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水稻基肥每亩施用,氮、磷、钾,肥料是多少。稻田高产施肥要遵循着重视化肥,配合有机肥的原则,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从而提升水稻的产量,合理配置好氮、磷钾肥的施撒比例,三种化肥配合使用,防止水稻发生贪青和倒伏,发生稻瘟病,水稻生长的各个时期,要提高水稻的稻穗结实数,最大化提升收获的水稻粒数和单个稻穗的重量,在水稻种植的前期重点施基肥和分蘖肥,在水稻结穗期减少施肥数量,也就是民间百姓常说的“前期使劲轰,中期稳得住,后期建而壮”的施肥法则。
1、寒地水稻基肥每亩施用,氮,磷,钾,肥料是多少?
寒地水稻基肥每亩施用,氮、磷、钾,肥料是多少?寒地水稻每亩地用多少肥?这个需要因地而宜。基本上是肥地少施、贫地多施,以我所在的黑龙江农垦我们农场为例,土质以白浆土为主,黑土层薄,地力相对贫瘠。用肥量相对于西部农场就要高一些,我们现在普遍的用肥量在尿素13公斤/亩、二铵10公斤/亩、钾肥11公斤/亩左右。
这个数量因为种植品种和地力条件不同略有差异,而对于基肥来说,一般是尿素是用量的40%左右,二铵全部使用,钾肥一般是60%左右。也就是说,水稻底肥的用量占用量的50%以上,而现在也有一些农户自己琢磨底肥不施用尿素,在返青肥时施用,对于这种施肥方式来看效果还有待斟酌。现在我们农垦推广侧深施肥,亩用量25-28公斤左右,一般来说地力条件中等的情况下,亩施25公斤既可以满足水稻全程生育期的需求,
侧深施肥需要使用专门的侧深施肥插秧机以及专门的侧深施肥专用肥,将肥料在移栽时与秧苗一同下地。通过田面的淤合作用将肥料封闭在根系附近的田面中,从而达到减少肥料损失的目的,对于这种施肥方式最大的好处在于贫瘠地块使用这种技术也能有比较好的增产效果,并且还能一定程度的减少肥料的施用量。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2、水稻用肥的比例应该是多少?怎样施肥水稻才会长得更好?
水稻用肥的比例应该是多少?怎样施肥水稻才会长得更好?水稻的种植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主要有土壤条件,秧苗的质量,施肥的水平,田间的管理等多方面因素都决定了产量的高低。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用肥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水稻的施肥期主要包括基肥、分蘖肥、穗肥等几个时期,可根据稻田质量和种植经验侧重于各个阶段的施肥量,
前促、中控、后补:水稻生长的各个时期,要提高水稻的稻穗结实数,最大化提升收获的水稻粒数和单个稻穗的重量,在水稻种植的前期重点施基肥和分蘖肥,在水稻结穗期减少施肥数量,也就是民间百姓常说的“前期使劲轰,中期稳得住,后期建而壮”的施肥法则。施肥比例上:基肥的施撒过程中所需的氮肥要占总体氮肥量的40%左右,磷肥是全部,钾肥占总量的50%,分蘖肥中氮肥占总量的30%,
中控就是在水稻的结穗时施氮肥占总氮量的20%,钾肥占总钾量的50%。后补就是在水稻的生长后期,根据田间稻谷长势补肥,但是不宜施撒过多的氮肥,防止水稻植株发生倒伏,稻田高产施肥要遵循着重视化肥,配合有机肥的原则,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从而提升水稻的产量,合理配置好氮、磷钾肥的施撒比例,三种化肥配合使用,防止水稻发生贪青和倒伏,发生稻瘟病。
3、一亩田水稻用多少肥料?
单季稻的生育期较长,产量较高,一般要生长90~120天,亩产500公斤以上,因此施肥量相对较高,但基肥氮的比例相对较低,约占50%左右,而且分蘖肥和孕穗肥并重。具体施肥方案是:基肥亩施尿素8~12公斤或碳酸氢铵20~30公斤,氯化钾8~10公斤,也可以施用复混肥,亩施30~40公斤。基肥在插秧前整地时施入,
追肥分两次,插秧后10~15天施入分蘖肥,亩施尿素8~10公斤,插秧后35~40天施孕穗肥,亩施尿素10~12公斤或碳铵25~35公斤。双季稻又分前茬早稻和后茬晚稻,在施肥上要注意两点:一是把两茬作为一个整体,将磷肥主要给前茬,钾肥主要给后茬,二是与单季稻相比,双季稻生育期较短,一般不超过90天,产量较低,亩产多为400~5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