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黑龙江 > 七台河市 > 中国节日大全表,中国的节日都有哪些

中国节日大全表,中国的节日都有哪些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1-28 21:22:36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中国的节日都有哪些

春节,元宵节,劳动节,儿童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

中国的节日都有哪些

2,中国全部的节日有哪些是几月几日

中国法定节日有:新年(1月1日,放假一天);春节(农历新年,除夕、正月初一、初二放假三天);清明节(农历清明当日,放假一天);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放假一天);中国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端午节(农历端午当日,放假一天);国际护士节(5月12日);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一天);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教师节(9月10日);中秋节(农历中秋当日,放假一天);国庆节(10月1日,放假三天);记者节(11月8日)。 中国重大的 传统节日 有 春节、元宵节 、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等。此外,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等。 中国传统节日具有促进和谐、培育道德等功能

中国全部的节日有哪些是几月几日

3,中国节日有哪些

  正月初一 春节  正月十五 元宵节  二月初二 龙抬头节  五月初五 端午节  七月初七 七夕情人节  八月十五 中秋节  九月初九 重阳节 中国老年节(义务助老活动日)  腊月初八 腊八节  腊月二十三 小年

中国节日有哪些

4,中国节日大全表

一年中的节日如下:一、按照农历:(一)农历一月: 1、正月初一, 春节,鸡日,道教中元始天尊诞辰,佛教中弥勒佛诞辰,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2、正月初二,犬日。3、正月初三,猪日,小年期。4、正月初四,羊日,孙天医(孙思邈)诞辰。5、正月初五,牛日,破五日,开市,神话中五路财神诞辰。6、正月初六,马日,送穷日。7、正月初七,人日,又称人胜节,送火神。8、正月初八,谷日,道教中阎王爷诞辰,八仙日。9、正月初九,天日,道教中玉皇大帝诞辰。10、正月初十,地日,石头生日(祭石头)。11、正月十二,火日,民俗中老鼠娶媳妇日,炒黄豆(老鼠眼),点百火,丢百病。12、正月十三,上(试)灯日,关公升天日。13、正月十五,元宵节,正灯日,道教上元节,是天官尧的诞辰。14、正月十八,落灯日。15、正月二十,天穿节,天穿节又叫补天节,“小天仓”,源于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这一节日又与“雨水”节气相关。立春后的节气是“雨水”。古人认为,是日“天一生水”,应节则下雨,故谓之“天穿”。神话与节令像融合,就形成了天穿节这一民俗节日传统。天穿节的要习俗:煎饼“补天穿”、天穿射、乱饭扎针。16、正月二十五,天仓节(填仓节),有的说天仓节是祭星之日,有的说是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二)农历二月:1、二月初一,中和节,太阳生日。2、二月初二,春龙节, 又叫龙抬头、 青龙节 ,佛教中济公菩萨生日。3、二月初三,神话中文昌帝君诞辰。4、二月十二,花朝节(一说二月十五),又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花期)。5、二月十五 ,道教中九天玄女娘娘诞辰,道教中太上老君、精忠岳王诞辰。6、二月十九,佛教中观世音菩萨诞辰。7、二月二十一,佛教中普贤菩萨诞辰。。8、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农历日期不固定(见清明)。9、清明,24节气之一,农历日期不固定,通常在二月后半月至三月上半月之内。(三)农历三月:1、三月初三 ,上巳节 ,姑娘回娘家,黄帝的诞辰,道教中真武大帝诞辰,神话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2、三月十五,神话中赵公明元帅诞辰,道教中泰山老母诞辰(四)农历四月:1、四月初一,祭雹神2、四月初四,佛教中文殊菩萨诞辰4、四月初八 ,浴佛节(龙华会),佛教中释迦牟尼诞辰5、四月十二,道教中蛇王诞辰6、四月十四,道教中神仙生日(吕洞宾诞辰)7、四月十八,神医华佗诞辰8、四月二十八,药王(神农)诞辰(五)农历五月:1、五月初五, 端午节2、五月十三,雨节(六)农历六月:1、六月初一,半年节(过半年)2、六月初六,晒衣节, 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 “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祭祀山神3、六月十九,佛教中观世音菩萨得道4、六月二十四,关公诞辰,神话中雷神诞辰,荷花生日(七)农历七月:1、七月初一,祭祀海神2、七月初七, 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3、七月十五 ,是地官舜的诞辰,佛教的盂兰盆节,有盂兰盆会传世,儒家俗称鬼节,道教称中元节4、七月十八,道教中西王母诞辰5、七月二十,棉花生日6、七月二十三,诸葛武侯诞辰7、七月三十 ,佛教中地藏王菩萨诞辰(地藏节)(八)农历八月:1、八月初一,天医节2、八月初三,道都中灶君生日3、八月初八,神话中瑶池大会4、八月十五 ,中秋节5、八月二十,水稻生日7、八月二十七,孔夫子诞辰(九)农历九月:1、九月初九 ,重阳节2、九月十九,佛教中观世音菩萨出家(十)农历十月:1、十月初一 ,十月朝,寒衣节,又称祭祖节,也是儒家鬼节之一2、十月十五 ,道教下元节 ,水官禹的诞辰(十一)农历十一月:1、冬至,故又称日南至,亚岁(仅次于新年),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被用来确定月序和闰月的节气,冬至在十一月(子月)月内(即最早十一月初一,最迟十一月二十九或三十)是制定闰月的大前提。