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黑龙江 > 大兴安岭 > 茭白种植技术,茭白怎么种植

茭白种植技术,茭白怎么种植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1-26 06:47:42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茭白怎么种植

茭白(又名高瓜、菰笋、菰手、茭笋,高笋。),是禾本科菰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分为双季茭白和单季茭白(或分为一熟茭和两熟茭),双季茭白(两熟茭)产量较高,品质也好。世界上把茭白作为蔬菜栽培的,只有中国和越南。茭白在山东新泰白庄子被誉为三好之一(三好即 茭白、春芽、野鸭蛋),自古流传至今。多生长于长江湖地一带,适合淡水里生长。
种植茭白看大图

茭白怎么种植

2,茭白种植技术

1、合理施肥 由于茭白生长期长,植株高大,需肥量较多,是一种耐肥作物,要求基肥要足,追肥要及时。基肥:每亩(下同)施人畜粪35—40担,或碳铵50公斤加过磷钙40公斤,拌匀结合整地深层耙施。追肥:插后10—15天追施一次“促苗肥”,施人粪尿8—10担或碳铵25公斤加过磷酸钙10公斤,但要注意施碳铵时要在阴天下午离茭苗0.2厘米左右撒施,防止烧苗;栽植后1个月再追施一次“分蘖肥”,施人粪尿20—25担或尿素10—15公斤,促进早分蘖早孕茭,7月底再追施一次“孕茭肥”,这次施肥要掌握适时,施得过早植株贪青,施得太晚影响孕茭,一般掌握大田有80%的植株分蘖呈扁形,看得出膨大时施用,要求亩施人粪尿30—35担或尿素15公斤。 2、科学灌水 要根据茭白不同的生长期确定灌水深浅。茭白栽植后以0.3厘米的浅水促成活,随着茭苗的生长,逐步加深水层,分蘖前保持0.5—0.7厘米的水,分蘖后期保持1—1.3厘米水以控制无效分蘖,到孕茭期要加深到1.7—2厘米,促进茭肉洁白肥嫩。 3、中耕剥叶 从栽植到封行期间要进行二次中耕除草和一次剥叶。剥叶主要是剥去植株上的老叶,黄叶和病叶。中耕除草分别在栽后半个月和封行前进行,以疏松土壤消除杂草。 4、病虫害防治 茭白主要有一病三虫:叶绣病、茭螟、蚜虫、白腊蝉6—7月份由于高温高湿,再加上株高叶茂容易发生叶锈病,一般可亩用波美0.1—0.2度的石硫合剂+新高脂膜800倍液或敌锈钠0.5%+新高脂膜800倍液喷射。茭螟、蚜虫、白腊蝉可亩用80%的敌百虫100g+乐果100g兑水75公斤+新高脂膜800倍液喷射防治。 5、适时采收 采收标准是在三片外叶长齐,心叶短缩、孕茭部分膨大,叶鞘由抱合而分开,并露出白色茭肉时,即可采收上市。第一次采收后采收时要小心,不要踩伤邻近的幼茭。第一次采收后,要追施一次速效肥,促进二茬茭的发育膨大,提高单产。

