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黑龙江 > 黑河市 > 点绛唇陆游,陆游点绛唇这首词上下两阕所写内容有何不同

点绛唇陆游,陆游点绛唇这首词上下两阕所写内容有何不同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3-28 10:23:18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陆游点绛唇这首词上下两阕所写内容有何不同

上阙得描写虽然是田园山野生活,但其心中始终怀有报国得志向,只是官场复杂,难以立足,暂时先这样闲散过吧!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年间陆游闲居山阴时。因江西水灾时陆游开仓发粮给百姓而遭给事中赵汝愚借故弹劾罢职还乡。此词通过对田园风光和生活的描写,反话正说,表达了貌似悠闲而其实孤独寂寞、壮志难酬的悲愤抑郁之情。
弗洛
上片写采药归来悠然中还不忘饮酒,下片写醉后洒脱弄舟江湖间。

陆游点绛唇这首词上下两阕所写内容有何不同

2,点绛唇 陆游

点绛唇① . 陆游 .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②疏放,作个闲人样。 . 注:①本词作于作者被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时。②遮回,掩饰。 (1)这首词上下两阕所写内容有什么明显不同?(4分) . (2)有人说“做个闲人样”一句“立改前文之境”,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理解。(4分) . 12.⑴上阙写采药、饮酒以及眼前所见暮山千叠之景,听得渔舟唱晚,声声在耳。(2分)下阙萌生醉弄扁舟的兴致,无所顾忌更不怕连天波浪,(1分)最后两句以心理活动为主,侧重抒情。(1分) ⑵前文以采药,沽新酿,闻渔唱,醉弄扁舟,叙写悠闲、潇洒、无拘无束的乡居生活,“作个闲人样”充满抑郁和无奈,使前文所写一切笼罩上壮志难酬和自我解嘲的意味,使全诗在洒脱中满含沉郁和悲愤。(

点绛唇 陆游

3,找首诗点绛唇

点绛唇·寂寞深闺 李清照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 是词牌名 点绛唇 【宋】苏轼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 水边朱户。 尽卷黄昏雨。 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 归不去。 凤楼何处。 芳草迷归路。 点绛唇 【宋】秦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 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 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点绛唇·长安中作 【宋】元好问 沙际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 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吟怀,漠漠烟中树。 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点绛唇 【宋】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你要谁的?

找首诗点绛唇

4,点绛唇 这首诗

作者为李清照,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 这是一首借伤春写离恨的闺怨词。全词情词并胜,神韵悠然,层层深入揭示了抒情女主人公心中无限愁情。 首先词人将“一寸”柔肠与“千缕”愁思相提并论,使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仿佛她愁肠欲断,再也承受不住。“惜春”两句,不复直言其愁,却在“惜春春去”的矛盾中展现女子的心理活动。淅沥的雨声催逼着落红,也催逼着春天归去的脚步。唯一能给深闺女子一点慰藉的春花也凋落了,那催花的雨滴只留下几声空洞的回响。惜春,惜花,也正是惜青春、惜年华的写照。 下片写凭阑远望。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倚阑”表示人物心情悒郁无聊。这里词人在“倚”这个动词后面缀以“遍”字,活画出一深闺女子百无聊赖的烦闷苦恼。下句中又以“只是”与“倚遍”相呼应,衬托出因愁苦而造成的“无情绪”,这就有力地表现了愁情深重,无法排解。结尾处,遥问“人何处”,点明凭阑远望的目的,同时也暗示了“柔肠一寸愁千缕”、“只是无情绪”的根本原因。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安排了一个有问无答的布局,却转笔追随着女子的视线去描绘那望不到尽头的萋萋芳草,正顺着良人归来时所必经的道路蔓延开去,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然而望到尽头,唯见“连天芳草”,不见良人踪影。这首词写出了让人肝肠寸断的千缕浓愁:寂寞愁、伤春愁,伤别愁以及盼归愁。结尾“望断”二字写尽盼归不能的愁苦,此时感情已积聚至最高峰,全词达到高潮。

