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 > 商丘市 > 于景美,怎么写花香怡人的藏头诗

于景美,怎么写花香怡人的藏头诗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20 13:06:06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怎么写花香怡人的藏头诗

花开纷繁秀山中、香熏九天不辞楼、怡情于景美若仙、人来去无几多流。
花隐掖垣暮 香飘醉梦阁 怡园出好景 人生赛乾坤
花儿风里开, 香气飘满院, 怡是花开放, 人闻香四益,不怎么好但是还能念
花飞五月新柳翠 香风甘醇情易醉 怡目万千绮丽色 人随心动喜上眉

怎么写花香怡人的藏头诗

2,台北的气候特点是什么特征

  台北的气候特点   台北市位于北纬25度线附近,北回归线以北,又因为是在海岛上,地处东亚大陆与太平洋之间,受干冷的蒙古高压与暖湿的太平洋高压交互影响,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海洋的调节,其气温比同纬度大陆地区高2~5℃,尤其在秋冬季节,此特点尤为突出。   从纬度来看,台北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但从各月平均气温来看,却酷似热带季风气候,表现在:长夏无冬,只有热季与凉季之分:通常4~11月为热季、12~次年3月为凉季。有时受到全球暖化或特殊的气候变化影响,凉季期间也会出现忽暖忽冷的现象(如2005年2~3月蒙古高压带来的强烈冷气团,使得台北的温度少见地降至摄氏5.6度,邻近台北的淡水更出现摄氏3.9度的低温)。   由于台北位于东亚季风带内,因此气候也受东北季风影响。也因为有东北季风的影响,才不致使淡水河有因水量不足而断流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气候特征:因为市区主要位于台北盆地中,气候也深受盆地地形影响。夏季由于盆地周围的高山而不易使热气排出,使得市内的气温通常较周围的地区高出摄氏1~2度。进入冬季后,市区周围的山地与丘陵地较容易形成地形雨。每年5月前后,由于蒙古高压与太平洋高压交会形成锋面,使得台湾进入梅雨季节,此时台北的降雨天数也会增加。夏季也经常会因为上升气流旺盛,形成午后雷阵雨。   台北的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台北市位于台湾岛北端,台湾岛北部的台北盆地,四周均与新北市接壤,被新北市环绕,西界淡水河及其支流新店溪,东至南港附近,南至木栅以南丘陵区,北包大屯山东南麓。东西宽处20.5公里,南北长约28公里。经度东经121.6度,纬度北纬24.9度。   地形   台北市中心区域位于台北盆地底部,大屯火山群(休眠火山)位于市区北边与台北县接壤处,整个山系于市区内大致向南延伸并趋缓,直抵圆山、大直与内湖等地,是台北市境内最大的山系。最高的七星山为1120米,次高的大屯山为1092米,山系中心地带与北投侧的外缘地带有不少火山地形。市区东边的内湖、南港与南边的木栅多为丘陵地形。标高约300多米的南港山系(拇指山系)则横亘于信义、南港两区之间。   水文   台北市境内的河流属于淡水河流域。淡水河主河道以及自淡水河分出的新店溪流经台北市大同区(大龙峒、大稻埕)、万华、公馆、景美等地的市区边界(淡水河主河道往西南续接大汉溪)。   基隆河于关渡一带自淡水河分出,流经社子、士林、大直、内湖、松山、南港后出台北市境续流经新北市汐止、基隆市暖暖等地。过去因河道极为弯曲,每遇大雨常有水患,因此士林段、内湖段和一小段南港段的河道皆进行过截弯取直工程。景美溪于景美一带自新店溪分出,流经景美、木栅至台北县深坑。双溪于士林、北投交界一带自基隆河分出,磺溪再由双溪分出,双溪流经芝山岩、外双溪等地,磺溪则流经石牌、天母等地,上溯大屯山系的纱帽山、大屯山。   台北的景点   台北故宫   推荐指数:★★★★★7110000   台北故宫博物馆位于台北市郊阳明山脚下双溪至善路2段221号,始建于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宫样式设计建筑的宫殿式建筑,1965年新馆落成,1966年启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后改为国立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包括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清代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原热河行宫、中国青铜器之乡-宝鸡等处旧藏之精华,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捐赠的文物精品,共约60万件,分为书法、古画、碑帖、铜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珐琅器、雕刻、杂项、刺绣及缂丝、图书、文献等14类。   博物院经常维持有5000件左右的书画、文物展出,并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特展。馆内的.书画、织绣等易损展品每3个月更换1次。   中正纪念堂   推荐指数:★★★★★2880000   中正纪念堂位在台北市中,分别以杭州南路、中山南路、爱国东路、信义路的周界,占地为24.79顷,为纪念蒋介石于1976年(民国六十五年)筹建,全区包括中正纪念堂、中正纪念公园、牌楼、围捕、瞻仰大道、两侧为剧院及音乐厅,造型仿北平天坛之顶、埃及金字塔之体,高耸威严,全是中国宫殿式之建筑富丽堂皇之美,更显示浓烈的艺文气息。   总统府   推荐指数:★★★★★10800000   总统府是一处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一直是台湾的最高权利中心,于1919年完工。当时总督在办公室面向东方,可以眺望到四兽山以内的整个台北市,每天看着旭日东升,擘划着永续的宏图伟业。   另外,总统府距离中正纪念堂很近,可以安排在一起游览。   台北气候特点   台北市,位于台湾岛北部的台北盆地,四周均与新北市接壤,是台湾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与传播等的中心。辖16区,面积272平方公里,人口267万余。面积位于台湾第16位,人口位台湾第4位,人口密度为台湾第1位。2012年完成地区内生产总值5108.7亿元(人民币),位居台湾各市县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1079.97美元,位居台湾各市县第一位。这里是台湾近代历史的发展舞台,集许多台湾文化与人文地景之大成。台北为台湾的核心城市。也是台湾的工商业中心,全岛规模最大的公司、企业、银行、商店都总部设在这里。想知道台北的气候如何,台北气候有什么特点,什么时候去台北玩最好,就一起往下看吧!   台北位于台湾岛北部,海洋性气候,空气湿润。1月平均气温14℃左右,7月约25℃,气温年较差小,夏季长约8个月。年降水量约2000毫米。   游台北春秋冬最佳。台湾是我国受台风侵袭最多的地区,6~10月到这里旅游,要避开台风和暴雨时段,注意受听气象部门有关台风和暴雨的预报。冬季前往要带毛衣。   台湾的地势特征   台湾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3,低平地约占1/3。台湾岛为中国东部最高山岳分布区,玉山主峰海拔3952米(旧测3997米),为台湾和中国东部最高点。全岛山系纵贯南北,主脊中央山脉位置偏东,基本呈东北——西南走向,复背斜构造,自东而西包括4条大致并行的脉络,即:中央山脉及其东侧以大断层和纵谷分隔的海岸山脉(亦称台东山脉);中央山脉西侧为南北遥相联接的雪山山脉与玉山山脉及其西邻的阿里山脉。后者外侧为丘陵或台地连接的山麓地带。再西,低降为向台湾海峡延展的宽狭不一的冲积平原。台湾岛东部海岸山脉前缘大部分为急降于太平洋的陡崖深海。   台湾地形的特点:   山多平原少 、山高水急 、主体山脉偏东纵贯 、平原以西部较广 、长河大都向西流 、主要河川与山脉成横谷,多峡谷。台湾有五种地形:台地、平原、山地、盆地及丘陵。

