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 > 安阳市 > 现代文学,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现代文学,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8-18 04:49:48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1,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现代文学名词大概是指看得见的物体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2,现代文学经典作品有什么

现代文学经典作品有:《骆驼祥子》、《彷徨》、《寒夜》、《白鹿原》、《红高粱》、《黄金时代》、《妻妾成群》、《长恨歌》、《城南旧事》、《沉沦》。《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彷徨》是近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小说集,于1926年8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后编入《鲁迅全集》。《彷徨》中共收了《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等11篇小说。作品表达了作者彻底的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精神,是中国革命思想的镜子。作品主要包括农民和知识分子两类题材。前者以《祝福》和《示众》为代表;后者以《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为代表。《寒夜》是现代文学家巴金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创作于1946年底,出版于1947年。《寒夜》以抗战时期的“陪都”重庆为背景,围绕汪文宣、曾树生、汪母之间的矛盾展开故事情节,描写自由恋爱的知识分子家庭如何在现实生活的重压下破裂,深刻地写出了抗战时期勤恳、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的命运,揭露了病态社会的黑暗腐败,为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发出了痛苦的呼声。《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创作的长篇小说,由陈忠实历时六年创作完成,首次出版于1993年。该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

现代文学经典作品有什么

3,关于中国现代文学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学.覆盖面很广.有小说,散文,诗歌,舞台剧等.且进入全白话文状态.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

4,现代文学是指什么时期的文学

20年代:1917年初的文学革命,是户国文学史上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开始。【1】五四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主要影响的是20世纪20年代的文学。首先是白话文兴起。接着是各种外国文学思潮涌入和新闻学社团的蜂起:主要是: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派。(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郭绍虞、孙伏园、叶绍钧。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认为是“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或者是现实主义一派。一人生和社会为题材,注重对社会黑暗现实的额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写法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也借鉴了自然主义。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2)创造社主要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思潮,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由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人成立,开始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表现作者内心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创作的“直觉”和“灵感”,注重文学的美感作用。同时注重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抨击。其主要作品都侧重自我的表现,有浓厚的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以此作为对现实的不满。(3)新月社:1923年由胡适、陈源、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在北京发起。内部主要形成的是一个诗人群。倡导新格律诗。其余的还有鲁迅的语丝社,主要是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后来形成“语丝体”对后来的额散文影响很大。小说:鲁迅:白话小说,不多言,大家呵呵这就反映了20年代的小说:1919年下半年,冰心发表《斯人独憔悴》,开创“问题小说”;问题小说后来多倾向于现实主义,以叶圣陶为代表,形成了“人生派写实小说”;鲁迅开创“现代乡土小说”郁达夫等:现代抒情小说20年代的诗歌:白话诗,郭沫若抒情诗,新月派,象征派(穆木天),无产阶级诗歌(邓中夏)20年代散文:“随感录”作家群(鲁迅等),“言志派”美文(周作人),还有以上四个文学社的散文20年代戏剧:五四新戏剧观,“爱美”剧(即业余戏剧,代表田汉)30年代:小说:左翼小说(以“左联”为核心,代表:张天翼,萧红,丁玲,矛盾),京派小说(远离文学党派性和商业性,代表:废名,沈从文),海派小说(最接近读书市场,代表:张资平恋爱小说,新感觉派小说刘呐鸥),此外,巴金,老舍,“大河小说”不属于上面任何派别诗歌:中国诗歌会:中共,无产阶级。主倡大众化和无产阶级意识;后期新月派诗歌,向自由诗发展散文:幽默的小品散文,“鲁迅风”杂文,京派散文此外,报告文学兴起,由左联倡导戏剧: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国防戏剧、农民戏剧40年代:纪实小说、讽刺小说;“七月派”小说和东北作家群的回忆小说;张爱玲等通俗小说;赵树理和孙犁的“解放区小说”;诗歌:七月诗派(抗日),九叶诗派,歌谣体新诗散文:报告文学勃兴,杂文继承鲁迅戏剧:广场戏剧,国统区、沦陷区和上海孤岛“剧场戏剧”。50~70年代: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三次批判运动(强化阶级意识),毛泽东双百方针,主要是现实主义。“十七年”:小说:革命历史题材,农村现实题材,诗歌:颂歌时代(郭沫若等),“干预生活”,高扬政治热情散文:意识形态化,双百中审美个性意识复苏戏剧:功利主义倾向,双百突破带有生活气息,阶级斗争戏繁荣。1978年以来:现实主义回归与深化:伤痕文学、改革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商业化、边缘化;诗歌:归来诗人;朦胧诗;第三代诗歌运动,个人化写作小说:寻根小说(知情小说等); 现代主义与“先锋”小说(西方色彩); “新写实”热潮散文:悲悼散文、报告文学、散文热。由上综述,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1】启蒙主义文学思潮: 从晚清的启蒙思潮到五四启蒙思潮;特征:人的觉醒、国民性问题、批判倾向(封建专制、追求个性解放、自由幸福、关注低层)【2】白话文学思潮:批判文言——对汉字的批判、对文言的文化学批判;特征:现代化、民族化【3】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主题:人性、社会、革命; 理论有:以人为本、新写实主义、社会主义; 分为:中国现代现实主义和中国传统现实主义;【4】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诗学体系:强调主观性的艺术本质观、独创性的艺术生成观、自律性的艺术功能观; 主题形态:人性复归、个性主题 传统渊源:人生哲学、审美情趣、艺术思维方式;【5】左翼文学思潮: 基于革命形势,是革命乌托邦的想象方式,理论贡献有:新写实主义、唯物主义文艺观及方法理论、典型理论的引进和阐释【6】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五四文学与新浪漫主义 唯美主义(田汉、闻一多) 早期象征诗,现代派诗歌,九叶诗派 【7】自由主义文学思潮: 人道主义、民主主义文学、人性阶级、民族生存【8】民族化和大众化的文学思潮:五四的平民化倾向,左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大众化民族化倾向

