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黑龙江 > 七台河市 > 肺燥,肺燥是怎么引起的

肺燥,肺燥是怎么引起的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7-19 11:44:21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1,肺燥是怎么引起的

阴阳平衡失调或邪气侵袭所致
1、肺燥咳嗽多吃冰糖炖梨汤、柚子、橘子、都是止咳润肺的。  2、肺燥咳嗽是指燥邪伤肺所致的咳嗽,咳嗽痰少,喉中声哑,烦渴引饮,大便秘涩,肌肤干燥,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少津。  3、建议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肺燥是怎么引起的

2,肺躁是什么

病情分析:这位患者您好,这是中医和西医的说法不同,西医的诊断是皮肤科的脓疱疮,是皮肤感染的表现,男性多是由于剃须导致下颌皮肤有微小伤口,继发细菌感染引起。而中医的说法是肺燥,津液亏损,故唇、舌、咽、鼻均见干燥现象。,意见建议:作为西医,我还是建议您去皮肤科就诊,外用药起效快

肺躁是什么病

3,肺燥是什么说明白点是咽炎么

肺燥不是咽炎!!肺燥的原因主要是肺阴不足,或感受外燥邪气或肺热耗伤肺的津液而出现的干咳,少痰,痰少而粘,甚至咳血,咽干,口渴呼吸不利,气喘,便干等一系列症状!喉为肺之门户,肺燥可以引起咽喉干痒疼痛等咽喉病症,但与肺燥是两个不同概念!希望对你有帮助。
是肺阴虚 出现干咳 痰少 粘 或者痰中带血 并出现潮热 盗汗 五心烦热等症状