台北的气候特点是什么特征

3,幼儿园小班绝句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绝句》教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绝句》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会认“绝、鹂”等6个生字,会写“绝、含”等4个生字,掌握“行”1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绝句》。   3.理解古诗《绝句》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绝、鹂”等6个生字,会写“绝、含”等4个生字,掌握“行”1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绝句》,理解诗句的大意。   难点   根据诗意想象画面,感悟春天的色彩明丽、景色迷人,感受诗人的心情。   三、复习导入   1.小组比赛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填句: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揭示诗题“绝句”,简要介绍诗人杜甫。   四、自读古诗,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画出生字新词。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3.汇报生字词解决情况,教师相机强调。   “行”是多音字,在诗中读“háng”,还有另外一个读音是“xíng”,组词“行走”。   4.同桌互认生字新词。   5.指名读诗,齐读,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五、图文对照,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思考:画面上有哪些景物?(柳树、黄鹂、白鹭、积雪、船)   2.看图思考:诗人是站在哪里看到这些景物的?(理解“窗含”“门泊”两个词语的意思)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先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根据学生的提问,师生一起答疑)   4.看图读古诗,想象诗人欣赏大自然美景时的心情。(让学生带着感情再读古诗)   5.梳理诗句,说说诗意。   (出示课文插图,小组讨论,说说诗意。)   六、活动激趣,记诵诗句   1.找对应的词语。老师读一个词语,要求学生找出与它相对应的词语。   (如:两个——一行,黄鹂——白鹭,翠柳——青天,窗——门,西岭——东吴,千秋雪——万里船。)   2.师说生读。(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相对应的诗句)   3.词语连诗。(老师出示诗中的任意一个词语,学生背出相对应的诗句)   4.情境背诗。(让学生扮演诗人,指着画面上的景物吟诗)   5.集体背诵。   七、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绝”“含”“岭” “吴”。引导学生交流记字方法,并练习组词。   2.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的记忆方法。   3.重点指导“绝”与“岭”的写法。   4.老师范写。   (指导学生把字写美观,提示容易写错的地方)   5.学生先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再书写,老师巡视。   八、拓展延伸   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试着背一背。   幼儿园小班《绝句》教案2   【教学目标】   1、带领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一些基础知识。(主要是文学体式、唐代诗人及其风格)   2、掌握杜甫的生平及体会情感取向。   3、学习并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点,主要是学会从一首诗的动词及形容词中把握作者情感,体会作者创作意图。   4、理解“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近年来虽然《考试说明》把诗歌鉴赏的要求定位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但在实际考查中,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所以过去多年的诗歌鉴赏的备考策略,往往强调指导学生认真分辨题型、明确。试题常见的置误方式、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等。但是,20xx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以主观表述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种命题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也迫使我们在诗歌鉴赏的教学及备考工作中及时采取新的策略。   根据考试说明,我们对20xx年诗歌鉴赏的命题走向有这样一个初步认识:材料的选择应该是浅易的、脍炙人口的,在设题角度上分两个方面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允许考生在尊重定论的基础上适度发挥。所以,这节高考诗词鉴赏指导课主要围绕《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设计,使学生掌握把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点。   2、学生情况分析   为了既能体现命题者在《考试说明》中所提出的“初步鉴赏”的要求,又能在题目的区分度上达到理想状态,高考所选择的诗歌材料应会比较浅显,学生能初步读懂。经过一轮训练,学生对诗歌主观题的命题形式基本了解,但在真正读懂诗歌的思想内容,把相关的表达技巧与具体的诗句关键词的把握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本节课的设计把培养学生把握关键词并以此来获得诗人情感信息作为重点。   3、教学方法分析   针对学生文化底蕴薄弱,诗词形象思维能力差等特点,本课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等优点,采用音乐、动画、图片等营造诗歌气氛,调动学生的情感。本课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小结和学生的朗读、分析等互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的目标。   【教学重点】   1、杜甫的生平及情感取向。   2、通过动词及形容词来把握诗人情感,分析诗歌内容。   3、了解并掌握“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题   以文学体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进入唐诗,顺带复习中国文学史上的几种常见文学体式。   二、了解杜甫生平并把握其情感取向   1、生平概述   杜甫,字子美,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原籍襄阳,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居长安。及安史之乱,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弃官。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途中。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有《杜工部集》。   2、通过两首诗体味杜甫的`爱国情感   3、引入《绝句》   三、讲解《绝句》   (一)通过直观观察及朗读来体味诗歌所反映出来的作者情感。   (二)通过分析诗中的关键词语来体味作者情感,使同学了解诗歌鉴赏的要点。   1、分析动词入“情”   鸣:①请同学找出能够形容鸟叫的词语并归为两类   ②创设情境表现黄鹂的存在状态   上:①如果用“冲”字代替会改变什么?   ②概括理想中的“上”这个动作   小结:表现了初春景色宜人和诗人喜悦的情怀。   含:引导得出“含”字所表现的诗人情感   泊:通过此字体会作者思绪   小结:写出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欲架舟重游江南的愿望   2、分析形容词入“境”   可以根据四个形容词制成四幅图画,在引导学生给四幅画命名、调配画面色彩的同时体会作者情感   3、分析数词入“趣”   用对比法使学生看到数词的作用   黄鹂加上两个,成对出现,当然就雌雄合鸣,具有喜庆意味,气氛就融合协调了。   白鹭加上一行,就写出了白鹭成行起飞的特征,令人更感到真实而富韵味。   雪而千秋,言其积累之年深日久,可见西岭之高寒。(时间)   船而万里,言其来程之遥远,重游江南之思绪,越迁越长了。(空间)   。总结:一鸣一上,近景清脆,远景悠扬,一收一放,远大的要收回来,近处的却放出去。在空旷辽阔的画面中,雄浑博大的境界出来了。   四、点出“寓情于景”的。写作特点   五、作业:   根据所讲鉴赏方法鉴赏《滁州西涧》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背景:在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但他为中唐政治弊败而忧虑,百姓生活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进退两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曾明确表示自己是“扁舟不系与心同”,表示自己虽怀智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无所作为。   幼儿园小班《绝句》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诗中生字“鹂”“鹭”,能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门泊”、“万里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绝句》。   