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后来,平台补贴收缩、淡季销量下降,也就无心恋战,退出了外卖战场。面对外卖平台的抽成的提高,商家的胳膊到底用什么形式去拧平台的大腿呢,由于百度外卖被饿了么收购,目前市场上份额最大的两大平台为美团和饿了么,他们的外卖市场份额已经占到整个市场份额地位90%左右,这里只按照这两大平台的提成方法和运营方式给您回答,如果是采取平台专送的话,提成为20%左右,这个包括你的店铺在他们平台的运营费用和配送费用,这两大平台的运营费用都是按照每单收取的,大概在5%-6%左右,剩下的就是配送费用了。
1、餐饮类需要给美团外卖平台多少利润分成呢?
这个我和商家聊了,每个商家的合同都不一样。也就是说,靠你自己谈判了,一般情况下,最低一单3元,如果餐费几十上百元的话,美团就按20%抽成,也有个别地区抽成在18%左右!至于补贴方面,现在基本已经过了风口的阶段,所以说,如果你做餐饮,价格便宜才是正道,而且,味道还要比一般的强。所能挣的,也就是老话说的,薄利多卖点,
2、外卖平台的抽成一般是多少?商家自己配送的话抽成又是多少?
由于百度外卖被饿了么收购,目前市场上份额最大的两大平台为美团和饿了么,他们的外卖市场份额已经占到整个市场份额地位90%左右,这里只按照这两大平台的提成方法和运营方式给您回答,如果是采取平台专送的话,提成为20%左右,这个包括你的店铺在他们平台的运营费用和配送费用,这两大平台的运营费用都是按照每单收取的,大概在5%-6%左右,剩下的就是配送费用了。
商家自配送分两种方式,一,商家自己有骑手配送,那么平台只按每单收取您使用他们平台的运营费用,一般在5%-6%,二,商家自配送模式也是可以选择骑手配送的,两大平台的商家后台上都可以自行呼叫平台骑手为您配送,配送费在商家后台有显示,平台根据距离自动生成配送费,这个是商家自主选择,商家可以选择由平台配送,还是自行配送。
3、外卖平台抽成越来越高,商家应如何应对?
站在外卖大行业来讲,平台、商户、顾客务必要达到一个平衡状态,这个平衡点要建立在共赢的基础上,如果平台的抽成提高,这部分提成会转嫁到顾客身上,顾客感到价格的压力时,顾客会离开商户,商家因为减少盈利进而会从平台中撤离,这种连锁反应最终也会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来支撑外卖的市场,面对外卖平台的抽成的提高,商家的胳膊到底用什么形式去拧平台的大腿呢?转嫁顾客:让顾客买单是大部分商户的第一反应,上面也提到这种方式的弊病,不利于行业的正常化运转。
大部分商户会认为作为市场的风向标的平台方却视而不见,我们商户为什么要考虑这些呢?避免纯外卖形式:在这样行情找寻新平衡点的情况下,纯外卖形式将会有更大的风险,要评估与调整外卖和堂食的占比,避免在浪潮中冲击下被淘汰,配送优化:支持到店自取的模式,或者回到原始的自配送模式,或者更有优势的第三方配送等,从优化配送的角度来减小支出。
弱平台化:扩大微信小程序、社群、朋友圈等形式的推广来增加营收,避免过度依赖平台被平台割韭菜的情况,这种情况要在线下和线上同时收集种子用户来增加与客户的黏性,绕开平台的收割。提高品质:品质是商户的硬实力,在同样不太优势的行情中,还是有部分商家在获益,商户还是要正确的看待这个时机不要人云亦云,优化外卖运营提高品质才是关键,
4、外卖平台抽成太高导致商户撤退,商家开始自招送餐员,如何?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2016年我在西安做了半年时间的外卖,店开在高新区甘家寨,项目是米饭套餐,采用的是标准化外卖经营模式,不设堂食,主要顾客为高新写字楼白领,开店1个月以后,做到该片区米饭快餐品类销量前三,平均日销量300-400单(美团180-200,饿了么130-150,百度30-50),单月营业额接近20万(平台扣完点后),然而我只做了半年就关店了。
根本原因在于不赚钱,像我这样纯外卖的店,竞争优势除了房租便宜、无需前厅人工成本外,线上运营优势要远远高于普通餐饮店,“竞价抢排名、店铺形象优化、配送地图规划、会员管理系统”以及对平台经理、配送站老板、骑手、员工等的运营维护,在当年可谓一骑绝尘、独领风骚,然而月底盘账,最好的一个月不到10%的纯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