻头像,“郧县人”展馆。“郧县人”头骨化石考古发现有二件。于1989年5月,郧阳地区博物馆(十堰市博物馆)组织全地区文物干部进行文物补查。第一件头骨化石由郧县博物馆王正华、郧西县文管所屈胜民组成的普查小组于18日在郧县曲远河口学堂粱子发现了第一件头骨化石,编号为I号头骨化石;于1990年5一一6月由湖北省考古所、郧阳地区博物馆、郧县博物馆联合进行了试掘工作,又发现第二件头骨化石,编号为Ⅱ号头骨化石。以后又接连两次进行了发掘工作,获取了大量的伴生动物化石和数百件石器。两件完好的头骨化石的发现,轰动了世界古人类考古学界。初步研究,被认为是“南方古猿”化石材料。随着对化石材料的修复与揭示,以及研究的深入,从其形态上看既有直立人的原始性,又有智人的进化特征。被认定为直立人,命名为“郧县人”,其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在80一一100万年左右。因为两件头骨化石标本空前的完好,它对人类的起源与发展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I号头骨化石,在1989年底被《科技日报》发表选为全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于1990年被《中国文物报》选为“七五”期间和全国当年双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并给郧阳地区博物馆颁发了证书。1990年以来的多次发掘,在其文化层共出土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石锤等石器241件,以及大量打击碎片和带有打击痕的砾石,并出土似手斧的两面器。与人类化石伴生有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而且头骨、下颌骨完整者数量之大是其他遗址不多见的。

湖北郧县人头骨化石的发掘历史

3,湖北郧县出土 远古蛋形化石有收藏价值吗

您的问题,这样的品种,远古蛋形化石,真品有收藏价值的;真品喜欢就可以当一个品种收藏,真品一定要好好保存!
郧县人化石及其文化的发现,对人类进化研究具有重要科学价值。郧县人的年代非常古老,甚至与蓝田人的年代相当,但郧县人化石体质上却显示出许多早期智人的特征,从而对直立人与早期智人的发展关系以及南北文化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湖北郧县出土 远古蛋形化石有收藏价值吗

4,越王勾践剑现藏何馆

【名称】:越王勾践剑 【类别】:青铜 【年代】:春秋 【出土】:1965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1号墓出土 【文物现状】: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专家鉴定后,所藏为真,不是什么访品,该馆的四大镇馆之宝为:郧县人头骨化石、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武汉的省博物馆
越王勾践剑在湖北省博物馆,不过真品经常在外展出,一般看不到。

5,石家庄省博物馆现在有什么展览

好像是什么集贸市场类型的年货购置节,1月16号结束。
湖北省博物馆有各类文物、标本20万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近千件(套)。藏品绝大多数来自考古发掘和各地征集,其中以出土文物为主,既有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又具有时代特征,基本反映着湖北地区古代文化的面貌。在20余万件藏品中,不少是稀有珍品和重要的科学资料。如新石器时代京山屈家岭文化的蛋壳彩陶纺轮;天门石家河遗址出土的玉人、玉鹰;盘龙城商代遗址和墓葬出土的大玉戈及铜鼎、铜钺;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青铜器群及16节透雕龙凤玉佩、28宿天文图像衣箱;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代法律文书竹简等湖北省博物馆的四大镇馆之宝为: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湖北省博物馆举办有《楚文化展》、《郧县人——长江中游的远古人类》、《屈家岭——长江中游的史前文化》、《盘龙城——长江中游的青铜文明》、《曾侯乙墓》、《书写历史——战国秦汉简牍》、《秦汉漆器艺术》、《梁庄王墓——郑和时代的瑰宝》、《土与火的艺术——古代瓷器专题展》、《荆楚百年英杰》等十多个展览。