茭白种植技术

3,茭白怎样种

(1)土壤耕作:秧田选择避风向阳排灌两便、土壤疏松且肥沃的田块。定植前整地,要水耕水整,整地前施绿肥或厩肥3500~4000千克或人粪3000~4000千克为基肥,捣碎整平,做到泥烂、肥足、地平,并打实田埂,严防漏水漏肥。曝晒几日后,再灌浅水3厘米足有,以备栽植。  (2)选种、栽植:在秋茭采收前6~7天进行墩选,种墩要符合原品种特性,植株较矮,生长势不过旺,抱茎各叶高度相差不大,但最后1~2片心叶显著短缩,如叶鞘与茭白眼紧缩在一起。  茭白分春栽和秋栽。无论单季或双季茭的晚熟种,长江流域于4~5月间母墩萌芽高33~40厘米时,具3~4片真叶,将茭墩挖起,用快刀顺分孽处劈开成数小墩,每墩带匍匐茎和壮分蘖4~6个,剪去叶片,保留叶鞘长16~26厘米,以减少水分蒸发,利于提高成活,随挖、随分、随栽。  秋栽:老墩于立春萌芽后挖取,每孽切成8~10个,假植于藕田内或肥沃的烂泥田育苗,经常保持水深3厘米,至7~8月每穴已有10多个分蘖,再分栽一次。  7~8月间进入孕茭期,去除较弱分蘖,每10平方厘米留一茭,至8月初摘黄叶2~3次,将黄叶踩入土中充当肥料,并在茭墩中间压一块泥,使植株向茭墩四中张开,方便通风,减少病害。  (3)肥水管理:茭白生长期长,分蘖多而吸肥量大,一次种植多次采收,必须基肥、追肥并重,追肥共4~5次,按照“促—控—促”原则,栽后7~10天宜即施提苗肥,每亩施清粪水500~1000kg,以促进幼苗生长,半个月后每亩施清粪水1000~1500kg或尿素10~15kg,此后停止施肥,以免生长过旺,其后即进入分蘖期,至7月下旬到9月上旬新茭的分蘖进入孕茭期,茭笋开始肥大时,再每亩施浓粪水3000~4000kg,尿素20~25kg,促进茭笋肥大,以后第4~6次施肥可酌情处理。  茭白田的水位根据茭白生长发育特性灵活掌握,以“浅—深—浅”的原则进行管理(浅水栽植、深水活棵、浅水分蘖)。萌芽前灌浅水2~3厘米,促进萌发,栽后保持水深5~8厘米,促进分蘖和发根,至分蘖后期,加深至10~14厘米,控制无效分蘖。7~8月高温期宜保持水深13~17厘米,并做到经常换水降温,减少病虫害,孕茭期至采收前6~7天,根据主茎茭白生长情况灌好养胎水。开始保持15厘米左右,以后逐渐加深到23~27厘米,使整个茭白浸入水中,但以不超过“茭白眼”为度。孕茭后期逐渐灌浅水到3~7厘米。秋茭采收后,保持浅水2~3厘米,以免根株受冻腐烂。  三、病虫害防治  孕茭期有大螟、二化螟、长绿飞虱,应在害虫幼龄期,每亩用50%杀螟松乳油100g加水75~100kg泼浇或用90%敌百虫和40%乐果1000倍在剥除老叶后,逐棵用药灌心。立秋后发生蚜虫、叶蝉和蓟马,可用40%乐果乳剂1000倍、10%叶蝉散可湿性粉剂200~300g加水50~75kg喷洒,茭白锈病可用1:800倍绣钠喷洒效果良好。