5,陆游的点绎唇

点绛唇·采药归来朝代:宋代作者:陆游原文: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译文采集药物回来,独自寻找村店买新酿造的酒。傍晚的烟霭云绕在高峻如屏障的山峰,听渔舟唱晚,声声在耳。独酌新酿,不禁生起散发扁舟之意,不再怕连天波浪。放纵山水,这一回不受拘束。做一个闲散之人。注释①采药:谓采集药物,亦指隐居避世。②新酿:新酿造的酒。③暮烟:亦作“墓烟”,傍晚的烟霭。④嶂:高峻如屏障的山峰。⑤扁舟:小船。⑥粘:连接。⑦遮回:这回,这一次。
点绛唇 陆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 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年间,陆游闲居山阴时。淳熙七年(1180),江西闹水灾,陆游于常平提举任上,“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宋史·陆游传》)。事后,却以“擅权”获罪,遭给事中赵汝愚借故弹劾,罢职还乡。 词取材于村居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以采药、饮酒、荡舟为线索,展示出作者多侧面的生活风貌。上片写采药归来独沽酒,下片写醉后弄舟江湖间。词人罢职归乡后,闲居山阴,“壮士凄凉闲处老”,“幽谷云萝朝采药”,词人治国之志难以实现,就采药治民,买醉茅店。“独寻”二字写出了罢官后的寂寞、悠闲。作者独酌村店新酿,但见暮山千叠,长烟落日,听得渔舟唱晚,声声在耳。这几句,写千嶂笼烟,可见江南青山之秀润,处处渔唱,可想象江上渔舟之悠闲,加上新酒初熟,香溢茅店,声香嗅味,皆助酒兴,词人不由得陶然醉乎其间,由此引出下片醉弄扁舟的兴致。耳听渔歌而心羡江上,清风白云,取之不竭,词人不禁生起散发扁舟之意,况醉后疏阔纵放,无所顾忌更不怕连天波浪。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无拘无束,友渔樵、钓明月,真正享受一回清闲人滋味。陆游一生以抗金救国为已任,所以放浪山水,做一个潇洒送日月的“闲人”,并非他的本意。即便被迫闲居乡间,他也是闲不住的,采药、治病、救人,在书剑报国的政治理想落空之后,力求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其平生关怀民生的素志。但是,词人毕竟是一位以“塞上长城”。自许、对驰骋疆场无限向往的热血男儿,他所执着追求的是充满战斗快意的人生。村居生活终究难以消释他心中永不甘于沉沦的英雄豪气。 因此,放浪山水的闲情逸致,借酒后的豪兴以挥斥,正是他深感英雄无用武之地,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的表现。词人对“闲人”生活的似正实反的肯定与咏唱,婉曲地表述了郁积在他心头的隐痛,是对自己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悲剧命运的自我解嘲。这种似正实反的笔法,给这首词的风格带来了洒脱中寓抑郁的特色。明人杨慎评陆游词曰:“纤丽处似淮海,雄慨处似东坡。”毛晋又云:“超爽处更似稼轩耳。”(毛刊《放翁词》跋)从《点绛唇》看,则是超爽中蕴沉郁。

