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睢州就是现在的睢县睢州演变古代的睢县隶属于睢州,秦置襄邑县。[1]睢县是河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红色革命老区,北齐并襄邑入雍州(今河南杞县),后属宋州睢阳郡,睢州古迹地处河南省东部,是一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200多年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1、古代睢州是哪里?
古代的睢州就是现在的睢县睢州演变古代的睢县隶属于睢州,秦置襄邑县。汉属陈留郡,北魏孝昌四年(528)分东郡、陈留置阳夏郡,襄邑属之。北齐县废,隋开皇十六年复,属宋州,大业初废州,改为梁郡,唐初襄邑隶杞州,贞观元年属宋州。宋初属开封府,崇宁四年升为拱州,以开封之考城、太康,南京之宁陵、楚丘、柘城来隶,大观四年废拱州,复为襄邑县,还隶开封。
政和四年复为州,隶京东西路,以襄邑、太康、宁陵为属县,余归旧隶,六年又以宁陵归南京,太康归开封,复割柘城来隶。金天德三年拱州更名睢州,隶南京路,元睢州属汴梁路,领四县:襄邑,考城,仪封,柘城。明洪武初属开封府,以州治襄邑县省入,十年五月降为县。十三年十一月复升为州,嘉靖二十四年六月属归德府,领县二:考城,柘城。
清睢州仍属归德府,1913年废州改为睢县,属豫东道。1914年改豫东道为开封道,1932年属第二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商丘专区,1959年属开封专区,1961年属商丘地区。1997年6月撤销商丘地区,设立商丘市,睢州古迹地处河南省东部,是一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200多年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近年来,睢县人民以争创“优秀旅游城市,优秀园林城市”为动力,不断开发潜在的旅游资源,现已形成精品旅游线路,北线有中原四大名寺之一的白云寺、睢杞战役烈士陵园、神秘秀丽的北湖;东线有古色古香的明清一条街,明末兵部尚书袁可立的别墅建筑群袁家山、袁家山内的宝墨亭;南线有唐宋时期的无忧寺塔、圣寿寺塔;西线有汤斌母亲贤良祠、睢杞战役战场遗址、周龙岗文化遗址。
睢县地理位置图睢县地处豫东平原,隶属于河南省商丘市,西距郑州市160公里,东至商丘市60公里,东邻宁陵县,南接柘城、太康县,西毗杞县,北靠民权县,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睢县“北枕鸿河,南通江淮,西属汴洛,东走徐沛,隐然中原一襟要也”,睢县夏商时城邑在承匡(一名承筐,今睢县匡城村,本为宋国西部边境重镇,位于县城西15公里匡城村西北),秦初建县城于承匡。
秦(前221年)迁移至襄邑并置襄邑县,西汉末,王莽改襄邑为襄平。东汉初,废襄平为襄邑,三国时,魏武帝封陈留国,辖襄邑。西晋相沿未变,北齐并襄邑入雍州(今河南杞县),后属宋州睢阳郡。宋崇宁四年始置拱州,以襄邑为附郭,大观四年废,复为襄邑,金贞元元年始置睢州。元仍称襄邑,明洪武初,襄邑入睢州。清以睢州隶归德府,
民国初改睢州为睢县。睢县县城先后迁移三次,均与黄河泛滥有关,第一次迁移发生在2200多年前的秦代,由承匡(今睢县匡城村)迁至襄邑古城(约在今城湖西1公里范围内)。第二次迁移时在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由古城迁至襄陵附近即睢州旧城(今县城北城湖),第三次迁移历时较长,前后百余年始完成,由睢州旧城(今城湖)南迁至睢州新城(即县城),旧城即睢县县城北之城湖。
2、睢县,现在河南什么位置?
睢县中原水城睢县,古属开封府,归德府,后来隶属于睢州府,包含今天的睢县、民权南部,睢县,位于河南省东部,隶属于商丘市,东临宁陵县,西临开封杞县,北临民权,南临周口太康,东南临柘城,温带季风性气候。睢县睢县古称襄邑、拱州、睢州,是商丘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东部,东与宁陵县相接,西连杞县,南接柘城县、太康县,北邻民权县,2015年底,全县总面积9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66.85万人,
[1]睢县是河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红色革命老区。秦置襄邑县,汉代誉称“锦绣襄邑”,宋置拱州,金置睢州,素有“千年古城、百年州府”之称,粟裕将军在此指挥睢杞战役,有承匡故城、宋襄公墓、恒山汉墓群、无忧寺塔、圣寿寺塔、袁家山、汤斌祠、袁尚书墓、睢杞战役纪念馆等众多名胜古迹,睢县是中国长寿之乡[2][3]、中国健康宜居小城[2][3]、河南省园林城市、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的产粮大县,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棉油生产百强县、生猪调出大县和重要的农产品产区,重要的制鞋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