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位于长江中部,洞庭湖以北,故称湖北。欢迎来到熊二读史,一起来读贵州那些事儿,治所改为了江夏,这便是湖北在历史上最早称鄂的开始,(本篇约400字,阅读需时2分)我们都知道“黔”是贵州的简称,唐玄宗时期的黔中道这也是贵州简称“黔”的由来,湖北地处中国中部,东临安微,西接重庆,西北接壤陝西,南临江西与湖南,北与河南毗邻。
1、为什么湖北的简称为“鄂”?
为什么湖北的简称为鄂?湖北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省级行政区。省会城市为武汉,它位于长江中部,洞庭湖以北,故称湖北。湖北地处中国中部,东临安微,西接重庆,西北接壤陝西,南临江西与湖南,北与河南毗邻,全省面积有18.59万平方千米。湖北为什么称鄂?大概在四千多年前的远古末期,长江,黄河流域有大量的鳄鱼繁殖生存(就是今天的扬子鳄),
古代鳄鱼叫鼍,现在已属濒危保护动物。在远古时期,中部有一个小民族部落,专以捕鼍为生,而他们所奉的图腾也是鼍,而他们部落的名字就叫噩。后來,这个小部落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国名就叫鄂国,后來,中部有一楚国逐渐强大起来,到了周夷王时,楚公熊渠就以武力灭掉了鄂国。熊渠又封自己的二公子熊红为鄂王,治所就在鄂地。熊红又在鄂地建立了宏大的鄂王城(今属大冶),
到秦统一中原后,在鄂东南设置了鄂县。三国时,孙权又迁都鄂县,并将鄂县改名为武昌(以武而昌盛之意),这个武昌不是今天的武昌,而是在鄂州一带。那时的武昌叫江夏,到隨朝时,又在鄂东南设置了鄂州。治所改为了江夏,这便是湖北在历史上最早称鄂的开始,到了元朝,朝庭又设置了荆湖路行省,后为湖广行省。治所在鄂州,就是今天的武昌,
2、贵州为什么简称“黔”,“黔”是什么意思?
欢迎来到熊二读史,一起来读贵州那些事儿。(本篇约400字,阅读需时2分)我们都知道“黔”是贵州的简称,“黔”作为地名,历史很悠久。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秦孝公时期,“楚自汉中有巴、黔中,”说明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以“黔”作为地名的地方。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也设置了同名的黔中郡,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贵州江口、铜仁及印江以东地区,
秦代黔中郡之后的魏晋南北朝纷乱时期过去后,到了隋开皇年间统一全国,隋继承北周时期的黔州设置,将黔州治所定在彭水县,此时的黔中郡管辖范围包括贵州北部地区。唐玄宗时期,将唐初的贞观十道扩充为十五道,原来的江南道分为江南东、西道和黔中道三个政区,此时的黔中道虽然治所还在彭水,但下辖的区域包括了今天的贵州地区。
这是贵州主体部分第一次正式划归中央政权的统辖,唐玄宗时期的黔中道这也是贵州简称“黔”的由来。因此中唐之后的柳宗元,做《黔之驴》一篇,所言之“黔”当为如今的贵州,“黔”的原意是黑色的意思,秦称百姓为黔首,就是取百姓务农劳苦,风吹日晒面色黑的意思,而“黔”自用作西南地区的地名,也可能与此地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众人惯穿黑衣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