6,点绛唇陆游词的上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这首词是宋孝宗淳熙年间陆游被罢职闲居家乡会稽山阴时所作。淳熙七年,江西水灾,陆游因“奏拨义仓济赈,檄诸郡发粟以予民”,事后却被人弹劾,以“擅权”获罪。这首词描写了词人谪居生活的一个画面,以高度浓缩的艺术手法再现了乡村生活的恬淡闲适之境。采药,沽酒,荡舟等几个连续片段,组合出一幅极美的江南水乡图画。上片交待行踪,采药归来,闻得酒香,循香而去,准备买酒独饮。“独寻”二字耐人回味,从中看出词人村居生活的寂寞孤独,乏少知己,更无对饮之乐。放眼四望,已是暮色四合,远山含烟,一片苍茫;江上渔舟唱晚,丝丝缕缕,不绝于耳。这几句勾勒出江南水乡秀美温婉,如诗如画的意境:江上渔舟唱晚的悠闲,长烟落日、远山如黛的诗意,新酒初熟、香飘四溢的沉醉,好一幅醉人的水乡画。耳听渔歌而心羡江上,似东坡醉酒赤壁后而悟道“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此情此境词人顿生归隐之心,自然引出下片。下片承接上片的“沽新酒”而言醉,醉后生出李白之志,“人生在世不得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有此心志,便放得下心中抑郁难平之事,任一叶扁舟漂荡江湖,更不怕那连天大浪了,甚至发出就在这江湖之上寄托余生,做个疏狂闲人算了的心声。
点绛唇 陆游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 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年间,陆游闲居山阴时。淳熙七年(1180),江西闹水灾,陆游于常平提举任上,“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宋史·陆游传》)。事后,却以“擅权”获罪,遭给事中赵汝愚借故弹劾,罢职还乡。 词取材于村居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以采药、饮酒、荡舟为线索,展示出作者多侧面的生活风貌。上片写采药归来独沽酒,下片写醉后弄舟江湖间。词人罢职归乡后,闲居山阴,“壮士凄凉闲处老”,“幽谷云萝朝采药”,词人治国之志难以实现,就采药治民,买醉茅店。“独寻”二字写出了罢官后的寂寞、悠闲。作者独酌村店新酿,但见暮山千叠,长烟落日,听得渔舟唱晚,声声在耳。这几句,写千嶂笼烟,可见江南青山之秀润,处处渔唱,可想象江上渔舟之悠闲,加上新酒初熟,香溢茅店,声香嗅味,皆助酒兴,词人不由得陶然醉乎其间,由此引出下片醉弄扁舟的兴致。耳听渔歌而心羡江上,清风白云,取之不竭,词人不禁生起散发扁舟之意,况醉后疏阔纵放,无所顾忌更不怕连天波浪。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无拘无束,友渔樵、钓明月,真正享受一回清闲人滋味。 陆游一生以抗金救国为已任,所以放浪山水,做一个潇洒送日月的“闲人”,并非他的本意。即便被迫闲居乡间,他也是闲不住的,采药、治病、救人,在书剑报国的政治理想落空之后,力求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其平生关怀民生的素志。但是,词人毕竟是一位以“塞上长城”。自许、对驰骋疆场无限向往的热血男儿,他所执着追求的是充满战斗快意的人生。村居生活终究难以消释他心中永不甘于沉沦的英雄豪气。 因此,放浪山水的闲情逸致,借酒后的豪兴以挥斥,正是他深感英雄无用武之地,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的表现。 词人对“闲人”生活的似正实反的肯定与咏唱,婉曲地表述了郁积在他心头的隐痛,是对自己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悲剧命运的自我解嘲。这种似正实反的笔法,给这首词的风格带来了洒脱中寓抑郁的特色。明人杨慎评陆游词曰:“纤丽处似淮海,雄慨处似东坡。”毛晋又云:“超爽处更似稼轩耳。”(毛刊《放翁词》跋)从《点绛唇》看,则是超爽中蕴沉郁。