3、借助贴图,难词质疑,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的感情,培养审美情趣。   4、通过本课学习,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并提高鉴赏能力,同时引发学生萌动诗情,动手尝试写一写关于春天的诗。   二、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诗意,有感情地通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愉悦之情。   三、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关诗句的意思。   2、 品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重音,引导学生体会语感。   四、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绝句》贴图,配乐磁带。   学生:查找诗人资料和已学过的作品,查找“绝句”的定义。   五、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题解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当严寒的冬天过去的时候,什么季节来临了?春天是什么样的?   2、是呀,春天万物复苏、繁华似锦,到处都充满了生机!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诗,这就是——(揭题齐读)   3、引导学生解题,介绍绝句与杜甫的资料。   4、教师简介.写作背景。   二、初读诗句,读准字音、学会生字。   过渡: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们想读一读杜甫的这首即兴之作吗?   1、学生按要求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学会生字)   2、检查自学情况。   (1) 出示生字:“鹂”“鹭”。指名读,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学生描红。   (2) 指名读诗正音。   三、精读诗句,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一)借助贴图,理解诗意。   1、学生默读,用笔画出诗中写到的景物。   2、汇报交流,教师出示景物图。   3、 指名学生贴图,说说理由,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含意。   4、出示整图,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那么,谁能读出诗人这种欢快的心情?谁再来读读看?   (二)引导质疑,突破难点。   1、引导质疑:读到这儿,古诗中还有那些地方,你们弄不懂的?   2、交流释疑。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窗含”、“千秋雪”、“万里船”。   “窗含”:窗?诗人透过什么看到翠柳、黄鹂等这些景物?(教师贴出窗框图)你们看,西岭上的雪就好像是镶嵌在窗户里的……   “万里船”:为什么说是万里?   3、理解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指名说。   4、教师小结:诗人正是透过窗户看到了近处的——,远处的——(相机板书:近景、远景)   (三)诵读诗句,体会语感。   1、既然是古诗,就要读出古诗的韵味。谁能说说怎样才能读出韵味?   2、同桌诵读诗句,体会语感,尝试用斜线画出诗句中的停顿。   3、指名同桌汇报:一生读,一生板演。其他学生点评。   4、男女生按标记赛读、背诵。   5、配乐齐背古诗。   四、拓展练习,尝试作诗。   1、引导学生背诵其他春天的古诗,并试着说说古诗写了春天的什么景物。   2、引导诗歌写法:这些春天的诗告诉我们只要善于抓住最能突出春天特色的景物,比如春雨、春潮、春柳,就能写出春天的蓬勃生机。   3、出示有关春景图二幅。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春天,你们看——(贴图)   这是——这是——这些都是春姑娘的使者,看看图,想想还有哪些景物也是春姑娘的使者呢?让我们拿起笔来当名小诗人,写一写我们身边的春天,好吗?可以写儿歌这类现代诗,也可以模仿绝句写一写古体诗,题目自定。   小诗人们准备好了吗?好!开始!   4、 学生自己创作诗歌。(可播放一段古典音乐)   五、布置作业,让学生自选两项。   1、背诵并默写《绝句》。   2、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准备在早晨会的古诗园地向全班同学介绍。   3、收集其他诗人描写春天的诗作,准备参加“春之声”赛诗会。   4、把你已经创作好的春天的诗,向本班“春之声”诗刊投稿。   幼儿园小班《绝句》教案4   教学内容:   教学第一首古诗《绝句》。   教学目标:   1、能读懂古诗《绝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泊的字音;能结合诗句理解含、千秋、泊等词语。   3、会背诵、默写《绝句》。   4、初步感受古诗中所描绘的景色。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说说学古诗的基本方法。   (2)揭题,板书:古诗二首   (3)教师范读。   思考:这两首诗写哪个季节的景色?写了哪些景物?   二、教学《绝句》。   1、解题:绝句是旧诗体裁之一,一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有的古诗按诗的内容列题目,这首诗就用旧诗体裁做题目。   2、介绍作者:杜甫,唐代诗人。这是他重返成都时写的。他自幼好学,七岁就会吟诗,他的诗很有名。   3、初读古诗。   (1)自由读,拼读生字音节,观察插图,想想哪些地方你能读懂。   (2)检查自学效果。认读生字和多音字泊。   (3)指名朗读古诗,说说哪些地方学懂了。   4、再读古诗,逐句理解。   (1)理解第1句。   问:鸣是什么意思?翠柳指什么?鸣翠柳怎么理解?   回答后,教师小结:黄鹂,鸟的名称,又叫黄鹂,这句的意思是:两只黄鹂在翠绿色的柳丛中一唱一和地叫着。   (2)理解第2句。   问:一行是什么意思?青天指什么?上青天怎样理解?   回答后教师小结:白鹭是一种颈和腿都很长的白色水鸟。青天:蓝色的天空。这句诗的意思是:一群白鹭在蓝色的天空中排成一字形飞翔。   (3)理解第3句。   问:窗含是什么意思?千秋雪指什么?   回答后教师小结:窗含,从屋里往窗外看,外面的景物就像被窗口包含着。也就是窗柜里围着的景物。千秋指好多年。这句诗的意思是:从窗口可以看见岷山终年不化的积雪。   (4)理解第4句。   问:泊是什么意思?万里船指什么?   回答后教师小结:泊是船在岸边停靠的意思。东吴是指古代吴国所在地,指长江中下游一带,在我国东部。这句的意思是:门外江边停靠着远航东吴,行程万里的船只。   5、自由读古诗,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   6、指名朗读古诗,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朗读、背诵。   四、默写《绝句》,完成《作业本》第6题。   五、完成《作业本》第2、3、5题。   课后反思:   在古诗的教学中,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即:让学生读古诗理解古诗中一些词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读、背整首诗。往往忽视了课文中插图的作用。课文中的插图我仔细观察和古诗的意思是有密切联系的。在教学中,我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自己先理解古诗的意思,然后再理解。发现有些不用教师讲解,学生就能理解。因此在教学古诗时千万别忘记插图的作用。   幼儿园小班《绝句》教案5   一、教学目标   观察1、2句和3、4   句,看看它们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2)理解1、2句,重点理解“翠、青、青天”   (3)比一比,看谁说得好:先默读诗句,再闭眼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然后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先小组讨论;   再全班交流。   (4)了解作者的叙述顺序及在颜色上的捕捉、铺设的精妙。   (5)学习3、4句,重点理解“千秋、含、泊、万里船”(借助学生的生活实际)   (6)说说诗句的意思   (7)理解作者蕴涵于诗歌中的感情(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   (8)欣赏体会这首诗歌的美(以讨论形式进行)   A、色彩美:黄、翠、白、青   B、声音美:鸣   C、动静相衬美:前2句与后2句的动静相衬   D、远近搭配布局美:第一联与第二联,第三联与第四联的结合   E、寓情于景美:   二、朗读古诗,背诵。   三、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解题《早发白帝城》   〈二〉、了解李白的   有关资料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四〉、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字音   2、记字形,理解词义   朝辞、白帝、彩云间、还、啼、猿、轻舟、万重山   〈五〉、理解诗句意思   1、小组内说说诗句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讨论,可以向“邻居”请教。   2、每小组汇报一句,其他小组可以补充,重点理解“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3、指名学生将诗歌大意串讲一遍,力求做到流畅通顺   〈六〉、欣赏诗歌,说说自己对这首诗歌的看法   (1)景色之美   (2)作者心情的畅美   (3)节奏韵律美   (4)用词之美:彩云间、轻舟、一日还、万重山   〈七〉、指导朗读   (1)关于本诗的韵脚与押韵   (2)本诗的节奏与停顿划分   (3)学生试读,老师范读,比较点评   (4)比赛朗读   〈八〉、布置作业

