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山就是投资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新增长区域。中山不仅是深圳人去投资,也有更多的准备在珠三角落户或投资者也是看好中山,尤其是靠近深中通道区域的翠亨,深圳与中山之间除了正在打造的深中通道,还会有更多的交通线路会逐步实现,从目前来看,中山和惠州经济总量相差500多个亿,然而论人均GDP和人均收入,从市容市貌到当地生活水平中山明显强于惠州,房随大市,意味着中山的房价要高出惠州不少。
1、深中通道修好后,中山居住,深圳工作的生活方式可行吗?有多少公司会迁往中山?
讲真作为一个住中山在广州上班的人,身边这样通勤的人真不少,我来个现身说法。未来深中通勤距离大概30-50公里,中山过桥24公里然后经沿江高速到达的是深圳的核心区域宝安、前海,算上桥下桥20公里,那就是44公里,远吗?其中有24公里是桥,按照限速100公里,15分钟就可以过桥,剩下45分钟就是上下桥和市区了,在大城市深圳,你别说1个小时不能接受,已经比很多人好了,我这里特指在宝安前海沿海这一带上班的,如果就在机场附近上班的话,可能通勤时间会控制在40分钟都有可能,想想这一带的房价,如果不拼爹或者早期买房的,我想应该99%的人买不起房吧,过桥到中山买房绝对是不二之选,算通勤成本的,什么过桥费来回120,油费60,一天180,一个月通勤22天就是3960,我只能说你数学真好,与其算这个,不如早点在桥附近去买房,我来告诉你实际情况是怎样的,通勤的人多了,成本自然会直线下降,拼车、公共交通等,甚至有些公司可能直接发班车,我现在中山广州通勤不至于有班车,因为距离还是太远,但是拼车确实很方便,
未来深中通道其实有同城的概念了,就像武汉南京的长江大桥一样,只不过这个是长24公里的跨海大桥而已。最后,在中山上班居住的人就别回答这个问题了,压根不懂通勤的概念,中山城区横竖就那么几公里,想当初我住中山三乡,然后在中山东区上班,来回40多公里,20多分钟,根本就不叫事,然后在深圳宝安前海这块上班的人赶紧入坑吧,闭着眼睛买离桥近方便上桥的,你以后会庆幸你自己的选择的。
2、为什么有些深圳人要去中山买房?
根据深圳城市总体规划公布情况,深圳要在未来打造深圳都市区,以前海为中心画一个半径50公里的圆的范围区域,囊括了香港、惠阳、东莞南部、中山和珠海部分地区,但南沙也是在半径范围内,不过在规划中没有提及,也许还是不敢太去惹广州吧。中山与前海的直线距离仅30公里,但绕经未来的24公里长的深中通道后,总长度也要达到45公里以上,再加上过桥增加成本,
其实要达到通勤目的,还是不太现实。只能满足少数人,但大量人群通过必定会出现踩踏和时间耽搁,除非愿意每天出几百元的过路费,看看港珠澳大桥的150元/趟就知道厉害了。可毕竟是距离深圳只有一江之隔,并且还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城市,以及未来珠江西岸发展的重点区域,同时也是广州打造同城化的第二个城市,18号的建设使中山进入到广州南站半小时辐射圈。
而且深圳与中山之间除了正在打造的深中通道,还会有更多的交通线路会逐步实现,投资中山就是投资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新增长区域。中山不仅是深圳人去投资,也有更多的准备在珠三角落户或投资者也是看好中山,尤其是靠近深中通道区域的翠亨,按照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面积5.6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6900万,预计在未来30年里在追港东京湾区、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的过程中,人口还会进一步增加,甚至有可能达到8000万,或冲刺世界人口最大城市圈的上亿规模也未可知。
中山的发展也会进一步加快,房价长远看还是具有较大的投资价值,对于深圳人来说,只有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经是国内高密度的区域,房价自然高的离谱,普通居民和部分投资者必定要把视野转向周边肯定达到通勤的目的区域。无非就是在惠阳、东莞南部和中山几个区域,但笔者认为在要达到通勤目的还是在惠阳和东莞南部比较方便,中山毕竟还要过珠江,其方便性、成本因素也是一个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