7,点绛唇的原文译文作者简介作者背景诗词赏析

点绛唇·蹴罢秋千宋代: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译文 荡罢秋千起身,懒得揉搓细嫩的手。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她身上的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 突然进来一位客人,她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抽身就走,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下来。她含羞跑开,倚靠门回头看,又闻了一阵青梅的花香。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 蹴:踏。此处指打秋千。 慵:懒,倦怠的样子。 袜刬:这里指跑掉鞋子以袜着地。金钗溜:意谓快跑时首饰从头上掉下来。 倚门回首:这里只是靠着门回头看的意思。赏析  此词,属存疑之作,若确为易安作品,当为清照早年作品,写尽少女纯情的神态。  上片荡完秋千的精神状态。词人不写荡秋千时的欢乐,而是剪取了“蹴罢秋千”以后一刹那间的镜头。  此刻全部动作虽已停止,但仍可以想象得出少女荡秋千时的情景,罗衣轻飏,像燕子一样地空中飞来飞去,妙静中见动。“起来慵整纤纤手”,“慵整” 二字用得非常恰切,从秋千上下来后,两手有些麻,却又懒得稍微活动一下,写出少女的娇憨。“纤纤手” 语出《古诗十九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借以形容双手的细嫩柔美,同时也点出人物的年纪和身份。“薄汗轻衣透”,她身穿“轻衣”,也就是罗裳初试,由干荡秋千时用力,出了一身薄汗,额上还渗有晶莹的汗珠。这份娇弱美丽的神态恰如娇嫩柔弱的花枝上缀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露浓花瘦”一语既表明时间是春天的早晨,地点是花园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整个上片以静写动,以花喻人,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少女荡完秋千后的神态。  下片写少女乍见来客的情态。她荡完秋千,正累得不愿动弹,突然花园里闯进来一个陌生人。“见客入来”,她感到惊诧,来不及整理衣装,急忙回避。  “袜刬”,指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金钗溜”,是说头发松散,金钗下滑坠地,写匆忙惶遽时的表情。词中虽未正面描写这位突然来到的客人是谁,但从词人的反应中可以印证,他定是一位翩翩美少年。“和羞走”三字,把她此时此刻的内心感情和外部动作作了精确的描绘。“和羞”者,含羞也:“走”者,疾走也。然而更妙的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二句。它以极精湛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最后她只好借“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他几眼。下片以动作写心理,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划出来。唐人韩偓《竿奁集》中写过类似的诗句:“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但相比之下,“和笑走”见轻薄,“和羞走”现深挚:“手搓梅子”只能表现不安,“却把青梅嗅”则可描画矫饰:“映中门”似旁若无人,而“倚门”则有所期待,加以“回首”一笔,少女窥人之态婉然眼前。  这首词写少女情况心态,虽有所本依,但却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获“曲尽情悰”之誉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点绛唇》的作品很多,不知道你问的是哪一个代表作有苏轼《点绛唇·红杏飘香》、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等1、点绛唇·蹴罢秋千宋代: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译文 荡罢秋千起身,懒得揉搓细嫩的手。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她身上的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 突然进来一位客人,她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抽身就走,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下来。她含羞跑开,倚靠门回头看,又闻了一阵青梅的花香。此词为李清照的早年之作。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公元1100年(宋哲宗元符三年),李清照结识张耒、晁补之及同龄诸女友,《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点绛唇·蹴罢秋千》等词当作于是年前后。靖康之乱前,词人李清照的生活是幸福美满的。她这时期的词,主要是抒写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对自由的渴望。风格基本上是明快的。《点绛唇》(“蹴罢秋千”)很可能就是这一时期中的早期作品。  这首词的上片用“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给读者描绘出一个身躯娇小、额间鬓角挂着汗珠、轻衣透出香汗刚下秋千的如花少女天真活泼、憨态可掬的娇美形象。紧接着,词人转过笔锋,使静谧的词境风吹浪起,写少女忽然发现有人来了,她自然而然地、匆匆忙忙地连鞋子也顾不上穿,光着袜子,害羞地朝屋里就跑,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了。这把封建社会深闺少女的另一种心理和行动,也就是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遵守所谓“礼”的心理和行动,逼真地摹写出来了。但是,她害羞地跑到门边,却没有照常理立刻躲进屋里去,而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2、《点绛唇·红杏飘香》[宋] 苏轼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译文杏花开了,芳香弥漫,柳树绿了,垂丝飘飘如缕,其轻如烟。我心中的情人就住在水边的红房子里,她打开窗帘希望能看到我,外面却是一片黄昏雨景。晚风吹来,烛光摇动。我相思满怀,愁卧在床。想念但又归不去,她现住在何处呢?外面芳草萋萋,我已经找不到回去的小路了。此词亦作贺铸、李清照词,曾慥《东坡词拾遗》及南宋人编《外集》卷八十五已收录,应为东坡词。《东坡词拾遗》中提及了此词背景,约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是时,东坡正自京口还钱塘,在京口得乡书,即赋此词以抒怀。希望能帮助到你
作品原文编辑点绛唇·桃源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①,无计花间住。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②。不记来时路。 [2] 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①尘缘:佛教名词。佛经中把色、声、香、味、触、法称作 “六尘”。以心攀缘六尘,遂被六尘牵累,故名。②乱红:落花。李贺《将进酒》:“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3] 作品译文我酒醉后架着小船,在湖中荡漾,听任流水把小船推向花草深处。现实世界的名利缠身,不能解脱,没有办法在这如花的仙境住下去。烟水茫茫,笼罩在夕阳的余辉里。两岸的青山排列无数,晚风吹来,落花如雨,竟然不记得来时走过的路了。 [4] 作品鉴赏 文字赏析上片“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这个“花深处”,就是指桃源。在郴州,词人为了排忧遣恨,不得不借酒解愁。醉眼朦胧之中,词人受潜意识的支配,仿佛觉得自己划起了小舟,正轻松自如地随着溪流浮泛,朝桃花源进发。路上,“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词人十分欣喜,他左顾右盼,不知不觉中,已“林尽水源”,来到了“花深处”。阅读这两句,关键是要抓住“醉”这个核心词语。醉入梦乡,本是常事,所以说这两句是写梦境幻象。“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是词人神志清爽后的抱恨之言。尘缘,本为佛教名词。佛教认为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是污染人心、使生嗜欲的根源。秦观在这儿是借指世俗之事,如名利一类。假如自己不出来求仕为宦,就不至于有此时的迁谪之祸,这就是“尘缘相误”。而此刻身受官府羁绊,即使想找一个类似于“桃花源”的远僻之地平安度日也不可得——这就是“无计花间住”。下片“烟水茫茫”四句,乃是词人有意识地择取人世间的四种凄凉景象,来影射他黯淡、感伤的心境。“烟水茫茫”,则前途渺遥可知;“千里斜阳暮”,暗示着词人的处境将每况愈下;“山无数”,正是阻力重重、难回朝廷的象征;“乱红如雨”,就是说美好事物正在横遭摧折。这四种景象并集一起,凝现出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词人虽无片言只语关涉愁苦,而愁苦、失望之情已溢满纸面。结句“不记来时路”,源于《桃花源记》。陶潜说,武陵渔人出桃花源后,在返家的路上处处作了标志,“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个结句正暗应了题目和开头,道出了词人梦醒之后无路可走的窘境和苦况,表达了他“抽身退步悔已迟”和“世外桃源不可得”的愁怛心绪。这首词所反映的思想,是作者由于无端遭受打击,导致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并由此产生了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但有的评论者认为句句都有暗寓,这只能是一种猜测。此词所表现出的那种迷离恍忽的境界,只是秦观在艺术上喜欢朦胧美的一种手法而已。[5] 名家点评明代的沈际飞云:“如画。”(《草堂诗馀正集》)近代学者 俞陛云云:“作此题隐括本意,凡手皆能。此词擅胜处,在笔轻而韵秀。如初写黄庭,恰到好处。”(《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6] 创作背景 绍圣元年(1094),“穷凶稔悉”的新党章惇被起用为相。他握政伊始,即广兴党籍,大肆打击元祐时旧党的大小在朝之臣,苏轼、黄庭坚等皆遭贬谪,秦观也未能幸免。他始由国史院编修贬为杭州通判,途中再贬为监处州(今浙江丽水县)酒税。绍圣三年,又被削秩徙放到郴州(今湖南郴州市)。这一连串巨大的打击使得秦观陷入一种蒙受压抑而不能自拔的浓重悲哀之中。这首《点绛唇·桃源》作于词人贬居郴州时。 [7] 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词人,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为《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
文章TAG:点绛唇陆游点绛唇上下内容