幼儿园小班绝句教案

4,绝句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绝句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绝句教案 篇1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注释】   1.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今译】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   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解说】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绝句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观察1、2句和3、4   句,看看它们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2)理解1、2句,重点理解“翠、青、青天”   (3)比一比,看谁说得好:先默读诗句,再闭眼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然后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先小组讨论;   再全班交流。   (4)了解作者的叙述顺序及在颜色上的捕捉、铺设的精妙。   (5)学习3、4句,重点理解“千秋、含、泊、万里船”(借助学生的生活实际)   (6)说说诗句的意思   (7)理解作者蕴涵于诗歌中的感情(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   (8)欣赏体会这首诗歌的美(以讨论形式进行)   A、色彩美:黄、翠、白、青   B、声音美:鸣   C、动静相衬美:前2句与后2句的动静相衬   D、远近搭配布局美:第一联与第二联,第三联与第四联的结合   E、寓情于景美:    二、朗读古诗,背诵。    三、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解题《早发白帝城》    〈二〉、了解李白的   有关资料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四〉、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字音   2、记字形,理解词义   朝辞、白帝、彩云间、还、啼、猿、轻舟、万重山    〈五〉、理解诗句意思   1、小组内说说诗句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讨论,可以向“邻居”请教。   2、每小组汇报一句,其他小组可以补充,重点理解“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3、指名学生将诗歌大意串讲一遍,力求做到流畅通顺    〈六〉、欣赏诗歌,说说自己对这首诗歌的看法   (1)景色之美   (2)作者心情的畅美   (3)节奏韵律美   (4)用词之美:彩云间、轻舟、一日还、万重山    〈七〉、指导朗读   (1)关于本诗的韵脚与押韵   (2)本诗的节奏与停顿划分   (3)学生试读,老师范读,比较点评   (4)比赛朗读    〈八〉、布置作业 绝句教案 篇3   一、出示课题   二、介绍作者初步感知   三、教师出示挂图,范读古诗《绝句》   四、教师指导学生理解古诗《绝句》   (一)学习第一诗句   1、师出示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讨论诗句意思   3、教师规范诗句意思的语言   4、教师指导朗读   5、学生朗读背诵   (二)学习第二诗句   1、师出示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教师引导理解词语:窗含?千秋?门泊?东吴?   3、讨论诗句的意思   4、教师引导学生叙述诗句的意思   5、教师指导朗读   6、学生朗读背诵   五、整体感知   1、指导朗读全诗   2、分析古诗的色彩美(黄、翠、白、青)让学生绘画   3、分析古诗的韵律美(指导感受)   让学生朗读   4、分析古诗的语言美(体会诗句的对偶美)   让学生画词   六、体会背诵 绝句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利用注释,展开想象,理解诗句,读懂古诗。   2、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初步了解古诗对仗工整的特点,想象诗人所描绘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背诵,默写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绝句》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并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的意境。    课前准备: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步入“与古人同行。”还是老样子,进行“背诵古诗擂台赛”。    教学内容:    一、揭示课题。   1、设境激趣   2、板书课题   3、背景简介   课前,刘老师布置同学们查阅与这首诗有关的资料,或有关杜甫大诗人的资料,谁找到了,愿意把他找到的告诉大家吗?   师小结:他一生在穷困和战乱中度过的,但这一首诗却是在他心情愉快的情况下写的,那时,一场战乱刚过,老百姓终于能过上安定的生活,(师简介“安史之乱”)杜甫写的这首诗就是反映当时太平环境下的情景。    二、初读古诗,点明学法。   1、点明学法   师:平时我们学一首古诗,大体分几步?(师生齐说五步骤。)   [第一步、读准字音。第二步、感受意境。第三步、理解古诗。第四步、读出感情。第五步、背诵默写。]今天,我们就按这五步骤来学习《绝句》。   2、读通古诗   (自由朗读这首诗-同桌互读互评-指名读-评议。)   3、小组交流合作    三、理解古诗,交流汇报。    四、感受意境。   1、选择方式,感受诗意   师:刚才我们已经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那么,在你的脑中,是一幅怎样的画呢?请同学们自由想象,可以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也可以闭上眼睛想象,擅长画画的同学也可以画画,还有什么别的方法都可以试一试。   2、展示学生作品、小结   诗人不是画家,但胜过画家,仅仅用了二十八个字,就描绘出了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美丽多彩的春景图。   