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广东地区过“鬼节”不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而是在农历七月十四。鬼节是鬼门关大开的日子,所谓“七月十四,鬼放肆,现实生活中七月十四是我们祭祀自己祖先的日子,在这一天都在为自己的先人烧纸钱,送去祝福,每年七月十四/五称为中元节,盂兰节或鬼节,今天活着的人一起思念过去的人,共同送去对先人的祝福,也是我们最基本的信仰。
1、广东有些地方过七月十四,有些地方过七月十五?有什么区别吗?
农历七月十五则是我们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元节”。为什么广东地区过“鬼节”不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而是在农历七月十四,为什么要提前一天呢?这里有一个故事:以前广西、广东的老百姓也在农历七月十五过节。到宋朝末年,南方战乱,广西广东的老百姓正准备过中元节,听闻元军大举进攻岭南,为避战乱,为了避免因过节而被敌人一网打尽,先人们就只好提前一天过节了,
民间在中元节这一天搞一些祭祀活动,拯救那些孤魂野鬼,应当与地官的赦罪有关,后来便一直延续下来。鬼节是鬼门关大开的日子,所谓“七月十四,鬼放肆!”传说由农历七月一日起,地府中的游魂野鬼就开始被释放出来,他们可以在人间游离一段时间,接受人们的祭祀,直至七月三十,鬼门关会再度关闭,鬼节的节期亦就此结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节,又称中元节、麻姑节、七月半或鬼节,过去人们在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还准备一些菜肴、酒、饭、金银衣纸之类到路口去祭祀鬼神,七月十五又是佛教的盂兰盆节,传说是目莲救母的故事,源自佛教传说:目连的母亲坠入饿鬼道中,过著吃不饱的生活。目连于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
目连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为他念《盂兰盆经》,嘱咐他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以祭其母,目连按佛组指点,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准备百味五果,各种用具,装入盆中,供养十方僧众,其母才脱离恶鬼界,升入天堂。佛祖有鉴于此,推而广之,要求佛门弟子尽心行孝,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恩情,
2、古代人是怎样过七月十四节的?有故事吗?
农历七月十四俗称鬼节。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历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暂的自由,享受人间美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每年七月十四/五称为中元节,盂兰节或鬼节。过去人们在这天晚上除祭祀自己的祖先外,还准备一些酒菜之类的到路口祭祀鬼神。民间在这一天搞一些祭祀活动,拯救那些孤魂野鬼,防止他们为祸人间,又或祈求鬼魂帮助他们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家人平安,
据说当日阎王也会披着盛装和鬼众们共度佳节,并且让活着的人们一起为它们祝福,祝愿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们快乐享受这一刻。现实生活中七月十四是我们祭祀自己祖先的日子,在这一天都在为自己的先人烧纸钱,送去祝福,今天活着的人一起思念过去的人,共同送去对先人的祝福,也是我们最基本的信仰,同时活着的人要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不要愧对社会和朋友,更不要愧对了已经永远离开我们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