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从1951年起安庆黄梅戏是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及一大批黄梅戏著名演员,先后在安庆市民众剧院、胜利剧院开始上演大型古装黄梅戏,例如,《天仙配》、《牛郎织女》等。我是安庆市人,本人认为安庆黄梅戏剧院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更专业,其理由如下。
1、黄梅人会唱黄梅戏吗?不会安庆话怎么唱黄梅戏啊?
歌曲,戏典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男女老少,只要是喜欢的唱歌和戏典的人,不管你是哪里人,都会哼几首,特别是老一辈上了年龄的老年人,大多数都会唱几句黄梅戏,但不一定是黄梅人喜欢,全国各地都喜欢唱,包括我也爱听爱看,特别是我父母她们最喜欢唱,黄梅戏,天仙配,还有那个时侯的《木桂英挂帅》等戏曲,我对湖北大鼓也着迷,老一点的流行歌曲也喜欢,但我并不是黄梅人哦!。
2、大家觉得安庆黄梅戏剧院和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相比,哪个更专业些?
我是安庆市人,本人认为安庆黄梅戏剧院比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更专业,其理由如下:1,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是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以黄梅采茶调为主的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其中一支东移到以安庆市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用当地语音歌唱,被称为“怀腔“,这就是黄梅戏的前身。2,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黄梅戏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
到新中国成立后,黄梅戏迅速发展,从流行安庆市的民间小戏,一跃而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3,从1951年起安庆黄梅戏是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及一大批黄梅戏著名演员,先后在安庆市民众剧院、胜利剧院开始上演大型古装黄梅戏,例如,《天仙配》、《牛郎织女》等,4,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在1953年开始建立,省里把安庆市一些著名的演员严凤英、王少舫等人调到合肥,充实省团的实力。
5,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原来的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已经离世了,而马兰自从嫁给余秋雨后,再也不登上黄梅戏舞台,至于吴琼早己飞到北京去发展个人的特长,而在安庆市的韩再芬仍然坚守岗位。6,为了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加品牌效应,2005年底,安庆市人民政府决定撤销安庆市黄梅戏三团,安庆市黄梅戏二团更名为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剧协副主席韩再芬出任剧院院长,
3、黄梅戏是中国的五大剧种之一,发源地是安徽安庆还是湖北黄梅?
黄梅戏起源湖北黄梅县的黄梅调!由于黄梅县当地以前常遭涝灾,人民流离失所。一部分人外出逃荒,这种调式也就被带到了安徽一些地方,由于是临近县份的小调,在安徽安庆一带就流传开来,并被发扬光大,这好像是缅甸的玉石原料,被中国加工成艺术品上市一个道理。流行于安徽安庆,在艺术上有了进一步的深化与提升,成为了一个剧种。