3、朗读古诗   学生用朗读的方式来表现这首诗。   4、描述意境   学生用描述的方式来感受诗境。(学生说)    五、读出感情。    1、自由朗读   师:多美的一幅画面啊!能通过你的朗读把这些美表现出来吗?   (先自己读一读--读给小伙伴们听--指名读)   2、录音范读   3、感情朗读   师:是啊!船从万里之遥的东吴而来,动乱之后,这条江的交通畅通无阻了,诗人可以乘舟返回故乡与亲人团聚,这又怎能不叫诗人喜上心头呢?再读这首诗,把诗人的这种心情读出来。(指名读)    六、背诵、识字、默写。   1、指导背诵   师:这么美的诗,不背下来多可惜啊!(学生自由读,再同桌互背)   (指名背、齐背)   2、识字   师:懂得背诵还不够,还要把它默写下来。在默写之前,我们先来识记诗中的三个生字,同学们先自己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三个生字的?   3、默写古诗    七、总结 绝句教案 篇5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词人李清照的诗(板书:李清照)   2、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你们搜集李清照的有关资料,我们一起来交流。   (学生交流资料)   3、同学们的资料很详细也很全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李清照写的这首(板书课题及古诗,学生随老师板书念).   二:整体感知古诗   1.师范读古诗.   2.生读古诗,要读通顺流利.读熟后可读给同桌听.   3.指名学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首诗赞颂的是谁?   三:利用网络,理解古诗内容   (一).理解前两行诗句.   1.自读古诗,读后从古诗中找出两个赞颂项羽的词语.   2.你找的是那两个词?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词的?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人杰”和”鬼雄”的意思.)   3.前两行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找两三名学生说前两行诗句的意思.)   4.这两行要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读出英雄气概)   5.现自己试读,再指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评议.   (二).查找资料,理解后两行诗句.   1.齐读后两行诗句.   2.提问:读后你有什么疑问,最想知道什么?   (项羽是谁?他为什么不肯过江东?江东是什么地方?等)   师:善于提问时很好的学习习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才会学到更多的指示,这节课老师就把问题交给你们,利用上网查找资料的方式自己解决问题,有信心吗?   3.教师指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   (1).在”百度搜索”中输入”项羽”两个字,然后点击搜索.   (2).教师推荐选项:1.项羽;2.楚汉之争和汉朝建立;3.项羽.   (3).自己选择一项了解有关内容.   (学生自读资料,教师巡视指导.)   (4)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把你了解到的说给同学听。   (学生交流资料)   观察资料中的项羽画像,你有什么感觉,从哪感觉到的?   (学生说说自己的感觉)   (5)提问:通过李清照对项羽的赞颂及刚才咱们了解到的资料,你认为项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说自己的看法:宁死不屈、不苟且偷生、有英雄气概等)   师:是啊,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绝不屈膝投降。   (6)后两行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7)读诗,读出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节。   (学生自读、同桌读、指明读,并互相评议)   四:了解写作背景体会感情。   (1)、师: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至今思项羽”,宋朝女词人为什么要去追思一位一千多年前失败的英雄呢?这和作者当时所处时代背景有直接关系,谁把课前搜集到的作者所处年代及当时的写作背景给大家念一念?   (学生交流资料:靖康之变及写作背景。)   教师播放一段带有解说的“靖康之变”的电影资料。   (2)、师: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年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远。此时,作者在赞颂项羽,思念项羽的同时,还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学生说:对南宋统治者的愤恨、失去家园的悲痛、为国家担忧等)   (3)、此时作者是怎样的心情?(气愤、伤心等)   (4)、再度,读出作者当时的心情。   (自读、指明读,互相评议)   (5)师:处于封建时期的李清照,虽是一名柔弱女子,而她不仅在文学上能流芳百世,同时,能有如此的英雄气节,实在令人佩服。   (6)、再读诗,读出作者报效祖国的气节。   (自读、指明读,互相评议)   (7)真正的英雄是能够激励后人的,项羽的宁死不屈与南宋统治者的贪生怕死形成鲜明的对比,《夏日绝句》一诗既是对项羽英雄气概的赞颂,又是对南宋懦夫的讽刺,更是李清照高尚民族气节的铿锵表白。   (8)在次读诗,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可外延伸   (1)上网搜集李清照其他诗词,读一读,并把自己最喜欢的诗词读给同学听。   (2)教师推荐另一位绍兴女英雄——秋瑾。   课后上网查找秋瑾资料及他写的诗句。 绝句教案 篇6   [教学过程]   一、导语揭题,激发兴趣   1、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谁啊?----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齐读课题]绝句是旧诗的一种体裁,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就称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就称七言绝句。