6,十堰是什么意思啊

十堰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上游,武当山北麓中低山区,汉江南岸,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历年平均气温15.2℃,年平均降雨量828毫米。跨东经109°29′至111°16′,北纬31°30′至33°16′。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唯一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位于华中、西南、西北三大经济板块的结合部,地处五省交界处,承担着东进西出、南北相连的作用,是鄂西北部周边地区人流、物流、教育、卫生和文化的集散地。 十堰市是原郧阳地区的后继者,辖五县一市和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即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张湾区、茅箭区、丹江口市、白浪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堰是湖北省第四大城市,仅次于武汉、宜昌和襄阳。十堰是鄂西北重镇,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唯一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同时也是湖北省三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 十堰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1991年,考古工作者在郧县曲远河畔发掘的两个完整的南方古猿头骨化石,定名为“郧县人”。人类学家认为,这一发现填补了亚洲人类发展“链条”上空缺的一环,被列为当年“世界考古十大发现”之首。十堰市域在商、周时属绞、庸等国;战国时属楚国;秦汉时属汉中郡长利县;东汉、魏时属锡县;唐、宋时属武当郡郧乡县;元代始设郧县。现今的城区,由于清朝因人们在百二河和犟河拦河筑坝十处以便灌溉,由此得名十堰。
地名
十堰是个地名,没什么意思
湖北十堰

7,越王勾践剑现在在哪里保存

湖北省博物馆该馆的四大镇馆之宝为:郧县人头骨化石、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湖北
2009年我有幸在湖北省博物馆看过一次,2010年在绍兴展览过一次,保价1亿  吴王夫差青铜矛 也是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馆  对于吴王剑帮你baidu一下  考古发现的吴王剑也有几把。1976年,湖北襄阳蔡坡12号战国墓出土一把吴王夫差剑,出土时装在漆木剑鞘之中,首部已残损,残长39厘米,宽3.5厘米。圆筒状茎,腊部铸铭:“攻吴王夫差自作其元用”2行10字。1991年河南洛阳中州中路战国墓出土,通长48.8厘米,宽4.2厘米,圆首,圆筒状茎,窄格。腊部铸铭2行,因锈蚀,目前仅可见“王夫差……其元用”7字,原本当有“攻吴王夫差自作其元用”10字。此外,山西峙峪出土过“吴王光剑”;山西代县蒙王村出土过“吴王夫差鉴”,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过“吴王光鉴”。 以上所举的吴王夫差剑,除少数之外,大部分保存情况较差,品相不佳。1991年,香港古董店拍卖一把精美无比的吴王夫差剑,后被台湾古越阁主人王振华、王淑华购藏。此剑通长58.3厘米,铜质精良,前锋内敛,两丛有血槽。剑身中脊和刃线界划分明,制作极工。近格处有铸铭“攻吴王夫差自作其元用”。剑格饰兽面纹,以绿松石镶嵌。圆茎,有双箍。剑首端面以极窄而深峻的同心圆纹为饰。此剑保存完好,锋刃锐利,剑相高贵,为迄今所见夫差剑中最精美的一件,为领袖群伦的剑中极品。
湖北省博物馆 奥运期间还拿去北京展示过
好像在湖北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