因节气和公历都是阳历属性,所以节气公历日期反而相对固定,冬至常在公历(阳历)12月22日前后。(十二)农历腊月:1、十二月初八 ,腊八节 ,佛教中释迦牟尼佛成道日2、十二月二十三 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3、十二月二十四 扫尘4、十二月二十五,道都中接玉皇5、十二月的最后一天 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封井(祭井神),贴春联,迎财神,吃年夜饭,守岁。二、按照阳历:(一月):1、1月1日元旦节2、1月第一个星期日是黑人日3、1月最后一个星期日是国际麻风日(二月):1、2月2日世界湿地日2、2月14日情人节(三月):3、3月3日全国爱耳日4、3月5日青年志愿者服务日5、3月8日国际妇女节6、3月9日保护母亲河日7、3月12日中国植树节8、3月14日白色情人节9、3月14日抚际警察日10、3月15日世界消费者权益日11、3月21日世界森林日12、3月21日世界睡眠日13、3月22日世界水日14、3月23日世界气象日15、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四月):1、4月1日愚人节2、4月5日清明节3、4月7日世界卫生日4、4月22日世界地球日5、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五月):1、5月1日国际劳动节2、5月3日世界哮喘日3、5月4日中国青年节4、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5、5月12日国际护士节6、5月15日国际家庭日7、5月17日世界电信日8、5月20日全国学生营养日9、5月23日国际牛奶日10、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六月):1、6月1日国际儿童节2、6月5日世界环境日3、6月6日全国爱眼日4、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5、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日6、6月25日全国土地日7、6月26日国际禁毒日(七月):1、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日2、7月1日国际建筑日3、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4、7月11日世界人口日(八月):1、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2、8月12日国际青年节(九月):1、9月8日国际扫盲日2、9月10日中国教师节3、9月16日中国脑健康日4、9月16日国际臭氧层保护日5、9月20日全国爱牙日6、9月21日世界停火日7、9月27日世界旅游日(十月):1、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2、10月1日国际音乐日3、10月1日国际老年人日4、10月4日世界动物日5、10月5日世界教师日6、10月8日全国高血压日7、10月9日世界邮政日8、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9、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10、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11、10月15日世界农村妇女日12、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13、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14、10月24日联合国日15、10月24日世界发展新闻日16、10月28日中国男性健康日17、10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18、10月31日万圣节(十一):1、11月8日中国记者节2、11月9日消防宣传日3、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4、11月17日国际大学生节5、11月25日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十二):1、12月1日世界爱滋病日2、12月3日世界残疾人日3、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4、12月9日世界足球日5、12月25日圣诞节6、12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中国的节日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国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除夕(大年三十)、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4月5日前后)、端午节(五月初五)、七夕节(七月初七)、中秋节(八月十五)、重阳节(九月初九)、腊八节(十二月初八) 等。此外,我国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