这一首诗就是一首几言绝句?(七言绝句)这首七言绝句是杜甫在公元12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前64年重返成都杜甫草堂时所作的《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公元763年震憾唐王朝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息,忧国忧民的杜甫听到这一消息,心境由沉闷变得开朗,诗人重返旧居,看到进姓又过上太平日子,看到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生机勃勃的春景,心情十分愉悦,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没有事先拟好题目,就用绝句这种诗的体载名称作了诗题。下面请同学们各自把诗句读一读,生字要读准。   2、学生自读。   3、复习生字。在这首诗里有三个生字,我们一齐来复习一下。   4、指名读诗:同学们会读这首诗吗?老师请四位同学一人读一句,开火车,谁愿意?(请两组)   二,范读创设情境   1、学习第一句   (1)听范读录音:同学们读得挺顺利,但读诗要有感情。老师准备了这首诗的配乐诵读,同学们想听听吗?(想)同学们可以边听边想象,诗句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用语言创设情境:听着这充满感情地诵读,我们仿佛走近了诗人,也来到了四川成都杜甫草堂,草堂周围的景色真是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出示画)(语言引导学生看图入情境):此时正是三月天气,日光柔和,微风徐徐。一日清晨,诗人杜甫正在桌案前研读诗文,忽然听到屋外传来一阵阵清脆婉转的鸟鸣声,诗人循声望去,看到了什么?(黄鹂)黄鹂有同学知道吗?(贴黄鹂)   (3)介绍黄鹂。黄鹂是一种很美丽又会唱歌的小鸟,羽毛大部分是黄色的。   (4)学习“翠”、“鸣”。那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儿在哪儿鸣叫呢?(柳树枝间)怎样的柳树呢,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翠是什么意思?(嫩绿、翠绿的意思)可见此时正是什么时节?(早春时节)那么你们想,美丽的黄鹂鸟儿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样地鸣叫呢?(欢快地、自由自在地)   (5)读第一句诗。让我们一齐用欢快的语调,读一读第一句诗,注意七言绝句的(2、-2、-3)的节奏。   (6)说句意。第一句诗的意思同学们理解吗,谁能说说。(两只活泼可爱的黄鹂鸟儿在翠绿的柳枝间欢快的鸣叫着。)   2、学习第二句诗   (1)描绘情境。诗人正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白鹭)贴白鹭。   (2)介绍白鹭:白鹭是一种水鸟,浑身羽毛洁白,腿脚细长,在天空飞翔的身姿十分优美。   (3)讲“一行”、“青天”。那是一只白鹭吗?(不是)诗中哪能个词告诉你的?(一行)这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哪儿?(青天),青天是什么意思?(蔚蓝的天空)这里的青是碧蓝、瓦蓝的意思。   (4)说句意。那么二句诗的意思同学们会说吗?(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蔚蓝的天空)   (5)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样的画面可真美啊,让我们齐读第二句诗,读出画面的美来。   3、体会诗境   (1)诗人作诗用语凝炼明快,仅仅两句诗就已使我们浮想联翩,画面里的色彩,诗中都体现出来了,你找到了诗中描写色彩的字吗?老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着重号点出来。(黄、白、青、蓝)   (2)诗人用黄绿相映,青白对照,用色彩鲜明的字写出春天景物的独特鲜艳的色彩特征。我们在读这两句诗时就觉得仿佛有这样一幅早春美景图展现于我们眼前。同学们能不能看着画面,结合诗句,试着用自己美好语言描绘画面,同学们可以按这样的句式来说:   出示句式: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空,柳树,黄鹂,白鹭。诗人觉得眼前的一切就像。   (3)同学们描绘得真美啊,让我们把一、二两句诗联起来读一读,读出画面的美来。   4、学习第三句   (1)读着读着,我们大家都沉浸在一片美好的春色之中,到处莺歌燕舞,生机勃勃,到处绿柳垂丝,春意融融,诗人杜甫被眼前的美景拔动了诗弦,不禁在心中吟诵,斟酌诗句,这时他一抬头,却又被什么吸引住了?(诗人被远处的西岭雪山给吸引住了)贴西岭   (2)讲解“千秋”、“含”。西岭是位于成都西边的岷山,那诗人说:“西岭千秋雪”,可以怎样解释?(西岭上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这里的“千秋”是指什么?(时间长久)诗人是从哪儿看到覆盖积雪的西岭山的?(诗人从窗口向远望),画(囗),你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中“含”的意思吗?含就着衔着、镶嵌的意思。同学们觉得这句诗中的“含”字用得好吗?这样我们不妨用其他的字来换换,可以用哪些字来换?(有、里、内、前)我们选两个字换上读读看,比较比较,体会体会。“窗有西岭千秋雪”,你们觉得怎么样?(太一般了)“窗嵌西岭千秋雪”,(嵌字写出西岭雪山像一幅画镶嵌于窗框之中,只是静态的画。)可是,我们一般说人才含着什么,这儿用了“含”字还好像把窗框写活了,写出画面的动态之美,更有了动感,诗中静动结合,充满生机。这个“含”字用得真妙,让我们一齐读第三句诗,突出“含”字。   (3)说诗句大意。(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景色像衔在窗框里一样)   5、学习第四句诗   (1)诗人凭窗远眺岷山雪峰,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赞叹不已,不知不觉,笔已经拿在手里很长时间了,诗人想起要写下诗句,一低头,却又看见门前的什么?(门前停靠在岸边的船只)边贴船只边叙述:船只不在航行吗?你从哪个字知道的?(泊),泊就是停靠的意思。东吴是指长江下游,江苏一带建立东吴政权,所以诗又用东吴指代长江下游,江苏一带的地方。   (2)你会解释东吴万里船的意思吗?(从遥远的东吴航行来的船只)那“万里”在这里是指什么?(路途遥远)现在同学们能解释这句诗的大意吗?(门前的岸边停靠着千里迢迢航行而来的船只),船只能沿岷江,穿三峡,一路畅行无阻的情形只有在和平环境里才会出现,诗人看到这种情景,心情会是怎样的?