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主要侵染叶片或茎秆,在叶片或茎秆上会有鲜黄色的病斑(俗称黄筋病),而且病斑相对小,呈长椭圆形排列成整齐的虚线状,小麦条锈病和叶锈病、秆锈病最大的区别是,“条锈病”呈鲜黄色,“叶锈病”呈桔红色,“秆锈病”显深褐色,从病斑形状上区别,条锈是行状(俗称黄筋),叶锈病斑散乱,秆锈为大红斑状,在小麦生长后期会变成黑色斑点,但不管条锈还是叶锈、秆锈,如果症状初发,就要及时喷洒农药防治,让损失降到最低。
1、小麦病害怎么治?
【纹枯病】防治纹枯病,可用5%井冈霉百素每亩150~200毫升兑水度75~100公斤喷麦茎基部防治,间隔10~15天再喷一次。或用多知菌灵胶悬剂或甲基托布津防治,【根腐病】防治根腐病可选用立道克锈.粉锈宁.敌力脱等杀菌剂。【从专矮病】防治从矮病可用50%马拉硫磷乳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750—1000倍液或选用菊酯属类农药,
2、为啥感觉今年小麦条锈病这么严重?怎么防治?
小麦条锈病是由条锈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严重时可以侵染穗部。发病时出现金黄色条形孢子堆组成的病斑,破坏叶肉组织,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减少子粒产量,它可以在小麦苗期发病,也可以在成株期发病。苗期发病虽然对产量不会造成直接的影响,但也会减少光合产物的积累和壮苗的形成,间接影响成株的生长和发育,
3、小麦条锈病该如何防治?
怎样防止小麦条锈病?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种植当中普遍并且最易发生的病害,而且危害范围广面积大,如果小麦播种过密,麦田湿度过高,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小麦锈病及易发生流行扩散,危害小麦茎叶部,严重时满身都会成黄色覆盖茎叶绿部,遮挡了阳光的照射,阻止了光合作用的进行,使光能合成减少,能量转换失衡,造成麦穗瘦短、籽粒秕小或空壳,从而影响千粒重,使小麦产量降低。
因此在麦田管理过种中应引起注意,不可轻视,经常观察,加以预防,及时防治,以免扩散流行,危害大面积小麦,下面就小麦条锈病症状及发病规律介绍一下,对于识别和预防是有帮助作用的。一,小麦条锈病症状:小麦条锈病主要侵染叶片或茎秆,在叶片或茎秆上会有鲜黄色的病斑(俗称黄筋病),而且病斑相对小,呈长椭圆形排列成整齐的虚线状,小麦条锈病和叶锈病、秆锈病最大的区别是,“条锈病”呈鲜黄色,“叶锈病”呈桔红色,“秆锈病”显深褐色,从病斑形状上区别,条锈是行状(俗称黄筋),叶锈病斑散乱,秆锈为大红斑状,在小麦生长后期会变成黑色斑点,但不管条锈还是叶锈、秆锈,如果症状初发,就要及时喷洒农药防治,让损失降到最低,
二,条锈病发病规律:小麦锈病的病原为锈菌目的真菌侵染引起,主要在小麦苗上越冬,或随气流从周边外地传播而来,在适宜的发病温度(9~13℃)和高湿度的条件下,与叶面上的水珠接触萌发侵入小麦叶片,从而扩散流行危害小麦茎叶,使小麦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影响小麦正常生长,降低产量。三,防治措施:①农业防治:就是要选抗病品种,对种子播前可用15%三唑酮,按种子量的0.3%拌种消毒,也可兼治小麦白粉病,生产上要避免品种单一,不要让某一锈菌适应其生理条件而增强抗逆性,引起大面积危害,在种植时要适时播种,播种过晚,气温降低,出土时间拉长,更会使锈菌适宜萌发侵染并越冬,待来年危害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