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与山药、扁豆、米芽等健脾消食的药物配伍,或取太子15g人参、20g莲子,加水入锅煮至莲子肉熟,吃莲子肉,喝汤;发热恢复期出现口干舌燥、烦躁不安、气短乏力等气阴两伤症状,可用太子参地黄、知母、麦冬、竹叶,3、太子人参,中药的名称,1,太子人参的功效与作用:益气健脾,生津润肺。
1,太子人参的功效与作用:益气健脾,生津润肺。常用于脾虚乏力,食欲不振,病后体虚,气阴两虚,自汗口渴,肺燥干咳。2、麦冬的功效和作用:止渴、润肺、止咳。用于肺胃阴虚所致的津亏、口渴、干咳、咯血;发热后期心阴不足,心悸怔忡,热伤津液。3、太子人参,中药的名称。它是石竹科植物竹节人参的干燥块根。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4.麦冬,中草药的名字。本品为百合科麦冬(麦冬)的干燥块根。
Hello,太子人参性平,味甘,微苦,具有益气生津的作用,在中医临床上应用广泛。一般来说,口干、烦躁、心悸、失眠、乏力、厌食、手足心热等气阴两虚症状的患者都可以使用。可与其他药物合用,单煎服用。通常用量为10-30克,可根据病情增减。久病体弱者,脾胃受伤,出现饮食减少、乏力、自汗等症状。,可与山药、扁豆、米芽等健脾消食的药物配伍,或取太子 15g人参、20g莲子,加水入锅煮至莲子肉熟,吃莲子肉,喝汤;发热恢复期出现口干舌燥、烦躁不安、气短乏力等气阴两伤症状,可用太子参地黄、知母、麦冬、竹叶。秋季或暖冬,肺易受温热燥邪损害,发病时常出现发热、口鼻干燥、口渴、干咳、气短、痰少等症状。可以用太子紫参、麦冬、百合、贝母等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的药物。
3、 太子参有什么药用功效?太子人参是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通参、四叶防己、异叶繁缕(见图2-15)。以块根入药,含有皂甙、淀粉和果糖。甘、苦、平,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虚、乏力、食欲不振、肺虚、咳嗽、心悸、口干、自汗等,主产于江苏、山东、福建,此外,安徽、浙江、上海等地也有大规模种植。目前在福建省柘荣县、贵州省凯里市有GAP种植基地,太子贝母和延胡索一样,都是多年生植物,秋天生根,春天发芽,夏天枯萎休眠,生长期很短。适合温和湿润的气候,在旬平均气温10 ~ 20℃的条件下,生长旺盛,怕热,怕高温,怕强光照射。温度超过30℃,就会长势不佳,要求土壤疏松肥沃,喜肥,怕涝。地面积水容易造成烂根,也禁止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