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8年9月高铁纪念币为止,我国共发行83套纪念币(当然也有把珍稀动物、世界遗产系列每次发行2枚按2套计,那就有94套)总计为111枚。每年央行都按计划发行一定数量的普通流通纪念币,高铁纪念币是在发行计划之列,以纪念我国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高铁,合情合理。
1、截至目前,我国发行了多少纪念币枚?大部分都在“民间”吗?
截止2018年9月高铁纪念币为止,我国共发行83套纪念币(当然也有把珍稀动物、世界遗产系列每次发行2枚按2套计,那就有94套)总计为111枚。其中建国35周年、六运会、植树节、建党七十年、奥运第二三组为3枚一套,亚运、女足、香港澳门回归、奥运第一组及除熊猫金丝猴、敬字亭之外台湾风光、珍稀动物,世界遗产系列有11套也都2枚一套,其它均为单枚成套。
早期纪念币均为镍铜合金,为降低成本(早期币大都面值1元重9克出头,光镍价就近0.9元),从亚运会开始改为钢芯镀镍铸造,最早发行双金属币为97年发行香港回归,截止高铁币为止第11套(计13枚)双金属普通纪念币,其中发行量最少的为宁夏发行156万枚,量最大的为二轮生肖鸡发行5亿枚,市场价最高的为建行约3000出头。
面值最高的为从97香港回归币开始10元面值等,面值最低为六运会,每枚面值0.1元仅此一套,(3枚一套),无氧化全品行价近700元,增值2000余倍,仅次于建行(约3000倍增值),从上是普通流通纪念币的情况(有些精制纪念币发行量少价高,如抗战胜利50年普制10元出头,精制最高时近2万元。金银钯铂等贵金属币也属于纪念币的一种,种类更为丰富!,
2、如何看待高铁纪念币的发行?
谢邀请!每年央行都按计划发行一定数量的普通流通纪念币,高铁纪念币是在发行计划之列,以纪念我国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高铁,合情合理。高铁纪念币目前还在各大银行预约阶段,真正发行预期在9月3日,才能在银行兑换,普通流通纪念币的发行,还是深受藏友喜爱,但近年天量(5亿)的发行还是受到收藏者诟病,是满足了大众的收藏,你有我有全都有,却封杀了纪念币的升值空间,银行出现弃兑,回流现象。
3、高铁纪念币有增值的空间吗?
从目前公布的情况看,先期预约的兑换不是太理想,加上现场兑换,普遍预估计发行量在1.5亿枚左右,总体来说,市场的热情度不高,短期内市场价不会超过12元,长期看,首先要提振市场信心才能加大溢价的可能,但1.5亿的天量是难以逾越的坎。另外,收藏首先是陶冶情操,过份追求增值往往会适得其反,影响收藏的正确方向,
4、高铁纪念币来了,发行2亿枚,有没有收藏价值?
现在的人往往很容易把收藏价值与升值价值混为一谈。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只需要不会贬值即可,关键因素在于,纪念币是国家法定货币的一种,它与其它的收藏品所不同的地方有三点:第一,纪念币一般都属于流通币范畴,虽然说由于社会认知以及普通人员鉴别能力的欠缺,未必能够直接使用于消费领域,但是,至少可以在国家指定的银行网点兑换成等面值的普通货币。
也就是说,纪念币至少是一种可以保值(保面值)的收藏品,理论上不存在跌破面值的情况(再低你可以拿到银行去换啊),第二,纪念币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形象。因此,国家并不希望某一款纪念币在短时间内因为发行数量的问题而出现的暴涨暴跌的现象,这也是我国最近几年的纪念币一直采取预约兑换的发行方法的原因。通过预约,可以便理调配不同地区的需求量,即使出现预约偏低的情况,可以加大银行库存,避免市场上发行量过滥,
不给不法商贩炒买炒卖的更多机会。第三,纪念币也是国家为了推广某个事件主题的一种纪念方式,所以,从这一点而言,国家是希望“只要想得到的都能得到”,所以才会有从2000年之后,不断攀升的发行量,一直到如今的2亿、3亿枚,按人均兑换20只的数量,至少可以满足1000万以上人群的需求,可以避免发行时期就会出现的人为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