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承上启下,联通东西的枢纽,将长江和武汉紧密的联系起来,使世人想起武汉就能想起长江,想起长江就能想到武汉,对武汉的城市定位作用是巨大的。将长江打造为武汉专属名片将是保证武汉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借助长江新区,坐实武汉的长江名片,对武汉具有这举足轻重的作用。
1、武汉的定位是什么?
武汉的定位是14亿人口的国家三大一线大都会,比肩东京、纽约、伦敦、北京、上海的国际一线大城市。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中国京武沪三大全国性一线城市之一的武汉,基础最扎实,实力最雄厚,也是最没有短板的城市,在全世界,很难再找出一个类似武汉这样的城市,有着种种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武汉地处东半球的版图中心,亚洲的水资源中心,中国的国家十字路口,
以武汉为圆点一千公里几乎囊括中国70%的人口和90%的经济,全国都是武汉的腹地。整个东半球,民航航路、物流交通都围绕武汉为中心,武汉水资源丰富,气候宜人,水热条件好,地势平坦,人口稠密人力资源丰富。武汉的条件非常适合工农业开发并且可持续发展,潜力巨大,今天,武汉都有非常扎实的基础。武汉是全世界城市规模最大的城市,
2、武汉长江新城是什么定位?
这关于长江新城的定位问题除了武汉市政府规划部门说得清楚并有权威性以外,其他的回答我觉得都只是各抒己见。如果你对此有规划方面的高见,尽管畅所欲言,说得在理,官方兴许还会采纳,但如果你是大量搬运官方的数据和资料,真还没啥意思。所以官方数据这里就不说了,十天前,亲自去长江新城的规划核心地区谌家叽~武湖探访,并作了航拍,在我的头条号上发表了文章,都是亲眼所见。
以前觉得这个区域离武汉老城区太远,走过之后,感觉实际上并不是“遥不可及”,地铁阳逻线开通后,贯穿整个长江新城腹地,从后湖大道站到武湖不过四十分钟左右,非常方便,从版图上来看,长江新城实际上与青山区的武钢、石化公司隔江相望,江中间是天兴洲。通过天兴洲长江大桥,青山区和长江新城迅速互通直达,长江新城的上下游两个端点,是二七长江大桥和阳逻长江大桥,交通格局已经形成。
如果说长江南岸的青山区已发展了几十年,而未开发的处女地江北地区的确没有不开发之理,我觉得,长江新城长远规划、慎重决策、稳步实施是必要的,还要兼顾好与老城区协调发展的关系。比如,长江主轴的北岸(左岸),长江新城上可以衔接汉口滨江商务区,下可以与武汉新港相连,所以定位的要点之一是通航、商务,这也符合总体规划的定位,是作为国际化都市不可或缺的,
至于其他产业,生态布局等也应根据武汉市的长远发展来制定。长江新城属于长远规划,很多细节也都在不断调整改进之中,还是拭目以待吧。下面是我实地航拍的部分图片,地铁阳逻线线路,长江新城起步谌家叽(最新报道说谌家叽的区域权属范围有变大),止于武湖。谌家叽下游方向至武湖全景,地铁阳逻线的列车。武湖沿江上游地区,
3、武汉确定长江新城具体位置,你怎么看?
从城市竞争的战略高度看武汉长江新城:将长江打造为武汉专属名片将是保证武汉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为什么中国的城市都喜欢造新城,截止目前已有19个国家级新区,还有无数的新城、新区在建设或者规划中。所谓的新区,基本上都是在原有的城市固有区域之外,另辟新地,全新规划,全新建设,高标准的造城运动,一方面是由于城市的发展,老城区已经不能满足城市扩张的需要,必须向外扩张。
另一方面,一张白纸的新区更容易实现合理的城市规划,建设城市病,提升城市形象,所以,建新城,是每个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武汉作为全国十大城市之一,自然有自己的高规格新区,中国大城市的新区往往喜欢以山河湖海等自然地理来命名,更能体现城市的地理位置,天津的滨海新区、上海的浦东新区,长沙的湘江新区、南昌的赣江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