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各地都有出台规范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的文件,但是从各地文件中可以看出政府制定的社区工作者工资标准都不高,一些地区社区工作者的工资水平已经多年没有增长。社区居委会是基层自治组织,不是国家单位,社区工作者一般与街道签订服务协议,在社区专职从事管理和服务工作。
1、社区工作者工资水平究竟如何?你愿意做社区工作者吗?
当前,各地为了加强基层管理队伍的力量,对于社区工作者的招聘也是越来越多,但是社区工作者的待遇并没有因此提高。正常情况下社区工作者的工资水平是和当地的经济水平挂钩的,经济越好的地区社区工作者的工资越高,而从总体情况来看,社区工作者的工资一般是处于当地平均水平以下的,社区工作者作为社区聘用的人员,虽然也是通过统一的招考,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但是并不算体制内人员,他们既不算是行政编制人员也不算是事业编制人员,因此他们的待遇自然也是更低的。
虽然各地都有出台规范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的文件,但是从各地文件中可以看出政府制定的社区工作者工资标准都不高,一些地区社区工作者的工资水平已经多年没有增长,并且,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前景也比较渺茫。正常情况下,社区工作者的晋升之路就是通过换届选举的时候,进入社区两委,但是在我国基层,在当地没有一定的声望和关系,换届的时候根本没有机会进入两委。
而与此同时,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并不轻松,他们需要负责社区的党建、综治、扶贫、信访等工作,与群众们面对面打交道,加班加点也是很正常的,工作压力也不小。所以说,社区工作者就是一份工资低、没前途、工作累的工作,大部分人都是呆不久的,但是还有很多人并不知道社区工作者的真实情况,认为是吃公家饭的体面的工作,而且现在每年的就业压力那么大,因此每次参加社区工作者考试的人员还是不少的!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你好,街道的规模不同,其机关中的公务员人数也有差异,一般是数十人不等;而社区是没有公务员的,首先,介绍一下街道机关的有关情况。街道不是一级独立的政权组织,不能设置党委、政府,而是设置党工委、办事处,作为县(市、区)委和县(市、区)政府的派出机关存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实行合署办公,其中的公务员数量并不多。
以我所在的浙江某市辖区为例,人口5-10万的街道,公务员数量在40-60人不等,这几十名公务员具体可分为两类:一是街道的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在12人左右,名单如下:1、党工委书记(一把手)2、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二把手)3、党工委专职副书记4、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常务副主任5、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6、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7、党工委委员、宣传委员8、党工委委员、政法委员9、党工委委员、武装委员10-12、办事处副主任3人二是街道内设机构中的工作人员。
街道的内设机构有党政综合办公室、党建工作办、社会事务服务管理办、基层综合治理办、经济发展办、城市建设管理办等等,总的公务员少则二十人,多则六七十人,视街道规模而定,另外,街道还有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以及党群服务中心、社会事业服务中心等事业单位,其中的参公人员、事业编也有几十人不等,同样属于体制内人员。
值得注意的是,街道中还有派出所、税务所、司法所、市场监管所等派出机构,其中的公务员也有数十人,但是编制在对应的上级机关,不在街道之中,不属于街道工作人员,而后,介绍一下社区的有关情况。社区居委会是基层自治组织,不是国家单位,社区工作者一般与街道签订服务协议,在社区专职从事管理和服务工作,因此,社区工作者属于合同工的身份,既不是公务员,也不是事业编人员,没有所谓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