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扭伤的处理及恢复扭伤后,常常会发生肿胀、压痛、负重不能、步态异常等问题。崴脚之后,应该怎么处理,才能最快速的恢复呢,脚踝扭伤后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恢复方法能够使脚踝恢复的更快,以下是几种常见有效的恢复方法,脚踝扭伤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无论是在体育锻炼、平时行走等方面都很容易导致脚踝扭伤。
1、脚崴了怎么快速恢复?
脚踝扭伤90%为外侧韧带损伤踝关节是人体屈伸关节中承重最大的关节,踝关节稳定性在人体运动功能中具有重要意义。踝关节韧带损伤可能由突然的内翻、外翻或旋转引起,占据踝部运动损伤的75%左右,急性损伤后的关节机械稳定性下降,机械感受器受到损伤,受伤者对踝关节产生不信任感,易陷入“扭伤--不稳--再次扭伤”的恶性循环。
甚至会出现创伤性骨关节炎等,对伤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通常踝关节韧带损伤有90%为外侧韧带损伤,包括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和距腓后韧带。若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约30%的伤者会发展为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脚踝扭伤的处理及恢复扭伤后,常常会发生肿胀、压痛、负重不能、步态异常等问题。一般的,我们将踝扭伤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急性期,即扭伤后的24-48小时;第二阶段亚急性期,即组织修复期,一般认为扭伤后的第3-7天;第三阶段恢复期,指第7天到伤后一个半月,本阶段内常做一些体能提升的动作,
一、急性期处理:1、急性处理:遵循PRICE原则保护(protection):支具、贴布等,但不能长期依赖。休息(rest):踝关节制动休息,但其他关节仍可运动,冰敷(ice):损伤即刻及3日内冰敷,每日3-5次,每次10min。加压(compression):可使用弹力绷带或是长毛巾,向心包扎,抬高(elevation):躺下将足踝垫高超过心脏水平。
制动休息,伤肢尽量不负重,冰敷(10-20min,每天至少3次),冰敷时需用毛巾或纱布将冰块和皮肤隔开,防止皮肤冻伤。急性期内,禁止喝酒、按摩、热敷,紧急处理之后,症状没有缓解或症状加重,应立即就医,排除骨折和韧带损伤的可能性,2、急性期功能训练(1)仰卧做踝泵运动(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二、亚急性期处理:恢复小腿肌肉的柔韧性,提高踝关节附近的肌力。
1、负重训练:站立位下进行重心转移训练,2、放松按摩肌肉:利用泡沫轴滚动伤侧小腿肌肉,可利用自身重量加压。3、拉伸小腿肌肉:踩台阶练习、微屈膝拉跟腱(30S/组,3组/天)4、训练踝关节周围肌力:坐位勾脚尖、绷脚尖、脚底内翻、外翻(15-20次/组,3组/天),可抗阻训练,5、行走练习:可以在保护关节的前提下走路,注意重心转移和姿势调整。
三、恢复期处理:这个阶段属于体能提升期,1、训练关节稳定性:跪姿,伤腿在前,可以扶物体保持稳定,身体往前压,注意不要晃动(30-50次/天)2、足底筋膜松解(3-5min/天):脚底踩网球,将网球踩在脚底内侧,重心压在球上,找到痛点,停留10S。3、踝关节灵活性、稳定能力、控制能力训练:踏板跳跃训练,要求落地声音要小(30-50次/组,2-3组/天),
2、脚踝扭伤,已经休息5个月还没完全恢复,怎么才能恢复?
脚踝扭伤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无论是在体育锻炼、平时行走等方面都很容易导致脚踝扭伤。脚踝是下肢非常关键的部位,踝关节承受了身体大部分的重量,因此脚踝是比较容易受伤的,脚踝扭伤最明显的症状是扭伤局部位置会出现疼痛和肿胀,严重的还会有淤血现象,患者短时间内都不能正常行走,如果恢复的不佳,患者有可能长时间脚踝都会感到不适。
脚踝扭伤后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恢复方法能够使脚踝恢复的更快,以下是几种常见有效的恢复方法,1、脚踝进行屈伸和向内进行内翻,这种方法能够加快脚踝血管的血液循环,从而加快恢复。在屈伸和内翻过程中有一点要注意,动作要尽可能的慢和轻,并且一旦脚踝有疼痛感就要停下来,2、脚掌往上和抬起脚跟,患者可以坐在椅子上,双脚自然放下,然后将脚跟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