5,中国有哪些节日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腊八节等。
元旦节、春节、元宵节、妇女节、清明节、劳动节、儿童节、端午节、建党节、建军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腊八节等

6,中国有哪些节日

数不胜数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
春节、元宵节、春龙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除夕等。
元旦,元宵,国庆,清明等

7,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龙抬头、社日节、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下元节、冬至节、除夕等。另外,也有个别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如:清明、冬至等。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抬头、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寒食节(冬至后的105或106天);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等。另外,二十四节气当中,也有个别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如:清明、冬至等,这些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它们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8,中国有哪些节日

传统节日表 以下节日未特定说明皆按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来算: 1、正月初一 春节,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2、正月初五 路神生日 3、正月十五日 上元节(元宵节) 4、二月初二 春龙节 又叫龙抬头 青龙节 5、二月十五 花朝节 6、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 7、三月初三 上巳节 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8、春分后十五日 清明节(现定阳历四月五日) 9、四月初八日 佛诞日,又有牛节之称过了这天牛就要下地了. 10、五月初五 端午节 11、夏至节 12、六月六 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 “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 13、七月七日, 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 14、七月十五日 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 15、七月三十 地藏节 16、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 17、九月九日 重阳节 18、十月初一 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19、十月十五日 下元节 20、十一月二十二日 冬至 21、十二月八日 腊八节 22、腊月二十三日 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23、腊月的最后一天 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9,中国的节日有哪些

元旦、春节、五一节、端午节、建军节、中秋节、国庆节、等等。
有你的日子,哈哈
中国的传统节日表 以下节日未特定说明皆按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来算: 1、正月初一 春节,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2、正月初五 路神生日 3、正月十五日 上元节(元宵节) 4、二月初二 春龙节 又叫龙抬头 青龙节 5、二月十五 花朝节 6、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 7、三月初三 上巳节 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8、春分后十五日 清明节(现定阳历四月五日) 9、四月初八日 佛诞日,又有牛节之称过了这天牛就要下地了. 10、五月初五 端午节 11、夏至节 12、六月六 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 “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 13、七月七日, 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 14、七月十五日 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 15、七月三十 地藏节 16、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 17、九月九日 重阳节 18、十月初一 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19、十月十五日 下元节 20、十一月二十二日 冬至 21、十二月八日 腊八节 22、腊月二十三日 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23、腊月的最后一天 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1.春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称“团年”。然后一起守岁,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当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取“更岁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生活步步高。守岁达旦,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另外,各地还有互相登门拜年,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3.二月二: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4.清明节: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清明的前一天称寒食节。两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寒食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寒食期间,民间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另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传统活动。 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同时,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清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6.七夕节:每年七月初七,天下的喜鹊在银河上搭成一座鹊桥,牛郎和织女才能相见。这个美好的传说始于汉朝,经过千余年的代代相传,深入人心。这一天,民间有向织女乞巧的习俗。一般是比赛穿针引线,看谁更心灵手巧。因此,七夕又叫乞巧节或女儿节。每到七夕将至,牵牛和织女二星都竟夜经天,直至太阳升起才隐退,因而又被喻为人间离别的夫妻相会。 7.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间,因此称中秋节。中秋之夜,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此夜,人们仰望如玉如盘的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8.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9.冬至节:冬至在我国古代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至今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以示不忘更本,祝福阖家团圆。北方地区冬至有宰羊,吃饺子的习俗,南方的传统食品有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等等。 10.腊八节:腊八节是佛教的节日。这一天是释迦牟尼成佛的日子,又称“成道节”。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是吃腊八粥。最早的腊八粥只是在米粥中加入红小豆,后来演变的极为复杂考究,主料有白米、黄米、江米、小米、菱角米等数十种,添加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松仁、葡萄干、桂圆肉、百合、莲子等,通宵熬煮,香飘十里。 11.除夕: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这一天,普通人家尽量争取团圆,全家围炉而聚,喝酒吃美食以辞旧岁,迎新年之意,而户外则是爆竹声声。 一家大小在一起度过一个温馨的一年中最后一个夜晚
文章TAG:中国节日大全表中国中国节日节日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