5,现代文学作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忏悔录》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羊脂球 老人与海 夏至未至 梧桐那么伤 可怕的洪水猛兽  
无极
《方与圆》

6,推荐几部现代文学作品

《这也是一个人?》,〈多收了三五斗〉叶圣陶 《往事》冰心 茅盾的〈春蚕〉,〈林家铺子〉,〈白杨礼赞〉 吴组湘〈一千八百担〉 老舍〈月牙〉
厚黑学 水煮三国 品人录 千年一叹
肖申克的救赎
《这也是一个人?》,〈多收了三五斗〉叶圣陶 《往事》冰心 茅盾的〈春蚕〉,〈林家铺子〉,〈白杨礼赞〉 吴组湘〈一千八百担〉 老舍〈月牙〉
现代文学作品:鲁迅《呐喊》《彷徨》;老舍《四世同堂》;巴金《家》;沈从文《边城》;张恨水《金粉世家》;曹禺《雷雨》;钱钟书《围成》;张爱玲《流言》,
关于二战的 ,好啊,长知识

7,现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学承前启后的独特一段体现出怎样的总体性根本

中国现代文学的本质特征 1、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冲突与传承 一方面反叛传统旧文学,在艺术形式上是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但另一方面对传统的反叛往往是创造与更新的重要手段,而对传统精神的批判继承则是继往开来的重要规律。 因此,中国现代文学的出现体现了现代新文学、新文化与传统旧文学、旧文化的根本冲突和根本转折,也体现了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新文学、新文化与旧文学、旧文化是在联系中更新发展的。 2、五四时期外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和影响,对中国现代新文学的诞生和发展,毫无疑问地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现代文学是在充分吸收外来各国文学与文化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3、伴随始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时代历史所赋予中国现代文学的特殊使命,使之出现了一大批世纪性的大家与名作,并在整体上形成了自己的特有风格。 中国现代文学在整体上形成了自己的根本特质:这就是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对艺术境界不懈追寻。
文章TAG:现代现代文学代文学文学现代文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