8,如何选择到武汉去旅游

汉阳1.归元寺 ?来武汉不仅来了解这座城,这段历史,也可以了解佛教文化,来归元寺就可以,归元寺至今300多年历史,每天慕名而来的香客不计其数,每年都有大法事,寺中每天早中晚都有免费的讲解,可以让你更好的了解佛教文化。寺里昌明老法师是全国仅有的两位阐书大师之一,寺里有老法师的书法都值得好好参悟;归元寺的每一副阐书匾额和对联也都值得深思,分享一副对联,上联: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下联: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大家可以自己断句好好悟一悟。以下是归元寺16年1月的佛光显现的真实照片 2.汉阳造艺术工厂 又名“824创意工厂”原中国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汉阳兵工厂和824工厂改造建成 园中随处可见涂鸦、行为艺术、创意雕塑,也有婚纱摄影店、咖啡馆、葡萄酒窖、陶艺馆、创意店,还有一家LOFT青年旅舍......文青比较喜欢的地方。 3.晴川阁 楚国晴川第一楼,得名于唐朝诗人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与武昌黄鹤楼夹江相望,浓郁的民族风格,名冠四方的楼阁隔江相望,在万里长江上唯此一处,值得一去。 4.鹦鹉洲长江大桥 14年建成的一座通体红色的长江大桥,站在长江大桥一桥上就能看到,没啥历史就是美 汉阳还有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武汉三大名胜,有“天下知音第一台”之称的古琴台;有关王庙、太平兴国寺、鲁肃墓、龟山电视塔的龟山景区都在以上几个景点附近,时间充裕的也可以去逛逛。 汉口老汉口老汉口,武汉的商贸中心,武汉发展最早最繁华的一个区 1.江汉关 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之一,,汉口租界的钟楼建筑,内为江汉关博物馆 顺便一提江汉路,就在江汉关的街道上,百年商业老街,20世纪建筑博物馆,整条街都江汉关这种欧洲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还有老汉口回忆巷,红色砖墙的水塔博物馆,再经过后来的改进后逛街的感觉很舒服,武汉逛街首选,个人觉得比武汉的另外两条步行街舒服也有文化背景。 2.汉口江滩 十里江滩,“两江四堤八林带,火树银花不夜天”,十月份芦苇开花后,芦苇绵延4公里,拍照的好地方。 3.泰兴里,黎黄陂路 泰兴里小院墙,红瓦顶,半拱圆窗,环境幽静 黎黄陂路,俄租界欧式建筑街头博物馆,在泰兴里附近4.古德寺 “心性好古,普度以德”中国唯一一座混合古罗马风建筑风格的寺庙5.失落之塔 破败的场景很带感,锈迹斑驳,结构感很好,选择有阳光的时候去拍是极好。地点在武汉肉联厂,有点偏,因为塔是废弃工厂,设备年久失修,为了安全现在封了,想进去得自己想办法,想去的朋友请慎重考虑 6.解放公园 相当于人民公园,老汉口公园,人很多,很有武汉生活气息,四季都有花展,还有公园内的中华名塔园也值得一游 顺便一提中山公园,武汉历史名园,已有百年历史,原汉口第一公园,现在在我的记忆里就只有相亲桥了。对面就是武汉国际广场,路过也可以去看看。 7.汉口里 老汉口特有的民居形式,是一条仿街,汇集了老汉口代表性建筑和民俗,也可以更多的了解武汉,拍照的点很多,值得一去。 8.古田桥 一座通体天蓝色的长江大桥,连接着汉口与汉阳,坐落于汉江之上,有点偏,时间多的可以去看看,不建议特意跑一趟。武昌1.黄鹤楼 武汉地标建筑之一,来武汉的应该都知道了,不过这个是后来重建的,可以在外面找个好点的视角拍拍照,里面除了黄鹤楼还是个大园林,有戏曲演出,顶层视野也很好哦,门票小贵80大洋,学生半价,有人说进去后悔不进去也后悔进不进就看个人了。2.长江大桥 不用说也是武汉的地标建筑之一,万里长江上第一座桥梁,还是公路铁路双层的。 3.户部巷 武汉著名小吃街,外地人想吃本地小吃比较全大概只能到这里或者找一家大点的蔡林记了,味道可以的,比较地道的都比较分散难找很费时间,首选还是户部巷了,后面小吃篇会介绍武汉味道比较正的小吃,有兴趣的可以去找找。 4.昙华林 武汉一处老街,集中了几十处近百年的老建筑物:教堂、医院、学校、名居、花园、领事馆等等。名居老房子,教堂也要认真找才看得到,不然顺着走着走着就错过了,也是文青聚集地。 5.湖北省博物馆 馆藏文物丰富。四大镇馆之宝:1978年出土于“曾侯乙墓”的曾侯乙编钟,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可以演奏中外各种乐曲,它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馆内有编钟演奏;中国冷兵器时代的精品之作越王勾践剑,至今锋利无比,在它边上展出的是“吴王夫差矛”,生前两人是死对头,死后两人的兵器“在一起”;郧县人头骨化石的地质年代距今约100万年,早于北京猿人的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是元代青花瓷中极其罕见的精品。“元青花”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反映人物图案的器物更为罕见。 6.东湖 个人觉得东湖只有落雁景区的景好一点,就是有点偏,人比较少,其他两个东湖的景区景比较普通,不过环湖绿道还可以,锻炼的好地方。(ps:东湖还有磨山景区和听涛景区,各有特色) 7.武汉大学 百年老校,民国四大名校之一,三月低樱花盛开时和武大古朴典雅的建筑结合一起让整个校园都有一种浪漫的氛围。 8.凌波门桥栈 位于武大北门凌波门东湖之上,一组没有护栏的桥栈,下雨或者涨水时特美,涨水时走在桥面上如在水面上凌波微步一样
省博,东湖,磨山,植物园,光谷,司门口,步行街,归元寺,江汉路,万达,吉庆街,江滩,武汉天地
文章TAG:郧县人头骨化石郧县人骨化石化石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