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进步学者津田道夫在《南京大屠杀和日本人的精神构造》中,指出。战后初期的日本历史教科书依据美国人的“太平洋战争史观”,在叙述日本侵略战争时,提到了南京大屠杀,但内容比较简单、笼统,往往是一句话,即“日军占领南京时实施了残杀行为”“日军在南京的残杀行为”“南京暴行等事件”。
1、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了多少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了多少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军人死亡857.483万人,平民死亡830万人,总计1687.483万人。二战中世界各国总计死亡人数约为6200万人,其中军人死亡人数约为2500万人(未统计印尼),其他的死亡人数为平民。下面是二战中的各国死亡人数:01.苏联2660万(其中军人890万)02,中国2000万(其中军人350万)03.德国750万(其中军人550万)04.波兰560万(其中军人40万)05.印度尼西亚400万(其中军人未知)06.日本260万(其中军人200万)07.印度158万(其中军人9万)08,南斯拉夫102万(其中军人45万)09.罗马尼亚84万(其中军人32万)10.法国56万(其中军人21万)11.意大利46万(其中军人31万)12.英国45万(其中军人38万)13.美国42万(其中军人41万),
2、日本人如何看待南京大屠杀及广岛原子弹大爆炸?
日本否认历史罪行的危害2007-12-2713:55先看现实的利害冲突:争夺俄罗斯石油资源(日本后插进来,缺乏起码的商业道德!)、争夺东海岛屿、石油资源、暗中鼓励台湾独立等等一系列敌视中国的行为和举动。再看历史上的:自唐代起,日本就一直觊觎中国广大陆地上的领土,到明末为止一直未得手!到清末,通过甲午战争,打掉了自洋务运动以来的大好局面,中国支付了巨额赔款,从此陷入深刻的危机中,
50年后,日本再次打掉了中国充满希望的黄金十年,财产、人员损失无法计数!两次毁灭了中国的发展前景!承认历史并不是要现在的人为祖先的过错负责,但否认历史,大家就要小心了,紧跟着就会美化历史、歪曲历史,历史的悲剧很可能会再次重演!日本民族对内彬彬有礼,对外,大家读读桃太郎的故事就会发现:妖魔化其他民族、杀戮、抢劫其他民族是英雄的观念早已深深植入日本儿童的心目中,当你知道旅顺口大屠杀的一名日本指挥官的未婚妻为了避免未婚夫挂念毅然自杀,且被国民视做女子楷模,该日本指挥官在屠杀中又作出了空前残暴的行为时,你还会认为日本人民是无辜的吗?南京大屠杀已深深烙在中国人的历史记忆中,但作为加害方的日本人不仅没有形成反思战争责任的历史“共识”,反而出现右翼分子的“南京大屠杀”是“无稽之谈”“虚构”“幻影”等奇谈怪论,受到进步人士的谴责与批驳,形成了日本社会围绕南京大屠杀的“争论史”。
日本民众由于政治立场、生活阅历、战争体验等方面不同,对南京大屠杀或深刻反省,或矢口否认,或态度暧昧,呈现不同的南京大屠杀认识,如何看待日本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这不仅反映了中国人对日本人的南京大屠杀认识的关注与研究,而且体现了这一历史认识问题在中日关系中的特殊位置与影响。从隐约知晓到公开报道1960年,南京大学历史系日本史小组开始调查研究南京大屠杀,并于1962年完成《日本帝国主义在南京的大屠杀》书稿,但到1979年才出版,而此前“国内还没有一本记载这一事件真相的专门著作,有的仅仅是一些零星的报导、回忆,散见在各地报刊上”,
这部新中国最早的南京大屠杀专著,特别提到洞富雄所编《中日战争史资料》第八卷《南京事件Ⅰ》和第九卷《南京事件Ⅱ》,肯定其站在正义立场谴责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此后,随着日本历史认识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中日关系的重要因素,中国学界开启南京大屠杀“研究热”,主要是翻译日本学者的相关著作,批驳日本右翼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行,介绍日本社会围绕南京大屠杀的争论,但大多忽略了战时与战后初期日本人的南京大屠杀认识,甚至认为战时日本国民完全不知道南京大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