(欢快、愉悦、舒畅)   (3)让我们一起用愉快的语气读第四句诗。   6、体会诗情   (1)此时杜甫重返草堂故居,已是“安史之乱”得以平定的第二年,诗人心情愉悦,才会有闲情逸致抬头远眺西岭雪景,俯首感受鸟语花香的明媚春色。所以诗三/四句就写了诗人远望近观的情形,同学们能不能按这样的句式来说说:   诗人抬头向远处看,只见,低头看近处,只见,看到这番情景,诗人心中。   (2)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把三、四两句联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四、表演情境   1、刚才通过想象画面,我们理解了每句诗的大意,走近了诗人,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做大诗人杜甫,把诗人作诗的情景给大家表演表演。现在黑板上的这幅画,正无限的扩大、扩大……于是,我们这儿成了杜甫草堂,屋外的春色真是美如画。此时,正是阳春三月,阳光柔和,微风徐徐。一日清晨,诗人正在桌案前研读诗文,忽听屋外传来一阵阵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循声望去,诗人看到草堂附近怎样的一幅春景图,可以先向我们介绍介绍,而后诗人挥毫泼墨,并为我们高声呤诵所作的诗。先请大家在座位上讨论讨论,练习练习。   2、学生表演   3、真是一首好诗啊,如此佳作,我们怎能不呤诵呤诵。   4、齐诵全诗。   五、小结   这堂课我们一齐走近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弄清了每句诗的意思,还想象画面,感受诗的意境。全诗描写了草堂附近的明媚春光,表达了诗人愉悦,欢快的心情。课后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背诵全诗并抄写一遍。 绝句教案 篇7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词人李清照的诗(板书:李清照)   2、课前,老师已经安排你们搜集李清照的有关资料,我们一起来交流。   (同学交流资料)   3、同学们的资料很详细也很全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李清照写的这首 >(板书课题和古诗,同学随老师板书念).   二:整体感知古诗   1. 师范读古诗.   2. 生读古诗,要读通顺流利.读熟后可读给同桌听.   3. 指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首诗赞颂的是谁?   三:利用网络,理解古诗内容   (一).理解前两行诗句.   1. 自读古诗,读后从古诗中找出两个赞颂项羽的词语.   2. 你找的是那两个词?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词的?   (同学用自身的话说说”人杰”和”鬼雄”的意思.)   3. 前两行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身的话说说吗?   (找两三名同学说前两行诗句的意思.)   4. 这两行要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读出英雄气概)   5. 现自身试读,再指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评议.   (二).查找资料,理解后两行诗句.   1. 齐读后两行诗句.   2. 提问:读后你有什么疑问,最想知道什么?   (项羽是谁?他为什么不肯过江东?江东是什么地方?等)   师:善于提问时很好的学习习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才会学到更多的指示,这节课老师就把问题交给你们,利用上网查找资料的方式自身解决问题,有信心吗?   3. 教师指导同学上网查找资料.   (1).在”百度搜索”中输入”项羽”两个字,然后点击搜索.   (2).教师推荐选项:1.项羽;2.楚汉之争和汉朝建立;3.项羽.   (3).自身选择一项了解有关内容.   (同学自读资料,教师巡视指导.)   (4)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把你了解到的说给同学听。   (同学交流资料)   观察资料中的项羽画像,你有什么感觉,从哪感觉到的?   (同学说说自身的感觉)   (5)提问:通过李清照对项羽的赞颂和刚才咱们了解到的资料,你认为项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同学说自身的看法:宁死不屈、不苟且偷生、有英雄气概等)   师:是啊,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绝不屈膝投降。   (6)后两行是什么意思,用自身的话说一说。   (7)读诗,读出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节。   (同学自读、同桌读、指明读,并互相评议)   四:了解写作背景体会感情。   (1)、师: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至今思项羽”,宋朝女词人为什么要去追思一位一千多年前失败的英雄呢?这和作者当时所处时代背景有直接关系,谁把课前搜集到的作者所处年代和当时的写作背景给大家念一念?   (同学交流资料:靖康之变和写作背景。)   教师播放一段带有解说的“靖康之变”的电影资料。   (2)、师: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年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浸于享乐,不思恢复中远。此时,作者在赞颂项羽,思念项羽的同时,还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同学说:对南宋统治者的愤恨、失去家园的悲哀、为国家担忧等)   (3)、此时作者是怎样的心情?(气愤、伤心等)   (4)、再度,读出作者当时的心情。   (自读、指明读,互相评议)   (5)师:处于封建时期的李清照,虽是一名柔弱女子,而她不只在文学上能流芳百世,同时,能有如此的英雄气节,实在令人佩服。   (6)、再读诗,读出作者报效祖国的气节。   (自读、指明读,互相评议)   (7)真正的英雄是能够激励后人的,项羽的宁死不屈与南宋统治者的贪生怕死形成鲜明的对比,《夏日绝句》一诗既是对项羽英雄气概的赞颂,又是对南宋懦夫的讽刺,更是李清照高尚民族气节的铿锵表达。   (8)在次读诗,读出自身的感受。   五:可外延伸   (1)上网搜集李清照其他诗词,读一读,并把自身最喜欢的诗词读给同学听。   (2)教师推荐另一位绍兴女英雄——秋瑾。   课后上网查找秋瑾资料和他写的诗句。
文章TAG:于景美于景景美怎么

