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最初是夏季驱离瘟神和祭龙的节日,后来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我们老家流行的习俗是,端午节的第二天回娘家,小时候最盼望的日子就有跟着妈妈去姥姥家串亲戚,端午节饮雄黄酒的习俗,因为中国汉族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白蛇传》而广为人知。
1、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端午是一盏绵长甘冽的雄黄酒“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动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唐代诗人殷尧藩的《端午日》,再现了古人在端午节这一天,挂艾枝、悬菖蒲、饮雄黄酒,祈福平安的风俗图景。端午节饮雄黄酒的习俗,因为中国汉族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白蛇传》而广为人知,清代诗人李静山诗赋市井人家的端午生活:“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古代科技文明水平和医学知识有限,门上挂桑椹,菖蒲,插艾,与饮雄黄酒的风俗,已传习至清代,都是为了杀菌驱毒、祈福迎祥,反应了古人防病健身的一种节令健康追求,而高悬黄纸帖,则是巫术活动,用于辟邪。诗的最后两句可谓诙谐幽默,李静山在诗中感叹,你把驱邪的灵符高悬于门外,账主子恐怕就不敢上门来了,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2、端午节各地一般有哪些活动?
端午时节粽飘香,艾草菖蒲挂厅堂。龙舟竞渡鼓声响,千秋万代祭忠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粽子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诗人节等等,起源于中国古代,日期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最初是夏季驱离瘟神和祭龙的节日,后来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吃粽子、做香包的习俗,源于向河里投掷粽子,好让鱼吃了粽子就不再吃屈原的尸身;投香包入河是为了保护屈原的尸身不发臭。赛龙舟的习俗,相传起源于古代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逐解救,他们力争上游,追至洞庭湖时不见了踪影,之后每年五月五日以划龙舟纪念屈原,借划龙舟驱散水中的鱼,避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3、端午节快来了,你们家乡有给娘家送礼的习俗吗?
我们老家流行的习俗是,端午节的第二天回娘家,过完节要回娘家的习俗,在我们这里流传很久了。小时候最盼望的日子就有跟着妈妈去姥姥家串亲戚,我们这里不光是端午节的节后要回娘家,一般重要的节日后,出嫁闺女都要及时的回趟娘家。“春节”后的初二或者初四,八月十五“中秋节”后的八月十六,正月十五“元宵节”后正月十六,都是“出门闺女”约定俗成回娘家的日子,
这个风俗习惯目的,一是把自己家里过节准备的美食给娘家父母带去,尽分孝心。另一个就是看望老人,互相报个平安,过去交通通讯不方便,国节后及时回趟娘家,就成了习惯,多数人架都坚持下来了。现在,随着通讯技术发达,手机电话,微信视频,现代技术的使用,逐渐淡化了这些传统习惯,再加上物质生活的丰富多样,人们对一些食物也不再计较,这种节后串亲戚的习俗,也逐渐谈了下来。
4、河南信阳种植的西瓜甜瓜在端午节才坐果,比去年小太多了,你知道为什么?
你看看叶子咋样,留够数啦没,在看看叶片,叶片薄而黄,没有光合作用,打些百分之零点二的尿素加上百分之零点三磷酸二氢钾肥加上光合微肥,加上多菌灵加上杀毒矾加上百菌清七天到十天一便药喷雾,在刨小坑上些腐熟的人粪尿加复合肥,少施肥,勤施肥,浇水跟上,勤搂勤划,还得会圧蔓,忙的你啊饭没办法吃。这样西瓜甜瓜就不会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