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拌面,我宁愿花30元吃个豪华拌面,吃的饱,也不愿意去吃一个16元吃不饱的家常拌面。在中国,拌面最好吃的地方在新疆,而在新疆,最好吃的拌面就在托克逊拉条子就是新疆拌面的俗称,在新疆,拌面是各族人民非常喜爱的日常吃食,无论是自己家中做饭、街上就餐乃至设宴招待疆外来宾,都能见到拌面的身影。
1、你能吃多少新疆的拌面?
一般来说,量比较大的话,不用加面,就够了。如果量一般,需要加一个,但是,如果量少的话,估计需要加两个,大多数情况下,吃完第一加面,再加一个,就有点不好意思了,所以,大多数的时候,只加一个面。客观地说,现在拌面,量确实不如以前多了,甚至加面也非常少,特别要说的是,一些正宗本地家常拌面,非常的少。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新华南路领馆巷(乌鲁木齐最出名的本地美食)、前进路等一些正宗本地美食餐厅拌面,家常拌面真心地少,吃不饱,
我前几天在前进路那家餐厅吃饭,虽然家常拌面只是16元,但量是真少,吃了没感觉,加了一个面,我的娘啊,加面都能够数出来有多少根,估计就二十多根面条吧,直接两口吃完,出去走买了一个馕(我都实在不好意思再要加面了,不然人家还以为我是饭桶呢),在这一家吃过一次后,再不去了。是这种拌面,我宁愿花30元吃个豪华拌面,吃的饱,也不愿意去吃一个16元吃不饱的家常拌面,
还有一次,在华凌努尔江食府吃了一个20元的家常拌面,菜少,面更少,菜把面盖住,直接找不到面(如下图),我一直以为这个小碗里仅仅是菜,左等右等,还是没见到上面,就问服务员,为啥十几分钟过去了,还没见面,服务员直接翻白眼说,面就在菜下面。我一看,瞬间被石化了,面还真在菜下面,搅拌一下,终于看到了面,就一小把面,直接两口就吃完,
在东风路转盘处,提扎尔拌面(已经关门),也是面少,但味道不错,因为面少味道不错,我曾唯一一次,在他们家加过两次面(下图,图2为加面)。虽然说,一周有两三次要吃拌面,且大多数都会加面,但有几家拌面馆,确实量大,不用加面,那就是天津北路铁路桥头的托克逊拌面,他们家的过油肉拌面菜(肉)和面的量都非常大(下图),在他们家吃拌面,我把从来没有加面过,
此外,华凌公馆大门东200米处的红梅过油肉拌面,量比较大,我一般也不加面,一个就足够了(下图,上周日中午刚吃过)。另外两家,就是河滩北路的江格尔拌面(下图1.2)和新兴街东一巷的回旺拉条子(下图3),他们两家的过油肉,量也非常的大,不需要加面,另外像红山北路的北山七号26元自助拌面(下图)、新民路药材巷一炮成功门前的伊味奶茶拌面,量都很大,一个就足够了,从来不需要加面。
2、新疆拌面有过考古发现,你如何评价拌面?
新疆吐鲁番人食用面条历史悠久!美国《考古学》杂志2011年底评出了2011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中国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发现的2400年前的小米面条入选其中,《考古学》杂志报道,在新疆的墓穴内,考古学家发现了令人惊叹的食物遗存。在新疆吐鲁番的苏贝希墓地,一支考古小组发现了2400年前的小米(学名为黍或糜子,一种粮食作物)面条,保存非常完好,
在中国,拌面最好吃的地方在新疆,而在新疆,最好吃的拌面就在托克逊拉条子就是新疆拌面的俗称。制作时不用擀、压的方法而直接用手拉制成,加入了各种蔬菜和牛羊肉,是新疆各族群众都喜欢的一种大众面食,特别是维吾尔族和回族等民族的拉条子别有一番风味,驰名中外,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在新疆,拌面是各族人民非常喜爱的日常吃食,无论是自己家中做饭、街上就餐乃至设宴招待疆外来宾,都能见到拌面的身影,
怪不得有笑话说,咱们新疆人出差回疆下飞机、火车,要紧的第一件事儿不是先回家,而是先找个正宗的拌面馆美美的吃顿拌面托克逊县地处三疆交汇处,是古丝绸之路上的著名驿站,南来北往的人流、车流途经汇聚于此休憩、用餐。用餐的商旅、过客多以食用当地美食托克逊拌面为主,长期以来,托克逊拌面广泛吸纳天南地北过客、食客的意见建议,从细节入手,博众家之长,不断改进制作工艺,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托克逊拌面”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