茭白怎样种

4,姣白怎么种植

茭白栽培技术: 茭白是一种无性繁殖的水生宿根禾本科作物,俗称:茭笋、茭瓜。其生育期较长、适应性强、不择土壤,一般的水田、低洼地、浅水塘、沟河边有水的地方皆可种植。在茭白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有温暖湿润的生长发育环境,气温不能低于5℃以下时茭白不能萌发。其肉质茎含糖4%,蛋白质1.5%,富含多种维生素,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绿色食品。  一、选种    一般要求种性强,上市集中,经过几次精选的田块作种苗。其茭墩内无杂株、无雄株。具体的操作方式是:在茭白收获之后,从大田中挖起茭墩,选择带老茎一根的茭根,用快刀切割下带泥的小墩茭白根做种苗,每亩大田准备1200—1300个茭墩备用。一般选好、分好的茭墩堆置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在大田整理好后,再从其它大田中进行茭墩分苗、选苗后及时移栽。  二、大田的准备   1、加固加高田埂  茭白生长发育期中一生都需要水层,且最深水位达20cm,因此需要加固加高田埂;  2、施足基肥  茭白需肥量大,施足肥,才能高产。而基肥是基础,基肥施用上以有机料为主,如土杂肥、厩肥,每亩可施2吨,普钙40—50公斤、钾肥10—15公斤,然后耕粑,使田平泥化,保持浅水层1—2天,准备移栽。  三、移栽   将选好、分好的茭苗,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按照预定的距离拉绳条栽,栽植茭苗深度以老茎和茭白苗基部插入泥中不致浮起为度,种植过深分蘖不旺,空耗种苗的养分而长根。栽植行距一般80--100cm、株距55—60cm,等行距种植,每亩确保1200—1300穴种苗。  四、田间管理  1、水份管理 管理上茭白不同生育生长期对水的深度有所不同,一般掌握由浅到深,再由深到浅的管水模型。茭苗定植后应深水护苗活棵,活棵后保持浅水层5—6cm,以利于提高土温,促进茭苗早生快发,特别地到严冬季节,夜间最好保持深水层10—13cm护苗度冬,春暖后再浅水促蘖,分蘖后期适当深灌,保持水层深度10—13cm,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暑天气候炎热,应加深水层,降低土壤温,延长结茭期的生长时间,促进茭白增大。孕(结)茭时为达到茭白软增大化的目的,水层管理方面:采用深灌,但水深不能超过茭白眼(心叶),而结茭生长到一定时间,单支茭白逐渐停滞生长,水位以应逐渐降低。  2、追肥 追肥应根据茭白生长发育情况看苗分期施用,掌握轻催苗肥,巧施长粗肥。  a、移栽半月左右,应施催苗肥,以促进生长和早生分蘖,每亩施用碳铵20—25公斤;  b、茭苗分蘖高峰期,如果此时叶色偏淡,而每穴又不足15苗,那么应追施长粗肥,每亩可以施用碳铵15—20公斤,如果此时叶色浓绿,每穴达15苗以上,叶色浓绿,生长势强的茭苗,就不需施用长粗肥;  c、早熟茭白苗开始结茭,需要重施孕茭肥,以促进孕茭肥大,增加产量。如果茭苗茎秆由圆变扁,叶子往两边分,呈蝙蝠状的苗占全田20—30%时,为施孕茭肥适期,过早追肥,则促进营养生长,延迟结茭;过迟追肥,则达不到施肥效果。一般孕茭肥每亩可以追施碳铵40—50公斤;  d、微肥的运用 3月中下旬使用磷酸二氢钾等微量元素进行根外喷施,有利于茭白养分的平衡,提高茭白的抗逆性和品质,增加茭白的产量。 在每次施用肥料时,需要先落浅田水,然后顺行撒施或进行土壤深施,第二天才能复水,以便提高肥料利用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追施肥料,应距离茭苗2—3cm,避免烧苗现象发生,导致缓苗推迟茭白结茭期。  3、除草 茭苗栽植成活后至封行期间,最好能结合追肥时耘耥除草,使土壤活化,提高土壤通透性和土壤温度,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茭苗,一般除草2—3次。
种子繁殖:绞股蓝果实10月中下旬成熟。成熟后及时采收种子除去果皮,选择白色籽粒饱满的种子,晾干后存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处贮藏。翌年3月底4月初播种。土壤经三犁三耙后做床,种子经过消毒处理后用温水浸泡24小时催芽。采用条播或撒播均可,播种量每亩1.5公斤。种子播下地后筛盖一层细土并覆盖稻草和搭棚遮阳,半月内视天气情况每天应喷水1至2次,以保持床土湿润。当幼苗有70%出土后及时揭草,并喷多菌灵或敌克松防病苗期易染碎倒病。当幼苗长出2枚真叶时,要适当揭棚逐渐增加光照。苗高达10厘米以上,即可带土出圃移栽。[5] 扦插繁殖:绞股蓝可用藤茎或根茎扦插育苗。选择健壮无病莞蔓,剪成3至4个节的插条,行株距7乘以3 厘米,扦插后即搭棚遮荫,经常浇水,保持播床湿润。经40至50天苗高厘米左右即可移栽,亦可直接插人大田。根茎繁殖:于春季2~3月或秋季9~10月进行,将根茎挖出,剪成5厘米左右的小段,每小段l~2节,再按株行距30厘米x50厘米开穴,每穴放入1小段,覆土约3厘米,栽后及时浇水保湿。
文章TAG:茭白种植技术茭白种植种植技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