最近更新

  • 村委会贫困证明样本,村组委如何为贫困生写证明

    村组委如何为贫困生写证明2,写村委贫困证明怎么写急1,村组委如何为贫困生写证明*******贫困证明*****兹有我村**组某某,然后写一些家里情况,特此证明*********** ......

    黑河市 日期:2023-05-06

  • 老少咸宜,老少咸宜是什么意思

    老少咸宜是什么意思准确地说是老少皆宜。意思是不论对老人和小孩都适合。2,老少咸宜的咸是什么意思“老少咸宜”的咸是全部、都的意思都的意思,.3,老少咸宜的意思和咸鱼的意思【老少咸宜】 ......

    黑河市 日期:2023-05-06

  • 毛桃根,七爪毛桃根可以炖牛排骨吗

    七爪毛桃根可以炖牛排骨吗可以,煲汤用的应该不能吧。2,五指毛桃根有什么功效五指毛桃被称为广东人参,也有叫土黄芪或者南芪,主要有益气补虚、行气解郁、壮筋活胳、健脾化湿、止咳化痰、提高 ......

    黑河市 日期:2023-05-06

  • 电气火灾用什么灭火器,扑救电气火灾应用什么灭火器

    扑救电气火灾应用什么灭火器扑救电气火灾时,用1211或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因为这三种灭火器的灭火药剂绝缘性能好,不会发生触电伤人的事故。2,扑灭电气火灾可用哪些灭火器材电气 ......

    黑河市 日期:2023-05-06

  • 什么是质押,质押有何不同之处?

    1.质押After质押物品损坏或价值减少由质押物主承担,1.质押是担保物权之一,需要转移对质押财产的占有,债务人不能使用质押财产,权利质押,动产质押,1.质押客体可分为动产质押和权 ......

    黑河市 日期:2023-05-06

  • 行李托运价格,行李托运多少钱

    行李托运多少钱依照你行李的重量,比如每千克20元标准收费还有远近东西重量2,行李托运费用铁路托运大概20元以内,如果有火车票大概10元左右(,因为光打包费5元左右,如果有火车票的话 ......

    黑河市 日期:2023-05-06

  • 转正申请表模板,转正申请表格式是什么

    转正申请表格式是什么大学生毕业一年后办理的人事手续,表格在人事局人才中心领取,提示:转正非常重要,这是保留干部身份的重要手续。2,求公司员工转正申请书一份公司员工转正申请书一光阴荏 ......

    黑河市 日期:2023-05-05

  • 汉堡排,求 汉堡排的做法

    求汉堡排的做法鸡排材料:1、鸡胸1片(约200克,可供2~3人食用)、黑胡椒粉1/2小匙、料酒1/2小匙、生抽1小匙、色拉油1/2小匙、干淀粉1小匙、盐少许。2、蛋液、面包糠。做法 ......

    黑河市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