最近更新

  • 霍金故事,概括霍金的顽强的生命故事

    概括霍金的顽强的生命故事1985年霍金丧失语言能力,表达思想唯一的工具是一台电脑声音合成器.他用仅能活动的几个手指操纵一个特制的鼠标器在电脑屏幕上选择字母、单词来造句,然后通过电脑 ......

    商丘市 日期:2023-05-06

  • 积累的名言,积累名言

    本文目录一览1,积累名言2,有关积累的名言3,积累名言警句4,关于积累的名言警句1,积累名言始于足下人无远虑{0}2,有关积累的名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1 ......

    商丘市 日期:2023-05-06

  • 马蹄的功效,请问马蹄有什么作用

    请问马蹄有什么作用2,荸荠有什么好处呢1,请问马蹄有什么作用凉血,清热解毒,滋阴消湿2,荸荠有什么好处呢荸荠,我国古代最早的名物工具书《尔雅》称之为凫茈,是因为凫鸟喜食而得名。它鲜 ......

    商丘市 日期:2023-05-06

  • 青岛到西安,青岛兴龙通物流已接通从山东到西安快速路

    青岛市,山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又称岛城、胶澳、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特大城市,国务院批准的中国重要沿海中心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港口城市,根据物流相关信息查询得知青岛兴龙 ......

    商丘市 日期:2023-05-06

  • 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包括哪几个反应阶段

    光合作用包括哪几个反应阶段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这两个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0}2,光合反应的光反应阶段叶绿体内的囊状结构更准确于是"囊状结构"其 ......

    商丘市 日期:2023-05-06

  • 员工转正工作总结,试用期结束转正前的工作总结

    试用期结束转正前的工作总结就是简单描述一下工作环境和环节,然后表扬和夸奖和你一起工作和教你的人,最后感谢公司给你的工作机会2,试用期转正小结主要写一下主要的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 ......

    商丘市 日期:2023-05-05

  • 超级男人,超级男人训练营专门开设形象课提升学员情商

    形象课训练营主张超级男人你绝对不能忽视自己的形象,而要时刻照顾好自己的形象,专门开设形象课,普及形象和外貌的知识,帮助学员快速找到帅哥的感觉,体能类全面提升男人体能能快速满足各种环 ......

    商丘市 日期:2023-05-05

  • 西瓜栽培技术,西瓜怎么种?

    种植前西瓜,将西瓜籽粒饱满、生长健康的种子用清水浸泡10小时,然后取出晾干,再用湿水,这时候就要把西瓜藤蔓的顶部抬起来,拍松底部的土,然后旋转瓜苗,使其落到地里,这样西瓜苗就可以爬 ......

    商丘市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