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是戏曲大省,在这几百年间,曾经有近80个剧种先后在河南境内流行,但是由于改朝换代,常年战乱,新中国建立时只剩下了八个剧种在演出。《朝阳沟》在运用传统戏曲形式表现现代生活上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鼓励戏曲文化发展,到了195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汇演的时候,参加演出和观摩的剧种已经达到了23个。
1、河南朝阳沟在哪里?
豫剧《朝阳沟》的真实地点在地处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大冶镇朝阳沟村。朝阳沟,地处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大冶镇朝阳沟村,距登封市10公里,是著名戏剧作家杨兰春老先生的埋骨之地,是戏剧《朝阳沟》故事的创作原型地,《朝阳沟》的问世,无疑是现代戏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优美的旋律,生动的情节,再加上豫剧三团各位艺术家精湛的表演,使的这部作品一经问世便名闻全国。
《朝阳沟》中的大部分唱腔在中原地区仍还在广为传唱和流传,这一切都证明了《朝阳沟》所具有着的顽强的艺术生命力,1958年,出身于朝阳沟的著名导演杨兰春根据回家探亲时朝阳沟发生的故事,结合朝阳沟的地理特征,仅用七天时间就编写排演了《朝阳沟》这一戏剧,一经公演,赢来全国人民的喝彩。朝阳沟景区就是根据这一故事的原型地而开发的旅游区,
《朝阳沟》在运用传统戏曲形式表现现代生活上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剧作除主人公银环外,还刻画了拴保、拴保娘、拴保爹、二大娘、老支书等朴实、忠厚的农民形象,在这些人物身上洋溢着崭新的思想感情,表现出社会主义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拓展资料:杨兰春(1920年-2009年),直隶武安(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人,豫剧编剧、导演。
2、豫剧在河南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谢谢,2000年代初,那时人们手中的传媒工具很少,有收音机的不多,有手机的更是寥寥无几,有手机的也只是只有通话功能,有多媒体功能的好像没有,那个年代,我们在工地上施工的吊车上已经装有汽车收录机,空闲时间打开收听时偶尔播放豫剧选段,在场的河南籍民工好像是见到了久旱的甘雨一样,倾注了极大的热情认真收听,并且很多人激动地跟随收音机唱了起来,那一次使我看到了豫剧在河南人心中真正的分量。
3、河南都有什么剧种?
河南省是戏曲大省,在这几百年间,曾经有近80个剧种先后在河南境内流行,但是由于改朝换代,常年战乱,新中国建立时只剩下了八个剧种在演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鼓励戏曲文化发展,到了195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汇演的时候,参加演出和观摩的剧种已经达到了23个。上世纪80年代初,经过统计河南省有专业剧团演出的剧种有20个,即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宛梆、怀邦、大弦戏、柳子戏、二夹弦、五调腔、四平调、落子腔、坠剧、道情戏、柳琴戏、河北梆子、山东梆子、京剧、汉剧、蒲剧,
在此之前,昆曲、评剧、越剧、罗戏、土二黄、八调腔、豫南花鼓、眉户戏等也曾一度有过专业剧团,但是现在已经变为业余演出。此外,仍然有业余演出活动的,还有卷戏、五音戏、花篮戏、扬高戏、秦腔、上党梆子、黄梅戏、豫东花鼓、丁香戏、蛤蟆嗡、梨黄、灶戏等12个剧种,也就是说,到现在河南境内仍旧存活的剧种共有3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