肺燥是什么说明白点是咽炎么

4,肺燥的症状

干咳少痰,痰黏难咯,喘息胸痛,痰中带血,或见鼻血,咽喉血肿。外燥见口鼻咽干,目涩少泪,皮肤干燥,军破,起皮落屑瘙痒不已,便干尿涩,舌干苔燥,脉浮。兼热邪则兼发热,少汗,咽喉痛,心烦,舌红苔黄而干,脉浮数。兼寒邪则兼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舌苔薄白,脉浮紧。内燥则除燥证之外兼津亏证,而见口渴喜饮,舌红苔白或黄而干燥,脉细数。肺阴虚除燥证之外兼阴虚证,见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面赤颧红,心烦躁扰,形体消瘦,咽干口燥,便干尿短赤,舌红少津或少苔,脉细数无力。
干咳,皮肤干燥,发热
按照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秋天阳气渐收,而阴气逐渐生长起来,也就是由热转寒,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相应,随“夏长”到“秋收”而相应改变。于是《黄帝内经》提出“秋冬养阴”的保养原则,指出秋冬季节一定要藏养阴气,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而旺的规律,从而为来年阳气生发打基础,不应耗精而伤阴气。 中医学又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其气清肃,其性干燥。每值久晴未雨、气候干燥之际,常易发生燥邪为患。燥邪伤人,易伤人体津液,所谓“燥胜则干”,津液既耗,必现一派“燥象”。常见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甚至皲裂等症。肺为娇脏,性喜润而恶燥,燥邪犯肺,最易伤其阴液。肺失津润,功能必然受到影响,因而宣降失常,轻则干咳少痰,痰粘难咯,重则肺络受伤而出血,见痰中带血。所以,秋季如要保养体内的阴气关键是在于防燥。 1、秋果防肺燥 秋季大量上市的许多新鲜水果和蔬菜,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不仅具有滋阴养肺、润燥生津之功效,而且能治疗与肺有关的疾病,是秋季养生保健的最佳食品。 梨梨肉香甜可口,肥嫩多汁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炖煮或熬膏,对肺热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气管炎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 葡萄葡萄营养丰富,酸甜可口,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生津液、利小便等功效。生食能滋阴除烦,捣汁加熟蜜浓煎收膏,开水冲服,治疗烦热口渴尤佳。 石榴石榴性温味甘酸,有生津液、止烦渴作用。凡津液不足、口燥咽干、烦渴不休者,可作食疗佳品。石榴捣汁或煎汤饮,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杀虫止痢,可治疗小儿疳积、久泻久痢等。 柑橘性凉味甘酸,有生津止咳、润肺化痰、醒酒利尿等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热病后津液不足口渴、伤酒烦渴等症,榨汁或蜜煎,治疗肺热咳嗽尤佳。 甘蔗蔗汁性平味甘,为解热、生津、润燥、滋养之佳品,能助脾和中、消痰镇咳、治噎止呕,有“天生复脉汤”之美称。中医常把其作清凉生津剂,用于治疗口干舌燥、津液不足、大便燥结、高烧烦渴等。 柿子有润肺止咳、清热生津、化痰软坚之功效。鲜柿生食,对肺痨咳嗽、虚热肺痿、咳嗽痰多、虚劳咯血等症有良效。红软熟柿,可治疗热病烦渴、口干唇烂、心中烦热、热痢等。 需要注意的是,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一定要适量,过食或暴食亦会影响身体健康。新鲜水果含糖量较高,老年人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尤须慎食。 2、药粥防肺燥 初秋时节,不少地方仍然是湿热交蒸,以致脾胃内虚,胃肠道消化液不足,入秋后就必然发生“燥症”。能吃些粥食,对身体很有好处,原因是作为药膳重要成分的粳米或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功能。而中医讲究“培土生金”,脾胃调理好了,肺脏就会受益了。 甘蔗粥:用新鲜甘蔗,榨取汁约100-150毫升,兑水适量,同粳米煮粥。本药粥功能清热生津、养阴润燥,适用于热病恢复期,津液不足所致的心烦口渴,肺燥咳嗽,大便燥结等。 黄精粥:选用干净的黄精10-30克,煎取浓汁去渣;或用新鲜黄精30-60克,洗净后切成片,煎取浓汁,去渣、同粳米煮粥,粥成时加入白糖适量即可。本药膳功能补脾胃,润心肺。适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饮食减少、肺虚燥咳,或干咳无痰、肺痨咳血。 玉竹粥:先将新鲜肥玉竹50克洗净,去掉根须,切碎煎取浓汁后去渣,或用干玉竹20克煎汤去渣,入粳米,再加水适量煮为稀粥,粥成后放入冰糖,稍煮沸即可。本药粥滋阴润肺、生津止渴,适用于肺阴受伤。肺燥咳嗽、干咳少痰或无痰,或高热病后、烦渴、口干舌燥、阴虚低热不退等。 沙参粥:先取沙参15-30克,煎取药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熟时加入冰糖同煮为稀薄粥;或用新鲜沙参30-60克,洗净后切片,煎取浓汁同粳米、冰糖煮粥服食。本药膳功能养胃、润肺、祛痰、止咳,适用于肺热肺燥、干咳少痰,或肺气不足、肺胃阴虚的久咳无痰、咽干,或热病后津伤口渴。 生地粥:将生地黄25克(鲜品)细切,用适量清水在火上熬沸约半小时后,滗出汁,再复熬一次;合并药液浓缩至约100毫升,备用;将75克粳米淘洗,煮成白粥,趁热掺入生地汁搅匀,食时可加白糖少许调味。本药膳具有滋阴益胃,凉血生津之功,可用于阴虚潮热、盗汗、久咳、咳血、食少、消瘦、热症心烦、口渴以及睡起目赤,良久难消等。 3、药膳防肺燥 秋季常用的滋阴润燥药物包括芡实、百合,银耳、贝母,甲鱼、水鸭等,可将它们调制成药膳。 芡实莲藕羹:芡实60克,莲藕、荸荠各100克、大枣20枚,上三味捣碎,大枣去核,加水共煮成糊状,放适量冰糖服食,每日一剂。服此可养胃生津,主治食欲不振、口渴咽燥、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 百合洋参银耳羹:百合50克,西洋参3克,天冬10克,银耳25克,白糖50克,将前4味药物洗净切片,用水浸泡30分钟,加适量清水用莲藕粉勾芡即成。此方有养阴清热,益气生津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心肺阴虚之久咳痰少、痰中带血、口燥咽干、手足发热、食欲不振、失眠多梦及神经衰弱等。 贝母甲鱼:用甲鱼1只,川贝母5克,鸡汤1000克,料酒、盐、花椒、生姜、葱各适量。将甲鱼切块放入蒸钵中,加入鸡汤、川贝母、盐、料酒、花椒、姜、葱,上蒸笼蒸1小时即成。有滋阴补肺之功效。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患者以及秋季咳嗽气喘、低热、盗汗者,也是各种慢性疾病至秋天出现干燥症状的滋补品。 玉参焖鸭:用玉竹50克,沙参50克,水鸭1只,葱、生姜,味精、精盐各适量。将鸭宰杀后,去毛和内脏,洗净放砂锅(或瓷锅)内,再将沙参、玉竹放入。加适量水,先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焖煮1小时以上,使鸭肉熟烂,放入调料即可。功能补肺,润燥。适用于秋天气候干燥咳喘不已,大便秘结等患者
文章TAG:怎么引起引起的肺燥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